然而,从近些年开始,某些书评的艺术标准和道德底线开始“丧失”和“沦陷”,相当一部分书评存在“缺少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不碍世情不伤友情”的苍白浅薄。同时,极少数书评作者在“党同伐异”上泾渭分明,各立山头,有的甚至沦为拿红包的“吹捧家”或搏出位的“谩骂家”,上演了“文人相轻”和“文人相亲”的闹剧乃至丑剧。
《纽约时报书评》在英语读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创办已经100多年了,至今仍然深受各阶层读者的喜爱,这与它坚守的“公正、可信”立场不无关系。其实,要借鉴和学习《纽约时报书评》组织和发表书评的经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唤回书评家的道德规范,如何提升书评家的艺术素养。因为真正有见地的书评,还是要依赖于书评家的胸襟、学养、学术能力、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