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发展转型显得越来越迫切。但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极小,且高度分散,加上现行土地制度对耕地所有权的固化,导致各地规模经营长期发展缓慢,种粮效益严重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抑制。而地方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大多习惯于层层下指标、分任务、办样板,对“农民为什么不愿种粮”“未来谁来种粮”以及“如何种粮”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人云亦云,导致在扶持粮食生产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规模农业发展等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应有的工作力度。有的地区虽有思考,却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甚至把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是错误的东西也当成真理来主张。如有的主张土地私有化,有的主张涉农公司长时间大面积承包耕地,走公司道路;有的主张重回计划经济老路或由政府为小农包办生产、生活服务,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花了纳税人的钱,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本书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观点独到,紧紧抓住了中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对推进我国现代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对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亦有较强的借鉴参考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