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时光印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骏马 热度: 11478
尹光磊

  在我小的时候,就听我家前院住的天津知青讲过北京如何美丽和繁华。村里有个姐姐嫁到了北京延庆,每次回来都洋洋自得,穿衣打扮让村里人看傻了眼。那时倘若有谁去了趟北京城,不过一两天全村人就都知道了,羡慕得不得了。所以,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北京是我心生向往的地方。

  后来我终于去了北京,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与所在单位的两个同事一起公出。因为都是年轻人,晚上也喜欢出去逛,看哪都好,看啥都新奇。那个年月,也只有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有地铁,乘坐地铁时,感到特别拥挤。在北京岂止地铁人多,各个景点、各大商场到处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第一次到北京让我大开眼界:到处高楼林立,街上人流如潮,夜晚霓虹闪烁,尤其是那夜色就像京剧老生的唱腔,韵调斑斓。但总觉得生疏,没有亲近感,如果让我生活在这热闹之中,我会感到惶恐不安。

  我真正像模像样地来到北京,是1989年3月到农业银行总行借调。当时国家农总行在公主坟附近一个部队内的一处寻常的院落里。小招待所就设在办公楼内,房间也不多。跟我住在一个房间的岳青碧是从吉林来的,老岳这个人,不光文笔好,而且对书法也很有研究,章草隶篆无所不及,我们在一起借调了三个月的时间。与我们住隔壁的是总行报社的朱松林社长,典型的文人性格,我们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在我的记忆中,那段日子特别难以忘怀。

  與争抢进北京的外地人不同,一些当地人觉得北京人太多、交通拥堵、医院人满为患、空气质量不好等等。有几位老朋友全家后来都移民了,我想这跟北京那些年的雾霾有关,或许是不得已的“逃离”吧。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风物、风土、风俗,都有一种特殊的气息,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1989年正月的一天,郝桂林带我去魏巍家,先生送给了我们一期他和林默涵主编的《中流》杂志,并为我将要出版的两本书题写了书名。与魏巍先生的一面之缘,让我感受到了文学大家的风骨与情怀。

  许多年前,我写了一篇题为《守望阿拉善》的报告文学,作为自然稿件投寄给北京的《中国环境报》,内容涉及西北沙漠化问题。我没有想到,竟然在一周之内就收到了责任编辑冷霜的来信。信中说:“您的作品非常吸引我,我怀着极大地好奇心一口气将它读完。在此前不久,我曾为作家徐刚的报告文学《绿色宣言》发了一个专版。他的那篇文章也是涉及西北沙漠化问题的。与他惯有的铿锵顿挫、富有激情的叙说方式不同,您的作品显得客观、硬朗、节制,有一种日记般的自省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风格为整部作品平添了许多魅力。”这么多溢美之词,让我汗颜,更让我感动的是他非常具体地提出了修改意见,譬如,要紧扣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现状来写,该加重的地方需要浓墨重彩加以叙写;文中要有一条暗线,这样材料的综合、取舍就有所归依,比如是否能以“不老的精神”为线索,再辅之以“苍老的天地”的行程轨迹,贯穿全文,是否能突出一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等等。一个无名作者竟得到如此认真对待,让我倍受鼓舞的同时,也心存感激。后来,那篇文章按照责任编辑冷霜的指点删改后整版刊出,配发的图片是由新华社提供的。

  此后我经常到北京,作为过客仍有许多留意的事情。每次闲逛琉璃厂都要拣选一些书籍回来,书架上的《赵朴初韵文集》和《和风汉韵——日本书道之美》等都是在那里淘到的。那幽深的、弯弯曲曲的、瓦棱上长着青草的国子监街胡同,一座座四合院,连同那古槐、青瓦、牌楼、灰墙、影壁、石狮、门阶……一个个神奇的存在,都让我心生敬畏。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如白驹过隙。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年轻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我居然在北京居住了下来。因为孩子们都在北京工作和学习,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但这里依旧浑厚和庞杂,活跃与丰富。

  责任编辑?丽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