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秋夜忆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藏文学 热度: 19697
钟巴桑

  雪域高原9月的秋天,明月高照,繁星闪烁。

  漫步在故乡高原秋夜的小路上,秋寒萧索,但我心中流淌着暖意。

  我的家乡在后藏日喀则市聂日雄乡得日村。我们家的户名叫“哿吉”,36年前,我爸啦曾告诉我说:“写信时别忘了我们家的户名叫哿吉”,还告诉我,“到了内地以后不要忘了家,哿吉这个户名是有段故事的,这个故事的核心意思是家境清贫但和睦和谐,生活困苦但伴随吉祥。”也是36年前的9月,爸啦、阿妈、兄弟姐妹和乡亲们,以藏民族传统习俗,端着青稞酒、酥油茶,站在村口为我献哈达送行,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他们黑色的面肤、充满污垢的氆氇衣服上透出温暖。36年多的风雨兼程,故乡的太阳、故乡的月亮、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泥土、故乡黑色的脸庞、充满污垢的氆氇衣服,始终激励我在外面好好学习、走好脚下路,为他们争光,为我自己争前程。

  公元2008年9月,西藏农村金秋时节我又一次回到了老家哿吉。这次回家,爸啦、阿妈啦已经仙逝5年多了。我看到,政府给农家解决了用电问题、修了沼气,有电视机的农户不多,但架起了电视接收塔。受外界影响,有几家安装了磨面机、打油机,做起了村级小生意。市场经济使渴望富裕的观念已经深入到这个几千年封闭的农村里,这是我这次回家心中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从这里我看到了农家的希望、看到了家乡未来更灿烂的笑脸!

  高原农村的夜来得比城市早。夜,很静谧;夜,很幽静;夜,很温馨;夜,很透明,透明得使散落在月色下星星点点的村落显得十分清晰、十分整齐、十分和谐。在我们那里,每晚临睡前,一家人要吃猫耳朵“涂粑”,吃罂猫耳朵“涂粑”后就寝,这是家中多少年来已经形成的起居习惯。一家人吃完“涂粑”,我回到专门为我设计、为我布置的小房子里,解衣欲睡时,我推开窗帘,望着南山上高悬的明月,此时月色入户,我睡意全无。便邀我阿哥一起出门,在小路上散步。

  小路由西向东逶迤,濒临雅鲁藏布江中游。故乡独有的片片云朵在空中缭绕。月色下,江水从小路左边静静地向东流去。如今,这脚下的小路变宽了,变长了,变平了,几乎找不到我儿时小路沟壑泥泞的模样。

  我站在小路上,静静地仰望夜空,仍是苍穹深邃,繁星闪烁。此时的我,任清风拂面、任思绪飞舞。多少年都市的喧闹,白日的忙碌,在这里暂且隐去,尽情享受故乡秋夜的清净与温馨!

  眼下,树叶,青稞,小麦,有节奏地发出“沙沙”声响,像阿妈哼唱的打场歌,像爸啦驴车的呼啸风,在我耳边震荡,在我心中回旋。面对明月下故乡秋夜的景色。我抛开了世事之纷扰、世俗之营营之思,顿入天地与心灵的和谐共鸣。从大自然的清新纯朴、村舍的明亮灯火、伸向远方的宽敞小路,我感到了故乡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幸福生活。此刻,我的心中充满幽深玄远的清雅与回味,一种宁静、纯净、温馨,荡漾在心!

  今天,当我们不至于为起码的生存条件、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犯愁的时候,多一点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多几分闲情逸致,学会从容、恬静地品味自然、品味生活。那么,生活的乐趣,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四周,也存在于自然景色里,这般地去感悟,不是很有意义吗?

  我漫步在高原故乡秋夜的小路上,秋风瑟瑟,但我心中流淌着暖意。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