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土司家族有太多的光环和太多的故事
走进姚安县城,走进历史上姚安府的首府——姚州城,你会发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巍峨雄壮的城池没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新兴的县城。没有了老城墙,没有了古街巷,没有了九坊十六院,没有了大夫第,没有了陈家花园,就连护城河,也被深埋地下,要么断流,要么成为下水河道。总之,一丁点儿断垣残壁也无处可寻。老人们说,城池的最后一个遗迹是城东的迎曦门。城门上,是翘檐飞角雕梁画栋的紫云楼,上面还有树。可惜在1969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拆除了,是作为最后一个封建遗迹被拆除掉的。至此,姚州古城绝迹,姚安最大、最具标志性的物质文化遗产绝迹。这是中国历史的不幸,也是姚安历史的大不幸。
还好有一个博物馆,在县城德丰寺内,有馆藏文物千余件。据说珍贵文物在全省排名第三,在楚雄州名列前茅。
翻拣这些文物,我发现,馆藏中的文卷、实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碑刻,大都与姚安高氏土司有关。有许多,甚至就是从高土司衙、高土司家寺(至德寺)、高氏宗祠以及与高土司颇有渊源的兴宝寺中搬迁过来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从姚安大姚永仁攀枝花等地的高氏后人手中征集而来的。
我还发现,在民间,一说起姚安历史,总是离不开姚州城,离不开光禄,离不开高土衙,离不开高土司这个庞大的家族。当地人说,想当年,高土司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批喽罗,走出土衙,走过光禄街,走过白塔海,沿烟波浩渺的草海西岸,一路南行,到姚州城点卯。点卯即上班,就像今天的公务员。当地人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皇帝老儿派来的知府就是流官,只有高土司例外,是铁打的衙门铁打的土官,代代相传。当地人说,知府虽然官大,但事事都要向高土司请教。所以高土司每个月都要从老远的光禄街高土衙来姚州城住上几天,帮知府大老爷处理政务。当地人还说,今天的姚安、大姚、永仁及周边的一些地区,都是姚安府的地盘。姚州城大姚县城盐丰县城,还有坝区及汉人多的几个集镇,归知府管。山里面的夷区范围最广,归高土司管。夷人讲夷话,不通汉话,所以不服汉官,只服土官……在当地人的言语之间,高土司似乎就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代表,是代表中央王朝的汉官(流官)和当地老百姓的粘合剂,是永远的父母官。即使在今天,当你走进姚安,就一定会發现,不论是当地公职人员,还是文化研究者,抑或地方老百姓的长者,只要聊起高土司家族的轶闻趣事,就会显露出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和骄傲。
确实,高土司家族有太多的光环和太多的故事。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政治传奇。最让外界专家学者感兴趣的,是高土司家族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居然能够在改朝换代的暴风骤雨中旗帜不倒,稳稳坐定姚安府这个土司职位,成为云南历史上世袭时间最长、承袭朝代最多的一姓土司。具体承袭时间有多长,史料有记载,约七百年,传24任(其中宋·大理国及元代传9任)。在此我不得不惊叹:一个人为官,终身不倒,已是不易。而姚安高氏家族,代代世袭,皇帝改姓,姚安土司不改姓。这种家族式、跨朝代的“官场不倒翁”,若非有超常的政治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是无法做到的。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云南,土司林立,姚安高姓土司只是其中的一个。当其他土司在改朝换代的风雨飘摇中要么灰飞烟灭要么改姓易帜的时候,只有姚安高姓土司岿然不动,成为土司中的“不倒翁”,成为官场上的神话和传说,成为后人孜孜以求总想一探究竟的为官秘诀。
有关姚安高土司家族的记载,《康熙姚州志》、《民国姚安县志》、《民国大姚县志》,以及现在归并大姚的《民国盐丰县志》和《苴却地名志》均有。在《民国姚安县志》中,高土司家族更是作为云南的名门望族用相当大的篇幅来专门记载。
2.高土司家族是云南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门望族之一
何谓名门望族?百度上的解释是: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髙的家族。比如陇西(今临洮)李氏,远在秦汉时期,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就出自陇西李氏家族。时至今日,随着“李氏故里”“李氏文化”的研究和开发,“陇西堂”已经成为天下李姓的宗族祠堂,同时,也是陇西李氏文化的标志。又比如曲阜的孔府,孔子后代长子长孙居住的地方,历代衍圣公的衙署和私邸,一座典型的中国封建贵族庄园。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也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库,号称“天下第一家”。
以上所例,为一武一文。前者以武功著称,靠武定天下而传诸后世。后者以儒学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前者是典型的名望家族,不乏名门将后,历朝历代都有他们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身影。显赫如大唐李姓皇帝,认祖归宗的话,也是陇西李氏的后裔。后者是典型的声望家族,仅凭孔子的名头和儒学的文化基因,孔氏家族的声望便可长盛不衰无人能及。
话题回到姚安高氏。
论名望,远不及陇西李氏,论声望,更不敢与曲阜孔氏相比。但在云南,在云南历史上,还是很有底气很有优越感的。至少,在云南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门望族中,姚安高氏是排得上号的,而且还是靠前的位置。但如果是放到古姚州这片土地上的话,绝对是顶尖级的名门望族,龙头老大。
我这样说是有充分的史料作根据的。但我不能一一道来。我只能根据(明)《高氏家谱》、(清)《高雪君先生家传》、(民国)《姚郡世守高氏源流总派图》《弥兴官庄高氏族谱并序》《高氏源流总派图概说》《姚安县志》等史料,再参阅《新唐书》《蛮书》《南诏野史》《云南简史》《云南民族史》及《大理古代文化史》等史料,在相互印证和补缺的基础上,以姚安高氏历代世袭土官为脉络,删繁就简,省去一些繁枝旁叶,将姚安高氏的名门之源望族之宗梳理出来:
史籍记载,姚安高氏,源自大理国皇室后裔(大理国,宋朝时期以洱海地区为中心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其远祖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越嶲郡 “叟帅”高定。高定,原籍庐陵县井冈乡(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后汉时移居越嶲,逐渐发展为豪强“大姓”并割据称雄一方。endprint
是时,中原东汉王朝已经瓦解,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在此形势之下,南中的豪强大姓们在归属上就不得不有所选择。通过选择,益州郡(今云南)的雍闿、孟获,牂牁郡(今贵州西部)的朱褒,越嶲郡(今四川大渡河以南)的高定等南中豪酋大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选择了投吴反蜀,想借此巩固自己的割据地盘。南中即“西南夷”地区的泛称,相当于今天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全部和贵州西部。这是蜀汉政权的大后方。为确保蜀汉政权大后方稳定,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兵分三路南下征讨。面对南下的蜀汉大军,雍闿、孟获也率领自己的部曲北上入越嶲与高定合力进行抵抗。后因触及到自己的割据利益,矛盾激化,高定的部曲杀了雍闿,导致联盟瓦解,蜀汉大军便趁机杀了高定。孟获则通过诸葛亮“七擒七纵”,最终归顺了蜀汉。至此,南中地区纳入蜀国版图,高定的豪强大姓地位不复存在,后人流散四方,隐匿于世。后历经晋朝、南北朝和隋朝400余年,不见诸史料记载。
关于高定,在《高氏家谱》中有这样记载:“高公,讳定,……时至,孟获为乱,诸葛武侯渡泸计之。定公素为夷长所畏服,有谋逆于公,公力止不从。后术诛雍闿、朱保,以俘献武侯,武侯嘉公忠,请封以益州守,即今有大理府地。”
有史可查,姚安高氏先祖从高子进开始。高子进,唐初以大将军职进入南中,其大将军职传望凑、凑晟、晟君。至君补,由唐王朝派任蒙舍诏(六诏之一,今巍山)掌朝内史,传补猷、猷武、武茫。至茫善,任开南(今巍山)镇守,传善诺。至诺义,镇银生府(今景东)。至义和,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义和仍从蒙氏,任蒙大将军职,后移为弄栋(今姚安)演习,传和亮,此为高氏进入姚安为官之始。至亮从,任南诏“爽”官,传从君、君辅、辅仁、仁温。至温情,任南诏国坦绰。至情智,任南诏国布燮(坦绰、布燮、久赞,统称清平官,参与决策国事,相当于宰相)。
另据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记载,姚安高氏先祖,似乎应该从善巨郡(今永胜)郡守高方开始。
是时,郑买嗣灭南诏国,建大长和国。二十六年后,赵善政篡权,建大天兴国。十个月后,杨干贞篡权,建大义宁国。八年后,公元937年,高方助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杨干贞,建大理国。因开国有功,高方被封岳侯,分治成偈(今永勝地)、巨桥(今昆阳)等地。至智升,袭岳侯,后封德侯,又封鄯阐(今昆明)侯,世有其地,建东西两寺及双寺塔,开昆明之灵迹。因讨平杨允贤叛乱有功,又晋升布燮。至升泰,袭鄯阐侯。杨义贞弑君自立四个月后,升泰遵父命起东方爨僰兵讨而诛之。公元1094年,大理国段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被国人拥立为君,建大中国,国号“大中” ,在位二年,临终遗命:“我之立国,以段氏之弱。我死,必以国仍还段氏,慎勿背我。”至泰明,遵父遗命,立段正淳为君,史家称其为“后理国” 。泰明自任布燮,封平国公,执权柄,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位而已。
另据尤中《云南民族史》所载,高升泰为君二年后遗命将王位归还段氏,实属无奈,是在各地诸侯不服、大中国政权难于巩固的情况下所作的明智之举。鉴于政权的得而复失,高泰明为布燮时,积极扶持高氏家族势力,将家族中人分封到八府四郡及较发达的地方去做世袭诸侯,进而起“葵能卫足”之作用,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夺取王位。其中,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后理国王段正严封高泰明第三子明清为姚府演习,并世有其地。
高明清,为定远将军,姚府(今姚安及周边地区)演习。高明清后,传其子逾城生。之后,传逾城光。至隆政,袭姚府三郡演习。至政均,段氏亡国,元朝一统,降姚府为州,隶大理路。政均入朝,授武毅将军,袭姚州守,传均明。天历戊辰(公元1328年),均明携方物入朝贡献。文宗皇帝嘉其世济忠孝,自远述职,赐衣,尚方(官署名,主造皇室所用器物)赐鞍辔、乘黄(四匹黄色的马)、楮币(纸币)称是。命升姚州为姚安路,均明晋升为姚安路总管,传明寿。至义,已是元末,降姚安路为姚州,义袭姚州守。至实,入明朝,“土流兼治”,姚州升姚安府,设知府、知州,朝廷派“流官”任知府、知州,高实改袭姚安府土同知。至此,姚安高氏分袭土府同知和土州同知两支。明朝的土府同知依次是寿寺、寿保、贤、贵、翔、凤、齐斗、钦、金宸、光裕、守藩、照袭。清初,义不仕清,出家为僧,传世职土府同知于奣映。奣映,晚年托疾辞职,归隐结璘,设馆授徒,著书立说,终成川滇大儒,堪称典范。奣映传映厚、再传厚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因与苴却土民争讼十马地,厚德谪戌江南停职。明朝的土州同知依次是惠、梓潼、赐、澄、椿、郯、弼、继先、应麒、昺、晶、显锡、辅。至清朝,土州同知依次是启宗、宗显、宗亮、宗禹、禹配、配忝、维藩、嘉澍、殿元、复兴止。复兴于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袭,已是清朝末期。
从高明清封为姚府演习并世有其地,到清朝末期世袭土官终结,历经大理国(宋)、元、明、清四朝,约七百余年,姚安及周边大部分地区一直为姚安高氏所统治。
3.高土司家族及其先祖,是汉文化的传播者和受益者
以上所述,是从各种史料中梳理出来的概要,缺少生动的细节,除了人名多还是人名多,既不鲜活也不形象,就连我也感觉到枯燥乏味。但我还是得这样做,这样子冒犯读者的耐心。因为我知道,假如没有这大段大段干巴巴的脉络线条,我后面的叙述就会显得杂乱和突兀。
好啦,现在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只谈重要的问题、只说重要的人物、只讲重要的事件了。
重要的问题就是:姚安高氏,既为名门望族,又为世袭土司,为何能够历经四朝七百余年不倒?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姚安人再问,外来的文化学者也再问。有各种各样的解答,但直到今天,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这次,因为要创作一部反映姚安历史的文化大散文,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成了无法绕开的话题。
其实我也不想绕开。还想借此机会,按自己的理解,以一家之言,作一个抛砖引玉式的解答。endprint
就我的理解,姚安高土司家族之所以历经四朝七百余年不倒,与这个家族极其绵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关。
大凡了解云南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中,云南,一直被视为蛮荒化外之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文化,没教养,野蛮、愚昧、不文明。
广泛而言,这话没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我的理解,任何地方,都有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之分。云南也不例外。比如洱海地区,滇池地区,还有姚州地区,历史上就很繁荣昌盛,文化尤其是汉文化也比较发达。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楚国大将庄蹻率部进入滇池地区,建立了古滇国,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汉武帝时期,着手开发包括今天云南在内的“西南夷”,从纳入汉朝版图设置郡县开始,伴随着大量的汉族官员和汉族移民涌入,汉文化也随之进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更是一次比较大的汉族移民和汉文化普及。仅从以上事例便可看出,历史上的云南,虽然边疆,虽然落后,虽然蛮荒,但并不封闭,并不保守,也不排外,不是史书上一概而论的“化外之地”。或多或少,边疆云南历史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拥抱汉文化、接受汉文化、使用汉文化的脚步。
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唐宋时期先后存在了500余年的两个割据政权(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蒙氏南诏国和以白族先民为主体的段氏大理国),在游离于中央王朝的情况下,在以佛立国的大政方针下,还要不断地引进汉文化,坚持以儒治国,以道治世?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源远流长的汉文化积淀下来的必然结果。
史料记载,从南诏国到大理国,皆奉佛教为国教。大理国时,佛教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被誉为“妙香佛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汉文化孜孜以求的传统。《僰古通记浅述》里说,细奴逻为南诏国王时,“劝民间读汉儒书,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事。”闻名于世的《南诏德化碑》,就是一次道家学说和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大理国时,僧侣又称“师僧”,在佛寺里教子弟诵佛经、读儒书。知识分子也自称“释儒”或“儒释”。还效仿大宋王朝,设科选士。各级官吏,也大多由“师僧”“释儒”担任。可见,在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伴随着佛教的发展,汉文化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积淀。尤其是统治阶级上层,更是尝到了汉文化的甜头,知道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比重要。为使汉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正常化合法化,不至于与佛教冲突,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叫“各教同源,各宗同源”,“同源共存共奉”。意思就是,在确保佛教的国教地位前提下,巫、释、儒、道共存共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这个时期的姚州,先为唐王朝的都督府,又为南中统部。“天宝战争”后,姚州城破,为南诏国所据。尽管唐王朝不承认,还“虚置姚州府”。但终归,还是成了南诏国的一部分,后来,又成了大理国的一部分。这期间,作为“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的姚州,承担起了洱海、滇池、四川之间的连接点、中转站。在中转战争、中转贸易的同时,也中转汉文化,中转孔子的“三纲五常”,中转老子的《道德经》,中转道家的阴阳八卦。有时候,也中转文化人,中转那些从四川甚至从更远的中原劫掳来的文化人。比如郑回,这个唐朝嶲州的西泸县令,就是经姚州,从今天的西昌一带劫虏来的。劫掳的原因,是郑回“通经术,有儒学”,是南诏国需要的汉学人才。所以拜清平官,命教王子王孙。事实上郑回也不辱使命,把南诏国的王子王孙大都培养成了学识渊博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官员和学问家。最后,还促成了“异牟寻归唐”,结束了南诏与大唐长期为敌相互封锁的对抗状态,让姚州有幸成为南诏大理国时期出滇入川求学子弟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这个时期的姚安高氏及其先祖,虽然身处巫风之境、佛教之国,但汉学之风一点不减,并且还蔚然成风。高亮从任南诏国功爽期间,与中原交往甚密,对汉文化推崇备至,出使唐王朝时,获经籍49种,首开南诏国汉文化系统学习之先河,贡献最大。大理国时期,清平官高泰运奉表入宋,求经籍得69家,药书62部。为之后的“开科取士、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高氏又是名门望族,长期执掌权柄,高居社会上层,客观上,必然导致他们既是汉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又是汉文化的受益者。比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与胆略,比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处世做人为官之道……
其中的“为而不争”,后来成为高土司家族处世、做人、为官的座右铭,传家宝,成为这个家族历经四朝七百余年官场不倒的王道与谋略。
4.姚安高氏先祖五次创业的制胜法宝: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语出老子《道德经》第81章。原句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圣人,即智慧之人。道,行为的准则。为,做事。不争,不争名夺利。
在这里,“不争”意蕴丰富。往深里去探讨,完全够得上一个哲学课题,可从多方面去理解,去求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老子的“为而不争”,绝不是提倡只管做事不要爭名争利。这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的处世行为,也不符合儒释教义。所以千万不要望文生义,用单纯字面的意思去理解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谈文论道的方式,惜字如金,留白较多,有些像诗歌,只可意会,不可直白表述,只能让你去猜,去悟,去多角度阐释。知道了这点,再来审视“为而不争”,我们就会发现,四个字的背后,是博大精深的哲理禅意。帝王将相有帝王将相的解读,士大夫有士大夫的解读,隐士有隐士的解读,即便是老百姓,也有各自的设身处地的体会。所以在这里,我尝试回到从前,回到高土司家族的历史,回到高土司列祖列宗的视角,站在政治家的立场,站在战略家的高度,对“为而不争”作一个名门望族式的解读。
站在高氏家族的立场,“为而不争”,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为与不为,争与不争,就看是否既有利于苍生,又有利于自己。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高氏家族历史上的五次创业经历。
第一次创业,从高义和开始,追随具有远大志向的蒙细奴逻,以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为目标,靠军功,从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大将军跃升为六诏统一后的南诏国大将军,成为蒙氏南诏国的开国功臣。其家族也不断发展壮大,为官者甚众。到南诏国末期计254年的时间里,历经无数次的包括“天宝战争”在内的国家危难和政坛变故,高氏家族都能忠义为先,顾全大局,重“为”轻“争”,敢于担当,屡建奇功,不仅赢得家族的发展壮大,还步步封赏,加官进爵,最后成功进入国家核心圈,成为清平官(相当于宰相)中的一员,参与国事,还拥有自己的封地。比如高方,封鄯阐(滇池地区)侯,并世有其地。其势力,与当时的豪门旺族郑、赵、杨、董、段不相上下。endprint
南诏崩溃后的36年间,依次出现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杨氏大义宁国三个动乱王朝。而高方以及他身后的家族,则始终站在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立场上,高举正义之旗,对多行不义者,对德不配位者,讨伐讨伐再讨伐!在此思想主导下,高氏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永远站在革故鼎新这一边,站在反抗这一边。当郑氏的大长和国走向腐朽堕落时,他响应赵氏的号召,推翻它;当赵氏的大天兴国德不配位时,他响应杨氏的号召,推翻它;杨干贞立国称王之后,贪暴更甚,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失望之余,高方果断出击,参与到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的密谋之中,联合董氏家族和东爨乌蛮三十七部,发誓推翻暴政,改朝换代,拯救苍生。
这在客观上,成为高方二次创业的开始。
高方的二次创业,目标就俩。一是成就一个明君。二是成为开国元勋,扩大高氏家族的实力。
这个明君,就是段思平。《滇考》记载:“善巨守高方,素与思平善,密遣人招思平。思平与弟思良、军师董迦罗走就之。……至善巨(今永胜)与高氏谋,借兵东方,三十七部皆助之,会于石城(今曲靖),众十余万。”据一些史料记载,段思平在观音的点化下,一路西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直逼洱海都城。最后城破,杨干贞出逃,讨伐成功。
段思平称帝后,改国号为大理,并上下大行封赏。免东方三十七部徭役。封军师董迦罗为相国。封爨判为巴甸(今建水)侯。封高方为岳侯。高方除继续保留滇池地区的领地外,还获赠成偈(今永胜地)、巨桥(今昆阳)等地作为世袭领地。
段思平之后,又传十三帝,计158年。期间,高氏后人在段姓皇帝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靠智慧与胆略,小心谋划,大胆前行,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走在守业与创业的路上。
段思廉为帝期间,权臣杨允贤叛乱,岳侯高智升起东方兵平乱,拉开第三次创业的序幕。
因保驾有功,高智升又得封地白崖茹甸(今宾川地区)。
十七年后,杨氏家族再次叛乱,杨义贞杀段廉义自立为帝。但仅四个月,便被高智升踢下皇帝宝座。之后,在高智升的主持下,立段寿辉为帝,高智升出任布燮(宰相),高升泰承袭鄯阐侯,成为所谓“东都”的霸主。至此,高氏一门挟天子以令诸侯,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功上位,完成第三次创业。
段正明为帝时,鄯阐侯高升泰殚精竭虑尽心辅佐,以至功高至伟德昭天下,与无心政事的段皇帝形成极大的反差。最后不得不顺应民心,接受群臣拥戴,受禅即位,改国号为“大中”,以平和的方式,靠德、能、勤、绩,华丽转身,完成从封王拜相到独享至尊皇位的第四次创业。
有关这次创业,《大理古轶书钞》之“三迤随笔”中这样记载:“正明文才超群,武以刀剑超群……正明登基喜游乐,取国中有文采五女为后妃,皆通五音,善词赋。正明风流帝王,每月与群臣议国事三日,则率诸妃寄情于山水诗歌,并托国事于鄯阐侯。正明善书法,喜烧香拜佛,……自称逍遥皇帝、居士段正明。……国中君臣知正明无心国政……议立鄯阐侯。升泰与正明深交,苦劝正明务政。正明曰:这皇帝本为贤者居,十余年来大事由尔管,吾本逍遥居士,今当出家逊位。下令建佛国寺于点苍山后,一年寺成,让位高氏,落发受戒于无为寺,三月入佛国寺,为一代住持……”
高处不胜寒。高升泰为帝两年,虽然名正言顺,但如此轻易得来,必然招人眼红。故觊觑皇位者有之,因利益关系不服者有之,拥兵自重蠢蠢欲动者也不乏其人。如此勞心劳力左提防右摆平,两年后,高升泰“寝疾。遗命曰:我之立国,以段之弱。我死,必以国仍还段氏,慎勿背我。及卒,其子高泰明遵父命,还位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复兴,号后理国。高氏相之,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位而已。”(引自《增订南诏野史》)
皇位如此轻易让出,非高氏不可及也。反观之前的几个谋逆篡位者,王道与谋略,立见高下。 “为而不争”在这里,就是“不争”,就是让一步,海阔天空。往大处说,是为了苍生,为了避免社会动乱引发战争;往小处说,是为了保全族人,保住既得的地盘和权力。所以,高氏不愿为了一个皇位而成为众矢之的,更不想被人讨伐,也不想去讨伐别人。更何况,胜算几何也很难说。在这里,赌徒式的战术思维都是短视的。无疑,高氏属于战略思维型,站得高看得远,以退为进,挟天子令诸侯,既避免了生灵涂炭,又保住了实际权力,还赢得了“让国公”的美誉。
后理国段氏皇帝传八世,历157年。期间,高氏世袭清平官(宰相)之职,一直握有实权,直到后理国被元朝灭亡,最后一任清平官高泰祥(高祥)宁死不屈被元军斩于大理都城五华楼。
让出到手的皇位,换来后理国157年的国泰民安,同时也换来高氏157年清平官(宰相)的世袭连任。高氏家族这种以退为进“为而不争”的战略思维,成功守住了祖先基业,守住了实际掌控国家的权力,并且一守就是157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但高氏家族却做到了,而且做得顺理成章利国利民。所以我认为,这应该算是高氏家族的第五次成功创业,并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创业。
5.姚安高氏创业与守业的座右铭:为而不争
高氏先祖第五次创业之初,也就是高泰明放弃皇位继承权而任清平官(宰相)之后,为确保高氏清平官也像段氏皇帝一样世代承袭,高泰明左右政局,借段皇帝金口玉言,遍封高氏子孙于人口较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军政要地做世袭诸侯。其目的,就是要让高氏“有地盘”“有兵在”,进而确保高氏清平官之权威永固不衰。
其中,清平官高泰明将第三子高明清分封到今天的姚安,并世有其地。
所以,姚安高氏,从高明清分封姚府演习开始。时间是后理国初期,约公元1131年。
所以,姚安土司,从高明清开始。他是古姚州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第一任土司。
“土司”称谓,起于元朝。之前,称“土官”。今天我们翻阅史料,“土司”“土官”混用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实则两者就是一回事,只是称谓不同而已。endprint
土司,是对祖国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官职的一个泛称。类似于把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称呼为“将军”一样。土司职位可以世袭,但需获得朝廷批准。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役,若有需要,还要提供军队。除此,土司是所属地区的实际管理者,有生杀予夺之权,被民间奉为实际的“王”。
作为姚州大地上的第一任土司,高明清的职位是姚府演习。姚府,大理国八府之一,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当然,高明清也非常了得。既是官后代,又是富后代,还是一个创业成功者。
作为官后代,他头顶清平官(而且是实际掌门人)之子的光环;作为富后代,他有庞大的家族财力作后盾。这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但成大事者,有此两条还不够,还得有最关键的第三条,那就是真本事。
史料记载,高明清牧姚之前,镇守鄯阐(今昆明),有大志,善谋略,喜带兵,南征北战中屡建奇功,官至定远将军。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高明清作为姚州大地上的第一任土司,是非常称职的。
这当然是得益于从父辈们那里学来的执政理念:为而不争。
因为高明清知道,所谓的“姚府演习”和“世有其地”,只是国家层面的认可。如果当地人不认可或心里不认可,“世有其地”是不可能长久的,更不要说传承子孙后代了。所以他虽然坐镇姚州城,法理上姚州城也是自己的,但他深谋远虑,知道自己脚跟未稳,于是以“不争”求发展,决定不在姚州城建造自己的府第,也不在姚州城安置自己的族属和军队。一句话,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而跟城里的百姓争地盘争利益。
高明清决定白手起家,自己创业。于是选中了荒无人烟的龙华山下那片高地,即今天的光禄古镇。这是一个倚山临海(草海)的风水宝地,高明清在此规划,在此建设,在此奠定了姚安高氏七百余年的土司基业。所以我们今天看光禄古镇,总觉得有统建点的格局,官家、大户、商家、文仕、贫民,各有区域。特别是回型街,更像是一个招商引资后发展起来的街市。究其根源,就是七百年前姚安第一任土司高明清的大手笔。
公元1147年,即高明清任姚府演习十六年后,三十七部反叛,围攻鄯阐,高明清举兵驰援,后战死。其子高逾城生承袭,继续父亲的创业,并达到创业顶峰。“率匡救于明朝,善弥缝于霸业。载折四豪,功高五伯”(兴宝寺德化铭并序),姚安高土司家族势力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高逾城生之后,历任高土司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守业”这个主题展开。即守住土司这个职位,守住姚州这块地盘。为此,“为而不争”也成为姚安高氏历代土司的座右铭。
姚安土司传至高逾城光时,分封各地的高氏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并暗中较劲。尤其是分封东部的高氏观音家族和分封西部的高氏逾城家族,已经拉开了大理国相位(清平官)之争的序幕。这种“争”,是典型的窝里斗,其结果,必然生乱生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姚安土司高逾城光坐不住了,决定有所为,有所争。《兴宝寺德化铭并序》记载:高逾城光“乃与兄牧公及先君诸旧臣等议曰:大义不可无方,至忠不可无主。……盛衰惟终,安危同力,在我子孙后世,并兹历世垂休,。孤立一隅,介于大国,其不谓事之末乎?”于是,高逾城光出面与其他高氏家族协商,订立和盟,“缩甲抑战”,维持现状,军备休兵。这个现状,即相位由逾城家族世袭,观音家族主要经营滇池及迤东地区。这在当时,在其他外姓大族虎视眈眈欲取相位而代之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选择。
“为而不争”的政治智慧,还体现在改朝换代之际。
元灭大理,大势所趋。在已经能够预见结局的情况下,姚安高土司并没有像其他家族一样一条道走到黑。该抵抗的抵抗了,该尽忠报国(大理国)的也做了。但在大厦已倾无力回天之时,为免遭屠城,保全百姓,保护族人,最终,姚安高土司选择顺应历史潮流,放弃抵抗,避位为僧,将世职传给儿子,同时也把捍卫土司职位的责任传给了儿子。元末明初改朝换代也是如此。只是史料缺失,细节无从得知。但土司之职位平稳过渡在史料中却是找得到依据的。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仍然这样。但细节不同。是时,四海之内早已清朝一统,但云南仍处于南明小朝廷的统治之下。此时的姚安土司(土同知)高,既为明臣,就做为南明小朝廷服务的事。所以,他极尽所能,认真履行南明小朝廷粮草官的职责,全心全意为日薄西山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东奔西走,直到南明小朝廷彻底灭亡。于是,“义不仕清”,出家为僧,将世职传与儿子高奣映。这是一个智慧的选择,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但也有前提:那就是私底下与新朝廷达成的默契。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姚安高氏土司在三次改朝换代中,均以“避位为僧”换取土司世职顺利承袭。这种做法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姚安高氏对“为而不争”这句话拿捏得好;另一方面,新的朝廷也的确需要这种现成的土司家族来帮自己进行地方统治。
还有一个例子,是“土流兼治以流官為主”时期的,与姚安土司(土同知)高金宸有关。
明万历五年,姚安府迎来新知府李贽。现在我们都知道,李贽是进入中国思想史的思想家,是抨击理学倡导心学的代表人物。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不被官方看好的“老愤青”,“刺儿头”。所以从京城下放到“蛮荒之地”的姚安当官。最为悲催的是,李贽太清高,清高到有政治洁癖和人品洁癖,对人对事那是相当的苛求。与这样的上司兼同僚共事,难度可想而知。但姚安土司高金宸不仅做到了与李贽和谐相处,最后还赢得了李贽的盛赞。此事有李贽撰写的《贺世袭高金宸膺奖序》一文为证。其中缘由,史籍中的字里行间有透露,比如摆正位置,当好助手和参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总之,不与同僚争短长,尊重“流官”,做好“土官”,尽心尽职就好。
最后还有一个例子,是姚安土司中的败笔,与姚安最后一任土司(土同知)高厚德有关。
《道光大姚县志》记载:“苴却十二马地方,自古荒服,每年纳马,故地以“马”名。每马彝长一名,曰“马头”,各辖数村或十余村,谓之“马脚庄”。自前明洪武以来,归土司管。康熙二十三年,改归县(大姚)辖。康熙三十一年,因上宪委迤西道某公清查流土分界。某受土司贿,饬县令孔君贞瑄将钱粮由土司催征。土司高映厚遂伪造申文,俟孔君过境,强邀至衙住宿。夜中潜盗,用县印出详,以县令请责成土司催征为名,上司批行。地方受土司酷虐,无可申辩。”endprint
《云南事略》记载:“……传至厚德,以与土民争讼苴却十马地,营求事发,被参革袭。”后奉旨,举家安置江南省城。
虽然说,“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土司”迟早要被取缔。但因错被查然后革职,提早终结世袭了四朝七百余年的高氏土司基业,却是不可饶恕的罪责。民谚说:厚德无德,想得就得。圣旨一到,得了白得。還传说,高厚德出生前,土衙院里长出了稗子,寓意高家要出败子了。结果,就真的应验了。当然这是民间的传说。但如果用“为而不争”来解释,就是:不该“为”时,他“为”了;不该“争”时,他“争”了,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丢了祖宗基业。
所以,这是非份之想带来的后果。
所以,姚安高土司家族七百余年的创业与守业操守值得我们仰望和学习!
6.“为而不争”的集大成者:高奣映
这个话题,当从一尊铜睡像说起,从我小时候的记忆说起。
小时候,常常被母亲牵着小手到南城门附近的德丰寺敬香。
印象里,敬香的过程并不好玩。神龛太高,菩萨太大,而我,又天生胆小。但总在母亲的呵斥下磕头作揖。好在磕头之后,母亲会带我到隔壁厢房里面摸睡佛。睡佛是个铜家伙,和真人一般大小,挺祥和的一个老头,醉了酒,枕着酒葫芦仰面躺在供桌上睡觉。母亲说,这是睡佛,会保佑人,哪点疼就摸他哪点,以后就不疼了。虽然我哪点都不疼,但还是三番五次踮了脚尖去摸,一半是相信母亲的话,一半是图摸着好玩。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个被大家顶礼膜拜摸去摸来的铜睡像其实跟佛一点都不沾边。它是清朝初期姚安土司高奣映在晚年自铸的一个铜睡像。
直到今天,这个铜睡像依然躺在德丰寺的古佛青灯之间承接香火,接受膜拜,还成了国家级文物,多了一个玻璃罩来保护。摸,自然是不能了。观赏可以,朝拜也没有人干涉。因为不能接触,铜睡像躺在玻璃罩里更显神秘。暗黄色的光泽,泛着古意透着灵光。双手抱肩叠腿仰面而卧,睡姿安详,却不循规蹈矩。酒葫芦当枕头,真醉假醉大概只有自己知道。脸上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好象挂着一个难以破解的历史之谜。
谜是留给后人破译的。可惜后人误解了他的意思,把他当作佛来崇拜。于是,他的笑意更加莫测高深了。
不过,透过神秘的笑意,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尘封的历史再一页页打开……
如前所说,这个铜睡像是高奣映的自铸像。他承袭世职土司时,才十三岁。父亲传位给他,属迫不得已。当时父亲正值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遗憾的是,为之追随效忠的南明小朝廷已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为子孙计,也为守住土司世袭基业,只好“无为”“不争”,上鸡足山当了和尚。结果,因年少,高奣映空有“土司”之名,而真正过了一把“土司”瘾的,是他的母亲木氏。到他真正履行土司职权时,已是二十六岁的时候了。这期间,史料中找不到一星半点母子“争位夺权”的任何文字。在此我只能说,这就是“为而不争”的体现。
高奣映履职后,仗着饱读诗书,凭着阅历丰富,以为满腹经纶聪颖过人,是到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却不料,官场凶险无处不在,仅履职十一年,就出现了官场危机。尤其是平西王吴三桂举旗反清,让他陷入说不清道不明脱不了干系的困境之中,给他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情况下,确保土司世职延续,成为优先选项。所以他放弃与朝廷辩解,也不用自证清白,以“不争”,以让位退隐的姿态,换来世袭土司职位的顺利传承。
可以想象,每当夜深人静,官场失意的他就会站在窗前对着朦胧的月亮发呆。有时,夜风中会送来活佛寺的风铃声。于是想起出家的父亲。不过,他不想步父亲的后尘。他想,自己一生爱书,是个有学问的人。既然如此,就要做个不同凡响的人。官,人人可做;出家,人人可为。而学问,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想到这里,才知道自己的志向竟然是这样的宏伟远大超凡绝伦,心胸豁然开朗,喜不自禁,拈起酒葫芦一醉方休。
就这样,为着远大的志向,他托疾传位,归隐结璘山开馆授徒,潜心做起了学问。这是换一种形式的“为”和“争”,唯有大智慧者,方能悟到;唯有饱读诗书者,方能做到。
学问大名气自然大,川滇学子慕名而来,学成而归,考取功名者不计其数;学问大成果自然多,仅著述就达八十多部;学问大自然藏书多,仅“拂雪岩” 藏书楼就藏书万卷有余。靠着桃李遍天下,声名远播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靠着特立独行的学术思想,引领着滇川学术风气之先,赢得“川滇大儒”之美誉;靠着丰厚的藏书,他汲纳百家之长,笔耕不辍,向着思想家的境界攀登。然而,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结璘山风光无限,但他却日渐苍老。
对镜悲白发,他开始考虑身后事。也许,这是思想家的通病。虽然他离思想家还有一步之遥,但他还是想把自己的思想传诸后世,让后人记住自己,让自己活在后人心中。
他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光靠书本是靠不住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今天,结璘山林稀水竭,风光不在,书馆不在,藏书楼也不在,唯一存在的,只有断瓦残垣和一弯冷月。可谁能想到,就是今天的这个不毛之地,却是一个能碰撞出思想火花的智慧之地,是一个让求学者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一个造就了一代著名学者的地方。也许是应了天道酬勤这句老话,他的著述历经沧桑几度被毁,居然也有幸存者。虽然寥寥无几,但闪光的思想火花还是吸引着研究者的步伐。
他还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铸个铜像也许管用。肉身消失了,就让铜像代替自己在人间占据一席之地吧。这样也好让灵魂有个依托的载体,让后人有个记忆的理由。在他看来,铜像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铜像。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既要体现自己的原生状态,又要体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于是,伴随着一个学者的精思妙想,一尊美轮美奂与众不同的铜睡像诞生了。与铜睡像相映成趣的,是衣履上和葫芦上的铭文。睡像无言,但无拘无束悠闲自得的睡姿却默默地传递着一种身体语言;铭文古僻玄奥,但只要有耐心,也是一种易于理解的文字。接收了语言,读懂了文字,也许我们就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了他的灵魂。
可惜,大多数后人都忽略了这些。直到今天,睡像依然被叫做睡佛。身后为佛,绝非他的所愿。所以,人们越跪拜,他的笑意也越神秘。
最后,话题还是回到高奣映铜睡像。
铜睡像着儒家衣履,发椎结,袒胸露腹,头枕酒葫芦安然入睡。睡姿闲适安祥,侧右,闭目略带笑意,两手扶肩,两腿促膝弯曲交叉呈“安”字形。葫芦底部有凸起的铭文,其落款为“陈华山再来人题”,显然是高奣映自比陈抟老祖。陈抟,宋初著名道土,易学大师,通三教,有“睡仙”之称,善“辟谷”修炼,一睡几个月。铭曰:“有酒不醉,醉其太和;有饭不饱,饱得潜阿。眉上不挂一丝丝愁烦,胸中无半点点烦嚣,只是一味黑甜,睡到天荒地老。”有篆字图章2枚,上圆下方,字迹模糊。从铭文中,有人读出避世、消极。而我读出的,却是旷达、乐观和自在。铭文字在养生,意在人生境界的修炼,其大体意思如下:喝酒要适量,舒筋和血即可。吃饭不要太饱,饱食容易伤身。做一个外表祥和内心宁静的人,该睡就睡,一直坚持到底。
紧挨腿部右衣襟上还铸有凸起的另一段铭文:“屈子曰:众皆醉,我独醒。夫夫人也,而反是不中山之酒,睡则千千日,不糜盬乎王事,不劳困其肌肤,胸中贮有烟霞,一睡乃逾三万六千日。”落款“雪君”及“高奣映”篆字印章。这段铭文中,有人读出愤世嫉俗,像屈原一样。但我却相反。这是上一段铭文的继续,开宗明义,就是“夫夫人也”,不学屈原,只做自己,只在乎中山之酒的烈性,可以一醉千日。不用关心朝政,不必操心家事,只管内心修炼独善其身,然后终其一生。《孟子》有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就是这段铭文的最好注脚,也是高奣映官场失意后想要展示给后人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即“为而不争”的境界。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