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这么个标题,源自姚安两句广泛流传的口头禅,叫做“三角的米汤,地索的婆娘。”前一句不难理解,无非是三角当地的糯米很有名很好吃,连米汤都让人垂涎。而后一句就不那么简单了,在不同的人心里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于是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中,地索的婆娘就成了接近谜一般的话题。
曾经读过描述地索这一俗语的数篇文章,其中把婆娘写成女人者有之,或者换成姑娘也不乏其说。究其本意,可能觉得婆娘二字在书面语表述中不那么文艺和文雅,故而自改说法。在我看来,除了婆娘这一稱谓,基本无法解释其真正含义。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皆因在姚安包括地索在内的西部山区,婆娘只能特指成年妇女群体,当然也包括男人对自己爱人的谦称,其他代称并不能准确表达个中含义。
夹峙在两州三县茫茫群山中的地索,从前人们的生活用血泪交织来形容毫不过分,有史以来匪患兵灾不断,生活苦不堪言,尤以妇女儿童为甚。临近新中国诞生前夕,这里才开始成为共产党游击队的摇篮。解放后数十年间,虽然生产生活有所改善,但山高路远,远离城市文明,日子离小康依然遥远。脱贫攻坚路上,无数次看到地索男女挥汗如雨,在酷热的夏天正午给水稻薅草施肥,为烟苗灌水打药,大多是为过上温饱日子不得不累弯了腰。
关于地索婆娘寓意的版本,放在桃色眼光的人嘴里,首当其冲和风流脱不了干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饥荒频仍,生活必需品大都凭票供应,手握供应大权的供销社售货员、粮所职工、食品组购销员,几乎是人人巴结的对象。因为山高路远,派往山区的常常是身强力壮的男职工,路途遥远,一年半载不回家并非稀奇事。孤单寂寞久了,又没有什么娱乐方式打发时光,想点寻花问柳的心思在所难免,胆大点的开始付诸行动,利用手中资源换取男欢女爱。类似情形在那个时代到处都有发生,但地索的个例却被屡屡演绎,最后快变了味。
还有一说是地索婆娘美丽漂亮,这倒很符合事实。背对满眼青山,沐浴鱼泡江水,广纳山水灵气,使得地索的女人清秀可人,地索的婆娘倩影婆娑。在美女如云的文艺团体,在各机关单位,甚至于姚安凤毛麟角的出国表演团队中,都有地索女人的影子。因为祖辈以来持续的联姻关系,我在地索有着众多亲戚,加上以前下乡工作采访,现在扶贫挂点,对于这里人们的了解,理应是更深刻透彻些。我有个表妹,从小能歌善舞,更擅长姚安古老艺术梅葛歌舞演唱。不到20岁就被选拔出访日本表演,不料造化弄人,她在婚后总是命运多舛,先是为孩子治病负债累累,倾尽心力最终独生女儿还是撒手人寰,成为夫妻俩心中永远的痛。接着她自己患上白癜风,昔日娇媚的容颜饱受折磨。这还不算,随后不久又罹患乳腺癌。两种对美貌女性致命打击的病魔,让不堪重负的她雪上加霜。然而从始至终,她选择了坚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沉悲观,对生命的热爱和不离不弃,让她战胜了命运带来的阴霾。若干年过去,她至今在家依然是好女儿、好媳妇、好妻子,在单位是好职工、好同事、好榜样。尽管告别了青春靓丽,谁又能不说她撑起了人生最值得敬仰的风景。
我负责挂点脱贫攻坚户的一家女主人,言语不多,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初次见面让人感觉还有些木讷。起初村干部告诉我,她家算得上全村经济条件最差的农户。第一次走访,除了心酸凄凉,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一家6口人挤在不到15平方米仅能勉强使用的旧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若是多几个人进去,连坐的地方都不够。远在数十里外读书的小女儿回家,晚上睡觉就在木楼梯下面垫上包装用的废弃纸板当床。面对此情此景,对她家能否脱贫,所有人都缺乏底气。未做深入了解之前,怀疑这家人是不是好吃懒做,要不然怎会如此潦倒。后来才知道,她们家只有两口子劳动,却要供养两个孩子两位残疾老人。加之缺乏致富门路和相关政策支持,即使使尽浑身解数勤扒苦做,想脱贫致富仍旧难上加难。为解燃眉之急,在单位筹集的必需物资外,我力所能及协调送去了现金、衣被、粮食,并特意购买了一张折叠钢丝床,白天可腾出空间,晚上打开可让女儿栖身。紧接着脱贫政策一路配套完善,一年多时间,她家通过装修改造,住房面积扩大了近4倍。家中添置了必要的家具,长子经多方支持购买了运输车辆,丈夫外出打工,女主人除操持家务外,用扶贫款养上了家禽家畜。她的勤劳,终于在多方的合力下有了用武之地。从全家人洋溢的笑脸中,不难意会到翻天覆地的欣喜。
地索婆娘的热情好客,不身临其境你无法体会,行走在村里,不管认不认识,总有人跟你打招呼,走,到家里坐嘛,去喝口水嘛,歇歇脚嘛。温柔的口气中满含不带半丝虚假的温情。比起城里人不论何时一句吃了没有的招呼,那份问候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满足。进入主人家,家庭主妇忙不迭拿出烟酒糖茶,生怕接待不周,特别是地索特产葵花瓜子核桃,让你是吃不了兜着走。几户人家走下来,定是包里袋里全都有。
从小到大的记忆里,我的三婶是一位集中了地索婆娘全部优点的人,打我三叔入赘与其共同生活起,夫妻之间风雨无间,家人之间密不可分,邻里相处谦让和群。凭着无悔的执着坚韧,在她91载的生命里程中延续了家族的涅槃并走向兴盛。在三叔莫名获罪锒铛入狱的几十年里,三婶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全家的重担,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又在三叔去世后的20多年,带大了10几个孙子重孙辈。在老人家倒下之前,从未停止过一天劳作。90高龄每天还撕10几箩筐的包谷,地里的农作物收回来,加工晾晒全部承包,若是家人不让干,她就会很生气。每天天一亮,她就催着哥哥嫂嫂下地干活,即使病入膏肓,只要稍微清醒,过问的都是家务事,回光返照时刻,还惦记着没做完的活计。她一辈子身体力行,最讨厌只说不动。若干年前下乡,我工作的村委会距三婶家不到20米,每天清早她都要我下去家里,要么煮鸡蛋,要么倒上半碗她自酿的包谷酒,端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核桃给我作早点,说你看婶家里什么都没有,不像城里想吃哪样有哪样。逢年过节,她总不忘让家人捎来自养的土鸡,刚宰的年猪肉。父母这一辈人十多年前就已全部作古,三婶虽历尽磨难,却成了他们乃至家族里最高寿者。今年4月25日,91岁的三婶走完了她平凡中充满传奇的人生,我赶到时老人已入殓装棺。跪在棺前百感交集,想到从此只能在心里梦里已父辈们相见,不禁大放悲声。在我的认知里,能看到活着的三婶,仿佛父母还在身边,如今天人永隔,只觉得此时是那么的孤独无助,无比的痛楚外人怎能体味。
地索,算得上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地索婆娘们,世世代代顽强地生存繁衍,用自己的脚手,开创梦想中的美好生活。或许有人怀疑,既然地索婆娘这么勤劳能干,为什么还是难以摆脱贫困。其实看看这里的生存环境,根本不难理解脱贫的艰辛。交通不便、耕作原始、地处偏远、信息不灵,几乎所有的不利条件都能找到。如果不把地索人的苦干实干与外力支持结合,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脱贫自然难以实现。好在经过持续发力,地索已经形成整套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方案和路径,交通通讯、水电基础完成配套,实现千百年来的愿景就在眼前。面对家中男人大多外出打工,多数女人留守的现实,地索的婆娘在脱贫路上,仍将扮演不可或缺的主力角色。
站在高耸入云的地索山巅,俯瞰蜿蜒的崇山峻岭,静静的鱼泡江流,仿佛看到地索婆娘如山的情爱,如水的执着。日夜伴随她们永恒的追求,一路向前。跋涉过艰难险阻的前路,必将走向从所未有的通途。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