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石洞箐之行(外二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荷城文艺 热度: 12324
董旺

  暑期的一天,和朋友一起带着好奇的心情到与弥兴镇红梅相邻的沙桥镇石星村石洞箐游玩。

  我们在石星周家下车,徒步二十分钟后到达石洞箐。到了石洞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幽静的山谷景象,这里空气新鲜,气候凉爽,是一个避暑胜地。同时,能亲眼看到左右山峰形成的两个“公母”石洞的真面目。一条山箐水从两座石洞中间由南向北流入红梅水库。石洞箐上域东南端居住着窝拖地、周家两个村子三十多户彝族家庭,村庄周围被成片的森林环绕。两个村子形成东西对面,村子门前是个大洼子,洼子面积大约三百多亩,全部是农耕地。农耕地内种植着成片的玉米、烤烟,地埂上经济林果果实累累,在阳光的照射下,各种植物和果实更加显得精彩夺目。离这两个村子下游不到五几百米地方,也就是山洼的出口处。在出口处的左右两侧山峰形成的石洞箐。当地人叫“公母”石洞,洞口的左边叫公石洞,右边叫母石洞。石洞箐高三百多米,箐宽五几十米,公石洞和母石洞分别为独立形成。石洞形成相似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造形,好像两人在相互对话和坚守箐门。母石洞有个较大的洞穴,是自然风化形成的,可容纳三四十人在里面野炊,洞内有一个小小拜台,经常有人进洞朝拜和在里面做饭吃。过去的说法是找碗筷的地方。大多数人进入洞穴都是求子、求禄、求平安。在洞穴的右侧有一个独立的小山峰,山峰上摆放着一吨多重方块巨石,传说是“飞来”石,是观音老母带来砌上的。

  巨石的后面,像坐着一个观音老母,观音老母的背后岩石上有一幅山寨版,版面的图形有点相似于石洞箐周围山川河流。在洞穴的左侧有一条由东向西八百多米山箐,在山箐的东面山林地面上有一个岩洞,洞口三四平方米大,由于岩洞较深,牛羊容易掉下去就没有命,所以当地人就把洞口埋了。这里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过去掉下去牛羊只见骨架不见尸。人们也说不清楚就其什么原因。当地人只知道石洞箐是出在金洞山上,金洞山有金子,而且,在石洞箐门口就有国家勘探过的密码标志。

  我们在石洞箐洞口、洞穴处周围进行察看,以及找到了周家村村民小组长进行了座谈。村民小组长说:村里八九十岁老人他们记得时,就是自然形成的石洞箐,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于这里自然生态好,丰富的水资源使箐内常年河水不断,临近石洞箐的周家、窝拖地、张家交通便利,各个村庄桃梨果品质好,极大地吸引了每年上千人来这里游玩和朝拜,来的人还在洞穴内休息、做饭吃。通过实地采访,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到这里的历史文化如此的厚重。是感受到了一次文化大餐。

  在离开石洞箐时,我在想,金洞山的石洞箐是一个好地方,希望能够开发利用,每年在夏季我都争取带更多的熟人前来游玩,共享石洞箐的美丽风光!

  苦荞粑粑

  到新民村委会下乡,返回途中,我和同事在大平地老李家休息,女主人用苦荞粑粑招待我们。

  老李说,这是我们彝族地区招待客人最好的吃食。

  我们一边闲聊一边看女主人做苦荞粑粑。先把荞面、山泉水、加上一点糖精混合稀释后,放在火塘上铁锅内烘烤,锅热后放上一点菜籽油,用文火烙粑粑,一层一层的加厚,每一层都比较均匀,最终做成了十二层之多的荞粑粑。我确实不能想象,彝家人能做出这样十多层的荞粑粑,我们先是试着吃,后来感到非常合口味,甜甜的,不腻,不一会儿,我们俩人就吃了半个荞粑粑。

  女主人在给我们做荞粑粑时,男主人陪着我们边喝茶边介绍了苦荞粑粑的来历。他说:民族地区的人饮食习惯很朴素,苦荞是五谷之王,彝家人常常把好吃不好看的荞粑粑拿来招待贵客。新民村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寒山区,彝族群众都有种苦荞的历史习惯,每年在清明节前后开始翻挖耕地,在雨季来临之前集中种下荞种,种下时需施用磷肥,磷肥对于苦荞生长极为有利,能够促进苦荞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减少和杜绝刀耕火种引发的森林火灾。苦荞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元素,还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清热解毒、改善肠胃等都能起到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有蜂蜜就用苦荞粑粑蘸蜂蜜吃,这种吃法更爽口营养更丰富。

  苦荞成熟收割时,彝家人就用人背马驮搬运回自己的晒场内。晒干扬净后出售给一些个体老板,有的用来酿造荞酒,有的加工成面粉后,制作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在民间,有的还把荞粑粑放在祭坛上供奉,在起房、婚庆都用它,在招待客人时都要用它。荞面粑粑存储时间比其他食物都要长一些,很不容易发霉变质。

  说到这里,好像我吃下去的荞粑粑在肚子里发挥了效应,感到全身放松了很多。

  时至今日,我仍然忘不了大平地的苦荞粑粑。

  乡 情

  离开故乡转眼已是几十年。而家乡的一草一木,村庄、田园、道路、天蓝云淡,淳朴民风,夜晚满天的星星,打场上层层叠叠稻草垛,深秋后村旁的路边留下的玉米杆,水沟两侧的野花,田间地头牛群悠闲的吃草,村庄周围的参天榆树、黄连木和夏季河道边楸木花,都是我永远不能割舍的美好回忆。

  我的老家离县城二十七公里的弥兴镇庄房村,原名叫布金庄,解放后更名为庄房。村落坐东向西,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村民淳朴、厚道、善良、和睦是我记忆中的童年往事,村中有一条T字型石板路,石板路两旁都是民居,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石板路的两旁,虽处冬日也不觉寒冷,夏日风不大也不炎热。T字型石板路由南向北通向全村生活用水的一口大水井,由西向东石板路直通一幢古粮仓,古粮仓高于民居三米多,建筑面积四百多平方米,地基全部有条石支砌,屋内地板用大青砖铺垫,门楼木抱鼓石,气势宏伟,是村中的古建筑。站在古粮仓上,远看大理苍山,近看弥兴坝子大粮仓。古粮仓建于清代,粮仓用于和尚囤集粮食,专供和尚寺粮食补给。解放后,古粮仓由集体管理开办伙食团,能容纳全村三百多人吃饭,平时,我们娃儿经常在大堂内躲猫猫,玩游戏,让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一古建筑的形成,虽经沧桑岁月,却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建筑风貌,不但给我们童年时代提供一个快乐的场所,还为后来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历史遗迹。

  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乡音未改,习俗依旧,因为,那是一方水土养育了我,那里有祖辈的足迹,有我血脉相承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和儿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还有我的父母亲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如今,虽然房屋是土木结构建筑,一些房屋闲置,有些破旧,但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古村落的模样,这里伏藏着浓浓的乡情。

  记忆中的老家过去文娱活动少,人们整天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忙碌在田地里,到年底按工分分得一点工分粮,十分工分可以分到几分钱,生活是艰辛而平淡却总是一如既往快乐着。

  对我来说,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就是盼着放学回家到稻场上玩一玩,睡在稻草上玩个够。如果能够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哪怕走十把里路都要去看。一个村有一块稻场,不打粮食时,也就是全村人的娱乐场所,没有娱乐实施,年轻人就组织用棉布做成抛团用棍子赶猪娱乐。那个年代粮食不够吃,母亲一整天就是考虑如何给我们姊妹两个吃饱肚子,母亲到山上把蕨菜根找回磨成面做粑粑,到河埂上找回野菜加上一点粮食面粉混合后做成菜团子给我们吃,不但可口、吃饱、还能改善胃肠道,很少生病,使我健健康康的成长。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每年秋收季节,是老家最忙的季节。也是乡亲们最高兴和盼望的日子,忙了大半年,该是收获,颗粒归仓的时候,农家小院,处处一片繁忙喜悦的景象,各家各户院心、屋檐下、树叉上堆满了粮食。这是乡亲们辛苦了一年的收成和结果,整天早出晚归忙于秋收,虽然累了,心里还是特别的喜悦。

  农村到了冬季,就是上山砍柴,积松叶作农家肥。一年的生活烧柴,以及农肥的原料都要在冬季备足。天气寒冷容易结冰,上山之前晚上用稻草制作草鞋,穿着草鞋代替布鞋,不但能垫脚,还能把滑,走起山路比较灵便,他比布鞋、皮鞋适用。虽然说穿着草鞋的人是农村人,但是农村人感到非常自豪,只要是方便、划算就是一种享受。遇到冰雪天气,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白雪皑皑,特别寒冷,村中的路都是羊肠小道,靠感觉出行。这个季节遇到寒冷的天气,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里烤火,女人做针线,男人做家务,农活放在天气好转后又再下田干活。自然的形成忙碌了,应该歇歇脚步了。

  农村还有一个民间习俗,就是“过冬”,家家户户都在加工粑粑,还给小娃娃做一些动物,既能观赏又能当烧烤吃。我母亲就是给我做一些小鸭子,放在火炭上烘烤后,涂上辣椒酱就吃,可口美味。这是我童年时期最喜欢的玩具和饮食。加工后的粑粑,储存起来,到了过春节时招待客人,以及提着粑粑走亲串戚。这种礼尚往来和走亲访友的方式较为简便、理性,他标志着乡村文明时光的体现。

  老父亲擅长石工手艺,常年在外做水库工,家里都是老母亲一个人起早贪黑在忙碌。母亲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屋内、院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庭里面还饲养着鸡、猪、牛。母亲把鸡蛋都积攒下来舍不得吃,在街天把鸡蛋卖了供我上学读书。猪养大了能够体现国家、个人购留各半的屠宰政策,我家过年过节能吃上肉。自己回忆起童年时代,我还是幸福的,虽然,母亲离开人世多年,不时还想起妈妈的味道。只能把这美好的回忆埋藏在深深的记忆中。

  到了春天,沉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们又醒了,燕子归来,河流奔跑起来了,花草树木也都发芽了,整个四周都是绿色怀抱,乡间小路又多了许多忙忙碌碌,日复一日,乡亲们又开始辛勤耕作,盼望期待的又一年开始。这些记忆中的东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而家乡的往事历历在目。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使我有着浓浓的乡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