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噩耗,震惊之余,十分悲痛。老昝就这样走了,走得突然,让所有人不敢相信。
这是2016年2月2日,离春节还有5天。上午,他还以县农戏协会会长的身份召集班子成员在德丰寺开会,商量布置下步工作。散会后骑电动车回家。然后在沙发上坐等吃饭。想不到,这一坐竟然成了永诀,成了亲人和朋友们的一个痛。
老昝是突发心肌梗塞去逝的。无疑,他的逝世,是姚安戏剧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州乃至全省戏剧界的一个损失。
缅怀老昝的一生,感慨良多。首先,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犁田踩坝春耕秋收,各种农活无不精通。其次,他还是一个敢闯敢干的创业者。他跑过供销,跟别人合伙开过矿,搞过冶炼。最后,他还是一个木匠,农闲时为他人做家具赚点外快。
但这些都不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
老昝一生最精彩的华章,是与花灯结缘,与姚安县农戏协会(农戏组)相伴一生。
众所周知,老昝的家乡启明村,是个大村子,还是有名的花灯窝子。老昝的父亲昝祥东,是花灯班的台柱子,专攻旦角,兼演小生。解放前后经常外出贩货,走到哪里就把花灯崴到哪里。演唱时,同伴拉二胡,他右手舞凉扇,左手舞毛巾,边崴边唱,以此招揽生意或在店家歇脚时消遣娱乐。受其父影响,老昝15岁就成了村文艺队的台柱子,17岁任文艺队队长,以饰小生见长。以后,除参加表演外,开始创作剧本,编导节目。1983年,参与筹划成立农戏组,任副组长,1994年改任组长(农戏协会会长)至今。
接手农戏协会的21年里,老昝承先启后,不断拓展协会空间,改善协会工作条件。除定期开展活动、讨论剧本、修改剧本、排练节目处,还多方奔走,拉合作,拉赞助,想方设法筹集活动经费和办刊经费。同时,义务主编不定期戏剧刊物《姚安花灯》(《农民戏剧》)计56期,全部刊载会员戏剧作品。
老昝笔耕不辍。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好学上进,勤于钻研,多次参加省州培训,先后得到著名剧作家马少波、蒋星炫、金重、孙少文的辅导指点,还受到楚雄州知名花灯艺人陶叶彩的长期指导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老昝先后创作花灯小戏30多件,歌舞、相声、小品、小彝剧40多件。其中的18件作品,结集为“昝方才戏剧作品选”《三开井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老昝创作的戏剧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一旦搬上舞台,深受观众追捧,深得专家好评。《老俩口约会》《奖品风波》《送鱼》《县爷观灯》《大补缸》《敬酒令》等花灯剧目先后获省、州各种奖项。获国家级第七届“群星奖”银奖的花灯小戏《三开井盖》,其创意和创作技巧,受到省州戏剧专家好评。可以这样说,老昝以及他所带领的姚安县农戏协会,已经成为姚安花灯的一张名片,为县上所倚重,为省州所关注。
老昝的一生,因花灯而精彩,因花灯而得过各种荣誉。比如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剧本创作)传承人、省剧协会员、州级农村(民间戏剧)高级技师等。
老昝性格温和,宅心仁厚,乐于助人,既有才,又好处,部门或企业都喜欢与他合作,花灯艺人及戏剧作者都愿意与他交往,是大家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得益于老昝的人格魅力和协调能力,姚安县农戏协会历经风风雨雨,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资金积累,有了自己的表演队,有了越来越多的会员,有了越来越好的口碑,有了越来越大的作为。
老昝享年67岁。如果假以时日,他的艺术人生还会更加精彩,奉献给大家的剧作还会更多,农戏协会的工作还会更加蒸蒸日上。但天妒英才,无情的病魔,突然间就把他从我们身边带走了。
但愿老昝一路走好!衷心祝愿老昝在天堂里还能写剧本,还能崴花灯!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