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方文学生态的意义——《庄河记忆》创刊十周年考察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19507
李英姿

  《庄河记忆》创刊10周年了。作为一份地方性的文学内刊,历经艰难却一路向阳,挺拔而有生气,日益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立足家乡大地,真诚开门办刊,既是大众“自足”写作的文学生活平台,又是庄河地方与外界情感联系的桥梁,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文学生态。观察《庄河记忆》的10年之为,或许能摄取到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基层”(张未民:《文学的“基层”》,《文艺报》2018年5月16日)成长的实践面影。

一、《庄河记忆》是怎样激活一方文学生态的

《庄河记忆》化蝶于文学梦想。

  2009年,现任庄河市作家协会主席的周美华,在接待媒体采访庄河老街时,她内心“对文学未曾熄灭的情感”再次奔涌,她想以“文”托梦,给那些对老家庄河“怀旧的情愫、传统的温厚和人文关怀”的文学想象,提供一方落脚乡土的文学空间[ 周美华:《写给“记忆”的话》,《庄河记忆》2012第1期(创刊号)]。她的“文学心”如同一朵待放的花朵,很快得到身边几位同乡文友的共同培育,他们组成同仁团队,携手踏上了漫长的创业之路。从2009年到2012年,他们用了3年时间考察、思考,最后决定自办文学刊物《庄河记忆》,让更多爱家乡、建家乡的庄河本地作者拥有文学生命飞跃的台阶。显然,周美华把个体写作的情感和梦想有效植入公共服务平台,“记忆家乡”的情感定位,让周美华和同仁的文学行动满足了庄河作者的共同心愿:文学写作只关乎热爱和倾诉,“家乡”刊物就是承载文心乡情的精神“方舟” 。

  2012年《庄河记忆》杂志正式出版,开始对外交流,杂志也进入价值验证阶段。这可是从0到1的创业阶段,主编周美华自称是文化的“拾荒者”(庄河电视台:《铭刻在庄河大地上的庄河记忆》,《庄河纪录》https://v.youku.com),她个人出资办刊,牵手同仁,从头做起,硬是把爱好当成了公益事业。当地各级主管部门都及时给予热情指导和支持,杂志也成为庄河市委宣传部推荐刊物。2015年7月17日,大连市委宣传部授牌《庄河记忆》“大连作家森林·红崖谷”,成为2014年10月11日创建的“大连作家森林”新型公共学习平台“一林多谷”成员之一,《庄河记忆》步入追求社会效益增值阶段。

  《庄河记忆》活在基层,办在基层。其独特的求生策略在于:第一,以挖掘整理传承庄河历史文化为办刊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学生态,那些参与书写庄河日常文化生活和打捞庄河人文历史的作者也是“社区文学生活空间”的创建者、传播者;第二,以深耕“土文化”和“乡文化”为原创资源,突出“接地气”的写作特质,无论身份,大力挖掘、发现与鼓励推荐本土文学作者;第三,杂志将乡里乡亲的情感诉求直接送到本地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以及全国部分同乡和作家朋友。一片真诚,一分收获,《庄河记忆》获得的信任、赞赏、喜爱和尊敬之情逐年升高。

  凭着这种高度的品牌辨识度,《庄河记忆》将个性创意、交流平台、作家队伍、原创作品、文史资源、友情推荐、学科交流、传播媒介等资源,全力置于庄河文学生态中。对这个文学情感空间的建设,《庄河记忆》强调三个精神特质:一,公益性。创办开放学习平台,与全国文坛保持“同心性”,满足业余写作者追求平等尊重的内心感受,如请作家、艺术家与百姓面对面,提升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共建共享文化资源,滋养地方文学生态有序生长。二,民间性。刊物由民间个人自愿出资,以文化企业持牌,自主联动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媒体、文化产业机构等文学生产资源,经各级主管部门把舵,通过写作“体验”打通作者与生活、读者、市场、行业之间的壁垒,营造适合基层文学爱好者成长的文学生活空间。三,认知性。鼓励大众对庄河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挖掘整理、学习和传播转化,多途径培养提升庄河记忆写作者树立为本土写作的文化自信心,从中获得人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些共识,构成了记忆写作文学生态的内生力和传播力。

  《庄河记忆》把“用户导向”思维贯穿于“情感诉求”中。在塑造庄河文化符号、形象、价值观基础上,创新夯实为文学爱好者“按需”服务的功能,编务管理和每期导刊设计,也请庄河作者(读者)参与共议。因了尊重,写作者的艺术创造、生命情感与普通人群生活情趣,都赋能给了《庄河记忆》杂志,文学生态也就此有了鲜活的样貌:

  自创“展示平台”——以季刊《庄河记忆》发表本土作者原创作品为动态展示平台,每期杂志刊登的作品85%以上为本土作者原创作品;开设庄河籍各级作协会员的作品陈列式展台,一动一静的展示为庄河作者树立了精神标度。

  创建文艺家与市民常态互动机制。举办文史开放讲坛、文艺主题沙龙,每年请本地和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来庄河讲学,孙惠芬、周立民、叶广岑、高满堂、李小江、张本义等多位文化艺术家与本地文学爱好者面对面交流、辅导,现场听课中年龄最小的只十几岁,最大的95岁;召开“《庄河记忆》作品研讨会”,由作家、编辑家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进行现场讲评;召开年度“《庄河记忆》座谈会”,邀请党政主管部门领导与作者、读者面对面恳谈,倾听杂志传播效果和改进意见。

  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国内知名作家和本土作者、读者沟通交流。每年不定期推出庄河籍著名作家孙惠芬文艺精品分享会、作家新书发布会;开辟“精彩阅读”,邀约、刊登老藤、孙惠芬、周立民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精彩之作。此外“非遗田野采风”“口述历史采录”“庄河人文景观撷英”等特色活动,提升了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管理和认知度。

  建设资源人才基地,积累文化传承力量。“庄河市中小学生写作培训基地”“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辅导与传承基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承中心” “庄河民间文化保护整理工程基地”“辽宁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等与《庄河记忆》结盟牵手,一边培养人才深耕地域文化土壤,一边“引进来”“借船出海”,为本土创作“走出去”开辟更宽平台。

  刊物、平台、活动、机制、风格、资源、作者、传播、理念等文学生态的主要元素,在《庄河记忆》情感增值体系中充满生命活力,适应并满足了本土文学爱好者捕捉写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开阔交流视野、评点修改原作、刊登传播等需要,庄河文学的新老作者在这片文学田地里成长壮大。

  有一组数字,反映了庄河文学生态的发展现状: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庄河记忆》出版40期,共计刊发610万字,收原创稿件2000余篇,正式发表1700余篇;拥有本土作者50余人,年龄最大的作者95岁(2019年去世),最小的13岁,他们身份各异,有工人、退役军人、农民、公务员、干部、教师、学生、科技工作者、进城务工农民、医生、商人、非遗传承人等,遍布庄河市各个领域。几年来,由《庄河记忆》编辑部及庄河写作培训基地向省、部国家级报刊推荐庄河作者的原创小说、散文等20余篇,其中发表于《小说月报》1篇、《长江文艺》1篇、《小说选刊》1篇、《鸭绿江》2篇、《海燕》15篇;举办庄河中学生作文竞赛2期,选出优秀征文400多篇,出版《庄河中学生文集》;分期分批为本土作者出版《杨传才戏剧集》、《普希金诗集》(王明智译)、《庄河油画书——情境北纬39度》、《庄河老街——手绘明信片》、《孙志非文集》;自办《庄河记忆》微信公众号,发表优质原创文章700多篇;组织参加田野采风近千次、行程100余万公里,实地考察现场1000余次;发表书画摄影篆刻等作品3000余幅(帧)等。

  作者相互鼓励尊重、地域文化滋养、各级党委政府信任支持、注重原创作品打磨,显现出《庄河记忆》文学生态核心价值。

二、“情感总和”是怎样调动文学生态内生能量的

《庄河记忆》多年的创作实践,似是走了一条与传统的纯文学概念有所“疏离”的探索之路,用主编周美华的话说,是“去中心化”,去完成“拾荒”地方文化的“结”(庄河电视台:《文学创作及〈庄河记忆〉编辑部的那些事》,《庄河纪录》https://v.youku.com)。这个“结”指的就是那份来自“土乡文化”生命情绪的对外表达。

  阅读《庄河记忆》,感觉是由外在的繁杂走进单纯的生命空间,故事讲述不再与具体事件本身纠缠在一起,而是将那些零散的、碎小的事件,装进《庄河记忆》的展台,形成文史交融的独特场域,如同历史散留下的粒粒种子,活在现实的记忆土壤,又汇入庄河人文历史长河,实现着自我指称。

  回溯这一别致的写作追求,且能生成一种生态样貌,首先要归于庄河文化的内力积蓄。著名学者周立民说:“庄河文化不属于那种典型文化……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文化”(周立民:《地方文献价值与写作》,《庄河记忆》2015年第2期),多期《庄河记忆》都向人们展示“庄河以东河海文化为主基调”“一路走来”的庄河乡贤耕耘的身影:英那河畔集文学经史学家于一身的多隆阿(满姓舒穆录氏,后更姓为孙)、石咀河畔“北直廉吏第一”的李秉衡、青堆子湾区许文运为代表的“浒东诗派”、走向国内的现代诗人李满红等。《庄河记忆》还从赓续的视角,数典新时期以来庄河文学当代发展史:有庄河文化馆、文联与《海燕》杂志联合下基层,通过举办讲座、点评会、笔会、改稿会等“群文体制”(石岸书:《新时期文学在基层——兼论中国当代文学史在基层》,《文学评论》2021年第3期)下的资源积累,1991年,《海燕》推出了庄河文学专号;又有20世纪80年代倍受关注的庄河女作家群、民间文学社团“海浪花诗社”“黄海文学社”“乡韵文学社”对地方文学生态的孕育;还有自办的“海浪花”“香韵文学报”“红崖”“庄河群众文艺”“冰峪”“庄河报”,直至“庄河记忆”,办刊已经成为庄河文学界的传统,等等[ 周美华:《一路走来》,《庄河记忆》(文学专号)2021年第1期]。显而易见, 庄河的这些文学现象和庄河群体性作家队伍都成为《庄河记忆》杂志创办发展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营养。几代庄河作家的示范,形成了庄河文学生态对内部交互激励求成长、对外部交互流动求突破的生存观。在我看来,庄河作家对地域文化母库的眷恋和“痴迷”,是一种“情感诉求”取向,一种价值趋同,更是一种文化守成。

  这种文化守成通过《庄河记忆》写作,极大地丰富了庄河文学生态内在的精神空间:

  静动结合——以讲述中的人物生命事件营造一种情绪和心情,引人入胜,激发共鸣,从文化记忆中得到身份的认同;内外结合——讲述庄河人或家庭在历史变迁中各自命运的选择,显现出对地域文化精神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直接、间接结合——对记忆嵌入历史的书写多是采用直接书写事件过程,间接书写地方风物的变化,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时空回响中重在表达生命的价值观;理情结合——所设栏目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人信手拈来地写画,但从松散的文本结构中,始终能看到庄河的“我”在时代脉络上的个体生命轨迹;时空结合——疏淡的哀伤情绪烘托出文本阅读的情感想象空间,增强读者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深度体验;外观、实存结合——为庄河地域文化精神寻魂、找脉、存像,渴望为立足田野的写作赢得尊重,是经历不同的写作者执拗的情感追求。

  作者是文学生态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庄记忆忆》拥有一支代际完整的本土作家队伍。从发表作品情况来看,新世纪以来,本地代表性作者年龄分布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连续到20世纪的30、40、50、60、70、80、90年代和新世纪00后;写作涵盖了文学各种体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儿童文学、神话、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含古体诗词)、口述史、戏剧、电视剧、纪录片、歌曲、文艺评论、民间文学,以及摄影、绘画、书法、非遗作品与文学互动等等。不同代际的作者都用不同风格的写作记忆着庄河的“体感”。

  从原创作品取向上看,以庄河地域文史资料为素材,经写作者个人辨识和提炼,从内容故事表达到外部气质呈现,从碎片化文化记忆到现实身份认同,都是在“自我塑造”中树立庄河文化形象,都是在叙说“我”和“我们”与这片土地的血脉关系。虽选取的体裁题材视角写法各有不同,但表达了“我”“有话要与人说”[ 周美华:《写给“记忆”的话》,《庄河记忆》,2012第1期(创刊号)]的主体情感。

  从原创内容结构的设置上看,《庄河记忆》共设16个栏目:“文化回眸”着重寻找乡贤雅士,数典文脉;“岁月口述”着重讲述个人命运,考证山水;“本土原创”着重本土原创,记忆体验和想象;“精彩阅读”特约名家名作,与外界呼应;“稽古察今”对历史文献与“人文回眸”互文;“庄庄有河”记地理人文图景;“游子故园”着重域外思乡抒怀;“客居手记”记他者视角下的民俗风情;“远乡来风”多指某时段曾在庄河生活过的人所写的文字;“文史撷零”记述庄河机构行业改革变迁;“民间拾萃”重塑民间技艺;“青山踏遍”集粹田野采风;“乡土滋味”记录家乡饮食风俗。这些原生态、纪实性写作文本,沉淀出庄河地域的文化符号、流动的庄河人文精神风貌以及对庄河人的生命考量。

  正是《庄河记忆》不同叙事聚合的“情感总和”,表现出了文学生态追求异质性的内动力。原创中,作者对地域文化的纪实和精神空间的想象,往往采用主题立意情景化(如“岁月口述”“民间拾萃”作品)、情节叙述故事化(如“本土原创”“庄庄有河”作品)、情感表达内观化(如“人文回眸”“稽古察今”“游子故园”作品)、叙事风格散文化的手法(共性特点),等等,庄河平凡人的生命精神,由这方文学土壤孕育出相通的审美追求——对民间立场与视角的选取。

  《庄河记忆》故事的深处是情感,重点关注的也是地域历史与地域人群的关系。记忆写作常常是将庄河大地发生的多个重大历史事件铺展为个体生命的背景,个体生命体验的讲述和心理抉择又渗透着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恪守。平视的创作视角,让读者理解了真实历史内涵和人情伦理认知。

  对日常生活的崇拜。记忆中的大部分文字写的都是纯朴的日常,人们从中感受过往生命的真实与温度、敬畏与慈悲。在“岁月口述”和“本土原创”“民间拾萃”等栏目作品中,琐碎的日常人间烟火背后,是道不尽的江河日月浩荡。作者在努力转换视角,通过“日常”来接近自己先辈的精神肌理与精神本质。这种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形塑出庄河人的精神形象。

  参与历史的文化气质。《庄河记忆》从庄河地域文化中提炼精神内核——对道义和信仰的传播。记忆作品不是让后人去祭悼,而是通过捕捉到的生命事迹与情节传递的通感体验,去领受一种精神的启迪。“人文回眸”“稽古察今”栏目中,在对多隆阿、李秉衡等这些生活在庄河大地上的数位乡绅士大夫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叙,与其说是本土作者用创作来盘点“家底”的一种“炫耀”,不如说是在寻找地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血缘联系,由历史寻常中的生命质态、追溯豪迈的文化形象,折射出庄河人的价值坐标或精神图谱。我们从“人文回眸”“稽古察今”“岁月口述”“本土原创”“民间拾萃”中看到以庄河人的知识理性为信仰、以庄河人的日常创造性为价值、以庄河人的勇气和血性为支撑,从而展现出庄河人智慧型、创新型、力量型的精神内质。

  探测民间神秘。在这类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品中,你能读到喜禅“吸烟土”的原因、打捞黑岛“经远”舰的谜团、李秉衡的壮志未酬等遥远而神秘的记忆,其情感深层还是要表现精神的内在追求,表达出今人对前代生命迹象的关注。作品中力图追求、展现的种种生命境遇,是对“宿命”的根源呈现,还是对其背后内隐“宿命”的追问,都似是对人生命际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生命的“神秘”张力仍遗留在精神风骨中,呼应着与同居一地的庄河今人的根系关系。

  作者注重从“物”到“手艺(人)”的形态、流变和与历史关联中浓缩世间冷暖,用想象在写人的创造力,写记忆的瞬间与永恒,可最后还是写留在人心中的暖意。甚至《庄河记忆》中有多量的油画、摄影、非遗现场,与原创文本中的物件器具、与持物人生命、自然风物产生互文,虽非文字,但“它是用文学的方式,在关注大的历史事件或小的历史人物的时候,投入一种文学的眼光,人性的眼光,就是情感的方式,这种东西就变得有力量”(孙惠芬:《2013年〈庄河记忆〉座谈会纪要》,《庄河记忆》2014年第1期)。

  《庄河记忆》文学生态发展轨迹清晰:“找寻”(聚焦文化寻根热点)——点燃(庄河人面对面讲述)——强化(建立社群文学生态平台)——扩散(群体口碑传播)——维护(新人新作注入)。参与各环节的人群情感,聚集、积累成情感总和,转化为“自我表达”的活力能量。

  从阅读体验或感受来审视这样的写作内涵与风格,捕获读者的是它的异质感和文本张力,新奇有趣,充满亲情和生活气息。这可能也是地方路径写作与形成当代文学多元化现实景观的原因之一。

三、“全景体验”驱动文学生态“人品合一”

《庄河记忆》长在泥土中,这与专业刊物相比,自带“乡土气息”。它没走“记忆为纲,传播驱动”的广告路径,而是选择“接触为纲,体验驱动”的“品牌全景体验”(尹一丁:《数字化时代品牌战略的新思维》,《新华文摘》2021年第23期)的“人品合一”新思维模式。

  《庄河记忆》对“品牌全景体验”的探索和实践,是围绕人的“关系”(如各地庄河同乡)、组织“文艺社群”(如多种文艺门类)、写作风格“个人化”(类别不限、体裁多样)展开的,给读者和作者呈现出了具象化、沉浸化和泛场景化的“原生”现场感,参与者从中能获得“表达自我”的独特生命体验,而那些喜爱书法、绘画、摄影、民间艺术和写作的人们,每日把《庄河记忆》编辑部当成了“家”,走进来就能与编辑和各类专长“师傅”学习、切磋和研究请教……直到灯火通明、夜色已深才不舍地离开。记忆写作前对“编辑部的故事”体验,已经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庄河电视台:《文学创作及〈庄河记忆〉编辑部的那些事》,《庄河纪录》https://v.youku.com)。 这种全方位、多场景、不同场域对刊物品性的全面感知和沉浸,营造了刊物与作者、读者之间不可或缺的文学生活,作者与爱好者成了编辑部的“伙伴”和“顾问”。

  追求“人品合一”,《庄河记忆》主要强调三个层面的“体验”: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建立管理机制,由主管部门引导,民间机构组织大众参与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对杂志内核的记忆与认知浅层体验,强调“识得”层面,是第一层面“体验”。以“人文回眸”传统为根基,记述庄河乡贤名人的古典诗、词、书、画、游历、经历等,下延当代现实和思乡怀旧、人生历程、追念抒志、文学图景,以及对家族亲里“魂脉”的传承。《庄河记忆》期待从宏观、微观的视角和维度,显现庄河人文精神与中原文化内在的联系,强调对作品记述的命运形态和宿命沉思为第二层面“体验”。以各时期自然风物、非遗典籍为载体,强调时空变化中记忆与现实生活互为观照为第三层面“体验”。三个层面既是递进,又彼此交叉,互有重叠,形成了“魂脉”传承的“人品合一”文学空间。引人注意的是,这三种“体验”空间,既是庄河作者描述性、想象性的创造空间,也是庄河人的生存境遇、生活实践和生命经验独特性呈现,与世人产生“关系”的情感空间,个体境遇、经历和经验是本地作者个体对现实的独特体悟,表达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心愿。这三种“体验”充满了尊重、理解和呵护,加强了编辑、作者、读者、市场之间的联系。

  多学科介入,打开读者体验不同知识视野。比如《庄河记忆》社会学意义(李小江:《家乡,何以成为精神家园》,《庄河记忆》2018年第2期)、文献学研究的价值(周立民:《地方文献价值与写作》,《庄河记忆》2015年第2期)、庄河考古学详考的人文价值(刘俊勇:《庄河考古散记》,《庄河记忆》2016年第1期)、 留在庄河的文化名人足迹(吕凤笙:《玉碎而不损其白——田汉庄河演讲追怀》,《庄河记忆》2013年第1期;孙德宇:《解放初期留在庄河的文化名人足迹》,《庄河记忆》2014年第4期)、庄河地域文化名人与海外传播(孙德宇:《寻访浒东》,《庄河记忆》2013年第3期),以及口述史鲜明的生命事迹等。这种跨界联动,加大了记忆空间的文化承载量,作者和读者也能从接收的知识中,直接将有关庄河地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商业、电力、公共设施和具有沿海地域特点的社会人文风貌,以及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历史变迁、县域行政管理资源等内容转化为地方性知识。

  《庄河记忆》将内外贯通的文化生态观统一在“文品合一”中。主要体现在“全景体验”的五个环节:挖掘既存所有资源(人文历史、山川风物等的田野采风);识别整理资源的精神脉络(召开编辑会,对各种写作资料素材认知辨识);原创成果再现(《庄河记忆》所有原创作品);接纳认领(定期召开作品研讨会、稿件点评修改会、作品展示推荐会,作者读者从中识得作品与“自我”身份的认同);交流传播(召开年度座谈会、赠送杂志、意见回馈、结集出版再传播)。其中“接纳认领”环节,《庄河记忆》特别关注在异地生活的庄河籍作家的创作动态,邀请他们回到家乡,感激他们架构并打开了庄河地域文学的时空坐标,“领跑”庄河人的精神取向和对文化传统的赓续,通过文学典型的“这一个”,让庄河文化出现在中国文学的榜单上,如著名作家孙惠芬创作灵感的获得,都隐现着庄河文学流动的经纬、血脉和家乡特质的时空地图,内外贯通打开了庄河文学与世人面面观的大门。

  《庄河记忆》文学生态园地独特的韵味和气质,是日常化、生活化、温软(馨)化、平民化、趣味化的,具有“差异化联想”的审美效果。每期的卷首语,如同一片生机绿地,将刊中文本背后的原创之作纵横排列,点明深意取向,独立成章,实乃为原作注入一种新的品质,真可视作记忆写作自我叙事的心灵密码和文化符号,对原作中的各种生命事迹,无论成败,点评精当,散发着一种历史的淡远和锐利,传递着一种清爽和明快。也许,这也该是地方文学参与当代文学写作的独异姿态,一种充满大地滋味的想象!

  《庄河记忆》由“全景体验”到“人品合一”的生态价值,是由“三个联动点”传递:联动一,“人本传播”中的核心视角。无论从自然还是到日常生活,关注的核心是庄河大地的人们,个人的命运牵涉到时代社会的变迁,由个人映射到群体。如多篇表现抗战前线的“我”的故事,以小视角切入个体,有别于宏大的个人命运讲述。联动二,“深度对话”中的心理互访。记忆写作传扬的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庄河地域发生的事,而是文化“根”性的价值探究。究其实,庄河的“记忆写作”是有着问题指向的,那就是对抗遗忘,包括自我遗忘和被他者遗忘,从文化记忆中找寻自身的精神价值。对此,学者李小江在《家乡,何以成为精神家园》中分析,那是与中原文化相连的心灵脉动。它要在记忆先人的奋斗史中找寻到庄河集体共识。“你”“我”“他”在记忆时空中相遇,互相看到的是心底的那种精神风骨。联动三,“媒介联动”中的多维发力。庄河电视、地方报纸报道和专题片播出,国内文学杂志报刊登发作品,其中人际传播仍是赢得口碑的主要传播渠道。《庄河记忆》推出的专刊号(青堆子、步云山、吴炉、黑岛、蓉花山、荷花山、大营子、城关等),特刊号(陈香、核电),专号(文学),点对点深耕地方性文化资源,也是对记忆写作内容的自我“造血”。还有《庄河记忆》1700余篇作品里记忆300多条河、26个乡镇街道、拓碑150多块、拓片1200多片,现场口头采访千余次,等等,这些由庄河作者描绘的文学地图,成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市委、市政府鼓励下,《庄河记忆》努力与文化产业和群众幸福感相配置,加入“艺术乡建”工程中,有的已转化为文化和旅游的公共文化景观供旅人参观,有的已成为地方非遗文化项目加以推广,有的转化为影视作品播出,有的编印成文化典籍加以收藏,《庄河记忆》以参与当地文化建设的更多面向,一步步将文学渗入日常审美之中。

  《庄河记忆》10年的文学实践,在继承和发挥当代文学内刊传统功能的基础上,也在新探索、新发现中启发我们思考:一是文学内刊价值取向上,来自地方(基层)的写作,其核心愿望是期待与外地文化交流并获得地域文化身份的认同,全媒体时代,如何创新文学内刊品牌为地域文化身份认同赋能;二是评价地方(基层)原创作品的标准上,如何从历史文化资源中获取文学想象力,在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中,本土作者由地域文化的“守夜人”成为塑造成功的地域文化形象的创造者;三是地方(基层)文学生态发展趋势上,已从面对文学的基本命题,开始探索参与地方(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如何对原创作品中的地域文化资源、大众日常生活图景的典型文本和风格特征进行跨界研究,在与文化产业联动转化中,充分释放文学的价值能量,这也是《庄河记忆》杂志探索和实践的意义所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