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经典,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8529
李 勇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学科,由于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也是在此阶段正式理解思想道德内容。为此,本文借助经典,并将经典内容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故事的过程中,感悟人物形象,进而学习各个人物所具备的优良品德。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处于的困境

1.对经典故事的重点偏移

小学生在刚刚步入校园阶段,正式接触语言知识,对文字进行初识,尚未深入了解语言的内涵,为此,此阶段是学生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重点阶段,并在此阶段,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身边各个现象的影响。但是,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下,即便有了新课程的标准,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进而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感官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但是根据其整体实践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并未认识到经典故事教学对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影响,在讲述成语故事或者成语故事期间只是将其以自主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这导致教师在应用经典展开教学期间,严重偏离了教学重点。

2.教师难以合理把控教学节奏

语文是一门具备超强综合能力的学科,学生在小学期间正式初步建立自己的三观意识,教师在此阶段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还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语文教师形成了较大的教学压力。另外,在新旧制度交替的时期,多数教师难以合理把控教学节奏,忽视了对每一个学生的精心照顾,加上部分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长此以往,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1.确立明确的教学思想

在当下的学生思想观念中,占据最大比例的即自我意识,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见解。为此,教师需要针对这种趋势,全面探析当下学生所感兴趣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自己处于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的位置。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确立明确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学生这个受教育者的价值与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所尊重与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共同探析的和谐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

  例如,教师在借助经典《大禹治水》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去感悟大禹治水所传达的精神,让学生深入地感受民族至上、科学创新的的价值。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多种综合手段来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适应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标准,需要在应用经典的同时,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通过向学生传递经典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还能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小学正是学生形成自己性格与人格的重要时期,大部分人的人格与性格都是在小学阶段被确定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即便没有达到完善的地位,但是却能主观地去理解和认知。所以,语文需要合理引用经典,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将其认知体现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重视经典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接触健康文化,继而滋养小学生的心灵。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经典,在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学生在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中去认识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由于经典故事具有较为深远的渊源,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借助其无止境的优势,去掌握知识,让小学生的认知不再是“井底之蛙”,让他们能够给看到更加宽广的天空,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并将所学习到的精神融入到日后的全面成长中,。为此,如何在小学课堂中高效地运用经典,并让学生得到更深的体会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将经典故事有效地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立足经典的基础上,结合的当下的整体态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伟人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并将经典在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