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遇见黑暗 期盼光明——浅析电影《调音师》的视听手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 热度: 9928
阚卓雅

  人生百年,总有各种意外出现,面对这些,我们或有启发,或有反省,又或有了更多的认知。改编自法国微电影《调音师》的印度电影《调音师》则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杀案的“目击证人”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的故事。这部由斯里兰姆?拉格万导演、阿尤斯曼?库拉纳主演的《调音师》,利用暖调色彩、音乐、符号隐喻等视听手法不仅展现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亦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的深刻思考。

  影片整体大量运用低调光线及暖调色彩表现人物欢欣愉悦的心理活动,或推动影片叙事以达到讽刺的效果。影片开始时用暖黄色光线笼罩追求梦想和爱情的阿卡什,给人视觉上明朗愉快的效果,塑造了阿卡什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与主人公阿卡什当时的人物心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也营造了温暖美好的温馨氛围,亦与阿卡什后期被追杀、遭遇摘除肾脏的威胁等悲惨遭遇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低调光线给予人一种暗虚、模糊不清的感觉,也预示着阿卡什不久未来的不幸。在影片后半部分在普拉默葬礼和阿卡什险些被摘除肾脏时仍大面积使用暖色调。暖色系的黄色灯光与本应该压抑逼仄且凝重的葬礼和被迫躺在手术台上的阿卡什都格格不入,所营造的美好氛围和人物事件形成的两处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一是葬礼上侧逆光的运用,使阿卡什好像被黑暗笼罩,整个人处于阴影之中,似与葬礼相融合,但和整体的暖色调相违和,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挣扎,亦与站在台上演讲且处于暖黄色灯光下的杀人凶手西米形成对比,让人感到莫大的讽刺。二是当阿卡什躺在手术台上时头顶的黄色灯光与他即将被迫摘除肾脏的情境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惨淡、空虚、悲哀的感觉,令人有压抑之感。当时阿卡什的奋力挣扎不仅是对斯瓦米医生、莫里、萨库他们想要强行摘除他的肾脏的反抗,也是对生活的不满和乞求挣脱束缚、摆脱如今悲惨遭遇的强烈愿望。

  影片中音乐的使用起到了营造气氛、反映心境或反讽的效果。《Laila Laila》是影片中主人公阿卡什自己编的未完成的钢琴曲,在影片开始时频繁出现,并占据大量镜头。简洁明快的节奏营造欢快氛围,表现主人公阿卡什对梦想及未来的美好希望。手部快速弹奏钢琴的特写镜头体现阿卡什的激动和钢琴曲未完成的焦躁心情,及对钢琴的重视。且钢琴曲的未完成也暗示了阿卡什的未来不再美好,梦想也不会完成。而在刚到弗朗科餐厅、普拉莫葬礼上以及影片末尾的酒吧,阿卡什都弹奏了《Wo Ladki》。《Wo Ladki》这首歌被分作三个部分,用于影片的三个阶段,不仅反映了人物心境,更联系了影片剧情。阿卡什一开始在弗朗科餐厅唱道:“我看见一张美丽的脸庞,但是却读不懂它的含义……我的心啊,告诉我答案。”是阿卡什对苏菲的告白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与喜爱。之后在葬礼上唱的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一分分流逝……”不仅是对苏菲和普拉默的歉意,更是对自己懦弱地不敢揭发西米和曼诺拉的责备。此时较为欢快的音乐与葬礼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讽刺。最后在影片末尾在酒吧中唱:“深色皮肤的可爱姑娘……一路走过人生中的波折,告诉我,你是否遇见过她。”这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苏菲和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兔子暗示主人公阿卡什曲折的命运。在影片开始时可以看到在田野间被猎人追逐的盲兔,在影片后半部分时又出现了这只兔子。在影片开头时出现的是兔子的一只白色眼睛,但很快又露出另一只完好无损的眼睛,这暗示了主人公阿卡什其实是双眼健康,一开始是在伪装盲人,这与阿卡什一开始给人阳光的印象不符,给予人不适感,也为后来意外撞见普拉默的葬礼做了铺垫。而此时的兔子在田野间自在逍遥地啃食蔬菜也是对阿卡什一开始自由美好、充满希望与的生活的表示。同时紧接着兔子被猎人追杀亦与阿卡什被西米追杀的情节相对应,此时落荒而逃的形象也和阿卡什一开始的美好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影片后半部分出现的兔子意外造成了西米的死亡,表示阿卡什其实是在欺骗苏菲,他其实是与斯瓦米医生一起贩卖了西米的肝脏与肾脏。这是阿卡什改变的显示,变得黑暗及欺骗,这不仅是对苏菲的隐瞒,更是他希望将自己隐藏,将那些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去埋葬,伪装自己仍然保持当初的单纯。此外最后一次出现兔子是在影片末尾,那是主人公阿卡什拿的兔头盲杖,主人公阿卡什盲杖上的兔头明目达聪,眼睛炯炯有神,包括结尾部分主人公用盲杖击飞地上的易拉罐,都隐喻着阿卡什的眼睛康复了。

  印度《调音师》对法国微电影进行了极好的改编,其人物形象饱满,剧情也多次出现出人意料的反转,其结尾也颇有欧亨利结尾的意味,给人以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之感。但印度《调音师》有些剧情完全重复了法国微电影《调音师》,没有改变,这是令人惋惜的一点。不过印度电影《调音师》也以黑色幽默的喜剧方式很好地展示了社会中的黑暗面,也让观众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好的认识。影片中出现的身为毁灭之神的湿婆神所代表的印度教教义也告诉了我们“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的人生哲理,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己的思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