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岁时买得起10岁时买不起的玩具,有意义吗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 热度: 10736
闫晗

  那天看到一句话颇为触动:20岁时买得起10岁时买不起的玩具,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生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还是颇有怨念的。作为孩子,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父母,自然也得被安排。

  大部分时候我是一个很节省的人,这在现在的时代似乎算不上优点,有些地方甚至有些轻微的强迫症。比如,点的菜再难吃也要尽力吃光,买的西瓜不甜也会坚持吃完,并且自我安慰说总比吃黄瓜强。因为是花钱买的,因为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因为扔了就是垃圾,会给环境增加负担。这个过程自然不会很愉悦,因为我真的想了这么多,心也挺累的。可是,扔了会有负罪感。

  这种习惯跟天性和所受的教育相关。我童年的生活并不困窘,我妈也是性格好强的人,偶尔还会赌气发出“别人有的咱也要有”的感慨。比如表姐小时候哭着喊着要一辆儿童三轮车,却没如愿。我妈听说后,暗下决心:将来一定给我孩子买。然而,我并没有把那车当回事儿,骑了没几天就被表姐借走了,也不以为意。有没有那辆车,对我的童年而言,是无所谓的。

  可是,大部分时间,妈妈会在我吃雪糕或水果的时候念叨,一根冰棍多少钱,一块西瓜多少钱,一根香蕉多少钱……不知是为了教算术还是教思想品德,总之我受到了教育。

  初中时,我在街上吃午饭,那时候盒饭是两块钱一盒,而我一般只花一块五买葱花饼吃。有位大叔时常推着小车卖现烤的面包,木板上写着“台湾特香包”,每个1块到2块不等,个头儿跟现在西饼屋里的小面包差不多。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得吃两三个才能饱。家境优越的同桌早就吃厌了,可我觉得太贵,一直没舍得买。自我克制了很久,某一天跟我妈说起此事,她突然莫名心酸:想吃就买个尝尝啊,我们又没有穷到那个份儿上。

  可是第二天我下定决心要买时,天不遂人愿——那天,卖面包的大叔居然没有去!以后他也没再去,留下我未完成的心愿,孤零零地搁置在岁月里,耿耿于怀。

  后来,在以后读大学或工作的岁月,无人做早饭的日子里只好买面包牛奶,几乎吃到厌,走进任何一家西饼屋都再没有“我好想吃”的渴望。可是,初中时的那种“台湾特香包”的味道,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仿佛跟其他所有的面包都不一样。

  刚上大学时,流行买MP3和电子词典。当心心念念考虑买某种东西的时候,它就每日盘桓在你的视觉中心,似乎特别璀璨,无比重要。尤其是身边其他人都有了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要对自己好一点”的自卑心理,等真的到手,也就安了心。但我后来又发现,以这种方式买的东西,束之高阁的时候比较多,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之后,无论是名牌手袋、珠宝首饰还是新潮电子产品,我就再没产生过深切的渴望——那些没有过没享受过的东西,也许根本不适合我,我并不想要。你拥有了某种东西时,智商和尊严不会增加一点,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多少,你还是你。

  这些年来,物质生活的变化的确很大,活在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我们所要的,最终不过是心灵的平静,就是觉得自己这样也挺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