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被喻为“高考工厂”的河北衡水中学一直饱受争议。一些人在批评中国如流水线般的应试教育的同时,总不免赞叹几句美国教育的自由。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中居然也存在着如衡水中学一样的奇葩——KIPP。确切地说,KIPP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有着上百所学校,并仍在扩张的学校群网。这个学校系统频频创造着高考奇迹。而它的管理之严格,更是丝毫不逊色于国内的衡水中学。华裔学生陆文翔有幸被抽中成为其中一员,经过三年的蜕变,成功考取了一所从前不敢奢望的大学。回忆起高中三年,陆文翔的感情颇为复杂,笑称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以下是他的自述。
奋力!为坐上一把椅子听讲
我属于华裔移民第二代,父母在美国纽约八大道的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吃馆。他们没有钱送我去教育资源更加优秀的私立学校,而我所在区的公立学校破败不堪。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勉强读完了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本来我是不打算继续上高中的,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可是母亲并不甘心,她一心希望我将来能出人头地。
母亲不知从哪听说了KIPP。这是所给穷人准备的学校,专门在各地最差的学区办学,学生中87%来自贫困家庭。而KIPP的学生最终进入大学的比例超过了85%。也就是说,如果能进入KIPP,基本上就拿到了大学的入场券。
只不过,KIPP录取学生的方式很独特,不看学生之前的成绩,而是采取抽签的形式。
虽然被抽中的概率很小,但幸运这次竟落到了我的头上。我很快就领教到了这所特殊学校的厉害。
首先,与美国中学普遍的走班制不同,在KIPP是实行分班制的。我的班主任史密斯先生对此的解释是,普通高中里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后面临不同的选择,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但在KIPP,每个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大学。
入学第一天,KIPP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走进自己的班级,却惊讶地发现,教室里只有黑板和讲台,根本没有课桌椅。史密斯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们,在KIPP,一切东西都必须是努力“挣”来的。所以最初的几堂课,我们将坐在地上进行学习,只有表现好的同学才会赢得他们的课桌椅。
史密斯的话引起一片抗议之声,但看到他岿然不动的神情,我们很快明白任何抗争都是徒劳的。
真不知是谁想出的这个馊主意,虽然我并不挑剔学习的环境,但当你坐在一群人的脚下,只能听见老师的声音却看不到他的脸时,那种心理压迫还是让我无法承受。为了能尽快加入有桌椅阶级的行列,我平生第一次非常认真地听完了一节课。不过,尽管有了努力的意愿,但我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所以直到一周后,我才最后一个从地上爬起来。而我突然发现,能坐在椅子上学习原来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
挣扎!从“门廊”到“大狗”
KIPP绝对不是一所崇尚自由的学校,我们暗地里一直称这里为“集中营”:怎么走路,怎么坐,走路的时候怎么拿东西,甚至上厕所之后怎么洗手,洗手之后用几张纸擦手,都有严格规定。
KIPP设立了一整套奖惩措施,并做了大量实验去鉴别和总结哪些奖励更有效。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奖励跟惩罚一样,一定要给得快!学校每周会给我们结算一次“奖金”。不过,这里的“奖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金,老师们经过长期摸索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奖励的需求不同。五年级小学生用几根铅笔就能打发,而高中生更想要的则是自由。所以,在我们学校,如果你表现好,就可以获得在吃午饭的时候戴个耳机听音乐的特权。没错,KIPP连怎么吃午饭都管。
这样的奖励在一般人听来太小儿科,可是在每天过着好似苦行僧般痛苦日子的孩子们眼中,那样的特权实在让人羡慕。
有奖励当然更少不了处罚。KIPP的处罚措施非常别出心裁,他们不使用暴力手段,也不会剥夺我们的教育机会,而是采用比肉体折磨更可怕的精神折磨。
我就因为扰乱课堂秩序接受过一种被称为“门廊”的处罚。据说它的命名来自鲍尔的名言:“如果你不能和大狗一起跑,你就在门廊下待着。”在KIPP,“大狗”是指那些勤奋努力,具有学业野心的学生。犯了错误的同学则被取消与“大狗”为伍的资格,他唯一适合去的地方就是“门廊”。当然,“门廊”并不是真的指门外走廊,而是代表着一个单调乏味、生活一成不变、没有太多乐趣的地方。为此,我曾有近十天的时间不得不单独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不能跟其他同学讲话,午餐时也要单独坐,唯一能对话的只有老师。
近十天的孤立彻底摧毁了我的意志。最终,我主动低下了头,痛心疾首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忏悔了自己的可耻行为,并表示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才被批准回到了“大狗”的行列中。
作为过来人,我无法干脆地说出这样的惩罚究竟是好是坏,当我上学时我对这种“非人折磨”恨之入骨,但另一方面,它的确改变了我,让我不得不驯服听话,努力学习。
除了学习上的规范,KIPP还实行非常严格的礼貌教育。
KIPP的礼貌规矩很多,那些细致入微的规定一度让我这个粗糙惯了的人极度不适应。但是等我慢慢习惯了这样的行为规范后,我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了。
奇跡!原来那是最幸福的棉花糖
KIPP的理念,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大学”,是我在KIPP学校里最常听见的词,几乎整天挂在史密斯先生的嘴上。而我们的教室里、楼道内、操场上到处都贴着各种口号,就连每间教室都用各个大学的名字命名。
两个基本点,则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这两句听起来很俗的话绝对不是随便说着玩的,在KIPP看来,这是考上大学所必备的基础。
学校首先做的就是从我们身上挤出更多学习的时间。是的,我们上学比普通中小学早,放学比他们晚,回到家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每个人的手机中都保存着各科老师的电话,只要学习上有任何疑难,哪怕是半夜,我们都可以将老师从睡梦中唤醒,然后向他们求教问题。
对KIPP来说,“好好做人”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光把人培养到能考上大学的程度,作为一个简单的考试机器,似乎也不能叫成功的教育。KIPP的创始人之一戴维曾经对KIPP毕业生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发现:那些最终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而往往是那些拥有某些优良品质的人,比如说乐观、适应能力强、善于社交。
为此,戴维请两名心理学家帮忙提炼出了七个目标品质:坚毅、自控、热忱、社交、感恩、乐观和好奇。这7个品质成了KIPP的“核心价值观”。KIPP用铺天盖地的标语口号往我们脑子里灌输,不过采用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例如,学校统一发放的T恤衫上印着:“别吃那块棉花糖!”这是源于一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说那些能坚持不吃第一块棉花糖,一直等到实验人员拿来第二块棉花糖才吃,表现出强硬自控能力的孩子,最后都有出息。而KIPP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这个典故,所以,这句话时时提醒我们要懂得自控。
学校还给每个学生发卡片,让我们随时记录身边同学做出的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比如杰米曾经记录过一条关于我的符合“热忱”的行为:在数学课上对老师的每个提问都积极举手。
此外,KIPP还同样重视音乐、体育和远足游学,重视教给学生各种生活技能:在困难的情景中如何表现,怎样做到持之以恒,如何做一个友善的人,怎样帮助他人……
在KIPP的老师们严格的管教与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并且变得有自信,懂礼貌。去年毕业时,我收到了自己心仪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在以前我是连想也不敢想的。
在KIPP的三年是充满痛苦磨难的三年,但当我离开后,回首那段岁月,突然感觉当初对它的恨意不知何时已经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感激。感谢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它在美国主流社会眼里虽然充满争议,却将我和我的同学们的人生扭转了方向,让我们终于挺起腰杆,获得了与融入主流社会、与主流社会对话的资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