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再无玩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 热度: 10689
蒋方舟

  林语堂说,中国人对快乐的概念就是“温饱黑甜”———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富的晚餐上床去睡的场景。

  按照林语堂的观点,中国人是很容易快乐起来的族群,贵在知足。可我觉得,林语堂形容的只是餍足,中国人的快乐恐怕要更复杂和抽象,或者说,“更有追求一些”。

  中国人的快乐以前只是慢些,近几年却是等了半天也不来,干涸得几近于无。在“全球最快乐/幸福国家”之类的评选中,从来都在120名之后,2009年的畅销书索性彻底沉下脸,起名为《中国不高兴》,即使如此,也要不识脸色地打听一句: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乐”,都是来源于有了空间,有了憩,有了浓墨重彩间漫长的留白。然而现如今,生活中的这段留白却消失了,人一出生就开始与人斗得轰轰烈烈,和人挤得熙熙攘攘。

  小学决定起点,中学决定起跑速度,大学决定领先别人的身位,工作决定人在社会的座次,座次决定掌握的资源。抢都来不及,试问,哪个阶段有暇快乐?

  中国人的快乐本来根植于人间的烟火气,来自于世俗的快乐,是市井中闲情偶得的生活艺术。

  现在,所谓的“世俗”已经不复存在。一方面,生活艺术被摧枯拉朽的生活所摧毁,2009年,“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去世,传统生活趣致终于奏響灭亡前的最后挽歌;另一方面,世俗空间也消失,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关系被公共放大镜粗暴地放大,焦虑和恐惧取代了快乐,成为中国的主流情感。

  中国人当然必须快乐,但快乐不能像一场场整体的广播体操。中国人要寻回快乐,必得先寻回“我”,再寻回“自由”。有了这两个装备,才能踏上回溯快乐的征程。

  (张涛摘自《新周刊》2011年1月1日图/李坤)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