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逻辑性,自始至终,涵盖于诗歌给人的时间和空间里。第三节所描绘的诗歌意境,似乎与第一、二节无逻辑联系。
第一节,作者站在高原之巅,矗大河(黄河)之畔,翘首东南,放眼高原如“我裸露的肌肤,稀树斑驳。而大河静静”。
第二节,作者的思念随黄河的蜿蜒而游走。“我怕敢去那叫壶口的地方,纵身一跃,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
第三节,“悄然挪离”,“翻山越岭”,去“那魂牵梦绕的地方”。这地方我作为读者理解为就是“壶口”,不再怕“纵身一跃,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然而逻辑问题出现了----“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此时,浑浊的黄河水里明显不能使“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也不是“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更不会看见“令我着迷”的“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也不是“令我着迷”的“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
此诗歌的标题为《靖水微谰》,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明显没有一点“微谰”。只是在第三节的见到了静如流水的“那秋水般的眸子”,和“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
如果在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有过度诗章,自然过度到“那秋水般的眸子”和“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起到诗歌篇章“转”的作用,此诗歌的第三节就成为了第四节,“合”则韵染而生。
诗歌的“起承转合”在意境的时间和空间逻辑中缺一不可,始终涵盖在“意”与“景”中。
《靖水微谰》,意境空间广阔,倍显高原的宏大气魄。黄河蜿蜒在曲折之中,环绕高原……
此诗歌被编辑推荐,当然有被推荐的理由,这只是我作为读者的见解。望作者与编辑朋友见谅。
附:靖水微谰
作者:天街雨
我站在高原之颠
大河东畔
向着东南方向
翘首
高原如同我裸露的肌肤
稀树斑驳
大河静静的静静的
我的思念随黄河游走
蜿蜒曲折
我怕敢去那叫壶口的地方
纵身一跃
浑浊的河水
溅了一身
悄然挪离
翻山越岭
那魂牵梦绕的地方
那秋水般的眸子
澄澈见底
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
令我着迷
第一节,作者站在高原之巅,矗大河(黄河)之畔,翘首东南,放眼高原如“我裸露的肌肤,稀树斑驳。而大河静静”。
第二节,作者的思念随黄河的蜿蜒而游走。“我怕敢去那叫壶口的地方,纵身一跃,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
第三节,“悄然挪离”,“翻山越岭”,去“那魂牵梦绕的地方”。这地方我作为读者理解为就是“壶口”,不再怕“纵身一跃,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然而逻辑问题出现了----“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此时,浑浊的黄河水里明显不能使“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也不是“那秋水般的眸子,澄澈见底”。更不会看见“令我着迷”的“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也不是“令我着迷”的“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
此诗歌的标题为《靖水微谰》,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明显没有一点“微谰”。只是在第三节的见到了静如流水的“那秋水般的眸子”,和“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
如果在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有过度诗章,自然过度到“那秋水般的眸子”和“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令我着迷。”起到诗歌篇章“转”的作用,此诗歌的第三节就成为了第四节,“合”则韵染而生。
诗歌的“起承转合”在意境的时间和空间逻辑中缺一不可,始终涵盖在“意”与“景”中。
《靖水微谰》,意境空间广阔,倍显高原的宏大气魄。黄河蜿蜒在曲折之中,环绕高原……
此诗歌被编辑推荐,当然有被推荐的理由,这只是我作为读者的见解。望作者与编辑朋友见谅。
附:靖水微谰
作者:天街雨
我站在高原之颠
大河东畔
向着东南方向
翘首
高原如同我裸露的肌肤
稀树斑驳
大河静静的静静的
我的思念随黄河游走
蜿蜒曲折
我怕敢去那叫壶口的地方
纵身一跃
浑浊的河水
溅了一身
悄然挪离
翻山越岭
那魂牵梦绕的地方
那秋水般的眸子
澄澈见底
那温润的如同碧玉的纤手
令我着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