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钢昨夜很晚才合眼入睡,天气是有点闷热,倒也不至于用熬夜来抗争。主要是大姐发来的一条微信,让他抓耳挠腮,辗转反侧。
那条微信内容是这样的:“爹爹他们小学同学筹备毕业五十周年聚会,他同学给他刚买下的智能手机上弄了个微信号,把他拉进了小学同学微信群。爹爹觉得他同学给起的那个微信名不好听,你给改改。”
收到微信后,俊钢迫不及待地搜到了父亲的微信号——没有照片,只有“白衣居士”这个微信名做标注。俊钢一看到那四个字,便想起了梁山泊的“白衣秀士”王伦。《水浒传》是俊钢读的“四大名著”中的“第一大”,还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寒假,因生病在床,他发动爷爷、母亲一块儿求着,父亲才从书柜里拿出来让他看的。王伦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俊钢也反感这个微信名,正好大姐也说改一改,他便认真地琢磨起来。
俊钢的父亲成长的年代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时代背景。俊钢翻出曾经购买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想从书中找找灵感。他从《沁园春·长沙》翻到了《卜算子·咏梅》,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看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整本书都走马观花似的快看完了,灵感的火苗依然不知在哪里沉睡。俊钢也发现了一些可以取作名字的词句,写出来一看,不是历史味太重,就是年代感过强。索性放弃,他将书合上了。
俊钢的父亲初中只上了半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辍学,那么长的青春岁月再没走进教室。那个年代,考得上初中的都是“学霸”级的人物,尽管初中都没上完,但俊钢的父亲一直被家族成员们尊认为有文化的人。俊钢也想到了他小时候,家里屋内墙外贴的都是父亲挥毫书写的春联,虽于书法上难成一家,可在美观度上完全可以端架示人。凭这点,俊钢想从那本《语文闲谈》中寻些文化气息。他正着翻看了二三十页,又倒着翻看了二三十页,平常很容易被发现的文化字词,此刻居然都隐身了。映入眼帘的变成“玉米多名”“三个赤壁”“缅甸改名”,等等。统统用不上,他又合上了一本书。
俊钢的父亲接受的教育不多,对子女的教育却丝毫没放松。俊钢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会拿好吃的、好玩的在他面前炫耀。小孩儿嘛,俊钢也会向父亲哭闹着要这要那,别的小朋友有的他也想要。遇到这种情况,俊钢的父亲会拿出一支铅笔教俊钢写字,或拿出一本小人书给俊钢讲故事,这么一哄,也就乖乖了。与一块儿玩耍的小伙伴们比,俊钢的好吃的、好玩的肯定不是最多的,但是父亲给他买的书一定是最多的,没有之一。直到现在,俊钢也认为他的父亲作为他的“第一任老师”非常称职。所以,他翻开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先生》,想从里面发现父亲的影子。当看到扉页上“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竖排着的一行字时,俊钢的“进取心”即折回一半。再看到目录上那赫然醒目的名字“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俊钢完全打消了“发现”的打算,太高太远,难以匹配。这本书也被合上了。
时间已近凌晨两点,外面的世界静悄悄。俊钢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那盏吊灯发呆,脑海中始终旋转着两个字——知识。他也不明白这俩字怎么蹦出来的。父亲一直教导自己要不断学习,并且也一直以身作则。从家里打来的电话中也会时不时地引用全国劳模许振超的名言。那句名言是父亲从电视上记下的。听多了,俊钢慢慢地觉得“烦”了。有时候在电话这头听到这句名言时,耳朵会“自动忽略”。
俊钢侧了个身,眼睛盯着书桌,接着想。父亲的生日,不论阴历还是阳历,自己都记得,不会忘了祝福和问候。甚至在高中时知道的父亲节,也会在当日为父亲送上祝福,后来父亲也逐渐习惯了这个节日。但为什么今晚“知识”这字眼一直盘旋于脑海中?它难道是灵感的使者?
猛然间,过往的一幕幕如放电影般闪现:高考完那天,父亲第一个从校门外冲入,拉着俊钢直奔宿舍收拾东西回家;大学报到那天,父亲在九月的寒风中接受校报记者的采访,脸上乐开了花;大姐结婚回门那天,父亲喝得过量,醉意浓浓地对姑父说闺女出嫁了;表哥大婚那天,喜宴间隙父亲送返京工作的俊钢去客运总站,路上好似自言自语道你也该成个家了。“电影”还在放映着,俊钢的内心开始有了谱。
俊钢知道,他对父亲是了解的;俊钢也知道,他对父亲是不完全了解的。不然,想个微信名也想这么半天,还没想好。
居然起风了。午夜的风从窗前吹过,好奇地在屋内打转,吹在俊钢头上,有一丝凉意。俊钢想到了一个词汇,一个从自己身上联想到的词汇,他觉得虽然自己对父亲不完全了解,但这个微信名,父亲一定会理解。
想到此,俊钢心满意足,抬手关灯,睡觉。不一会儿,便与周公相会去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