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开端
●刘慈欣
在整体的文学版图中,科幻文学具有某种超越性。中国当代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依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产生了大量的反映现实和历史的优秀作品。但总体上而言,现实主义文学是面向现在和向后看的文学。在中国大国崛起的进程中,需要向前看的文学,而科幻文学正是这样一种文学样式。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对传统的理解与继承,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与实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和遥远的宇宙产生了兴趣。这种现实存在和发展趋势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科幻文学恰好反映了这种转变。
某种程度上,科幻文学是国家状态的晴雨表。科幻小说在十八世纪诞生于英国,彼时正是这个国家率先经历工业革命而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在二十世纪,随着美国国力的上升,科幻文学的生存和发展重心也相应地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现在,中国科幻文学也得到了世界的关注,美国是现代科幻文学的大国,也是世界科幻文学的核心地带,本人的作品《三体》作为中国第一部输出到美国的长篇科幻小说,迅速得到广泛的认可并荣获世界科幻界的最高奖项,这绝不仅仅是作品自身使然,而是与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密切相关的。
说到这里,想回顾《三体》的国际化之路。《三体》的影响力最开始出现在欧美国家,这两年又逐步扩展到“一带一路”国家。
在欧美主要国家,《三体》共出版了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五个语种。我的外文版权代理人告诉我,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仅仅《三体》三部曲英文版的全球销量就已经超过了76万册;而上市还不足七个月的《三体》德语版,销量已逼近十万册。国外出版商说,这个销量即便对于欧美本土作家来说也是令人满意的。此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美国政商界领袖对作品的青睐与推荐,《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美英主流媒体对作品的深入的报道,也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三体》已经走进欧美主流阅读群体。
最近刚发生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不久,因为《三体》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死神永生》再次获得雨果奖提名,我应邀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第75届世界科幻大会。大会期间,主办方给包括我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科幻作家安排了一系列的签售活动。当时我想,受邀出席此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几乎清一色是欧美科幻奇幻领域里的重量级作家,我作为一名中国作家,应该不太会受到国外读者的关注。但令我意外的是,在同时有几位国际科幻名家出席的签售现场,只有我的前面形成了队伍,而且队伍还很长,曲曲折折地排了很远。我的英国出版商当时就站在队伍外看热闹,他告诉我,当天排队签名的,几乎没有中国面孔——那是一条喜爱中国科幻的外国读者所排起的长队。我签名的时候,来自不同国家的读者还会告诉我他们购买的是哪个语种的《三体》,个别语种连我自己都是第一次见到。后来,大会组织方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如果以签售活动中的读者队伍长度来比较人气,《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强势夺冠,而中国作家可以拿银牌了。
参加本次科幻大会,我有一点感触,就是现在科幻迷的年龄结构趋于中老年化。但令我欣慰的是,那天找我签名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其中有一位年轻妈妈,她抱着四本厚厚的书,一本一本地让她那看起来只有四、五岁的孩子递给我签名。那孩子也只比桌子高一点,充满期待的眼神从桌沿处投射过来,让我感受到了科幻的未来与科幻读者的活力。
另外,《三体》三部曲在“一带一路”国家也取得了一些版权输出成果。据我的外文版权代理人介绍,目前已输出了土耳其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泰语、韩语、越南语等七个语种。随着这些语种的《三体》在相关国家的陆续出版,中国科幻文学作品也陆续摆上了“一带一路”国家读者的书架。
这次我参加世界科幻大会,就有波兰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专程从华沙赶到赫尔辛基来采访我。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他们问的问题也都比较深入。这几天,我又了解到,波兰语版的《三体》上市不到五个月,就售出了四千余册,这让波兰的出版商也为之兴奋。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2015年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中国图书展上举办的《三体》土耳其语版的签售活动。活动开始前,我还想,土耳其是个伊斯兰国家,而我作为“外国作家”,此前从未在土耳其出版过任何有影响力的作品,活动可能冷场。没想到,来到签售现场的土耳其读者有一百多人。其中一位土耳其女士一口气买下了四本《三体》,她说自己非常期待阅读这部作品,一起买下的四本书,一本是买来自己看的,另外三本则是喜欢读科幻的三位朋友请她代买的。科幻文学是小众文学,我是一个作品在土耳其首次出版的外国作家,能有那么多土耳其读者赶来参加签售活动令我颇感意外,这是我的第一次土耳其之旅带来的意外惊喜。
科幻文学被归为类型文学,它也确实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是受国别和文化差异影响最小的文学体裁之一。与其他众多文学形式不同,我们在进行科幻创作和阅读的时候,往往关注的不再是作为个体的小家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存在、延续、发展以及我们与宇宙关系的宏大命题。为了解决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的思考开始抛弃语言、传统、国别,乃至意识形态的差异。在科幻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科技的绚丽,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科幻的世界中,我们成为更加完整的人,人类也凝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科幻文学又是与中国梦最为密切相关的。中国的科幻小说展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宇宙的向往,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日益开阔明达的眼界和日益活跃进步的思想。中国正在对人类文明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而科幻文学正是这一进程的生动反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