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的一点体会
●王 伟
对于一个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专职文艺工作者来说,两学一做,归根结底,就是要落实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人民观”,为人民大众进行创作,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精神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它不仅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了完整对接,而且是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自己作为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触尤深。特别是《讲话》中关于“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的科学阐释,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对此,结合本人创作实践,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要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就必须真正懂得文艺创新的根源来自于人民的原理。文艺和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创新。作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领域,文艺的创新往往不是体现在“源于生活”的部分,而是表现在“高于生活”的部分。无须讳言,在实际艺术创作过程中,相当多的文艺工作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的素材来自于人民;而“高于生活”的创新部分是艺术家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横亘在许多人思想深处的一个巨大的认识瓶颈。包括自己在内,无一例外。
然而,文艺创作的实践反复证明,一切真正意义的文艺创新本质上是“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告诉我们,文艺创新“高于生活”的部分,并没有割裂“生活”,高出“生活”,依然在人民的“生活”范畴之内。“高于生活”的部分,并没有割裂“人民”,高出“人民”,依然在人民的“剧作”之内。我们从不否认文艺工作者对“高于生活”的艺术创新所作出的贡献,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的那样:“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
二、要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就必须真正摆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剧作者”的关系。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必然是历史的“剧作者”。广大文艺工作者怎样面对人民这样的历史“剧作者”?这是必须要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同样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历史的“剧作者”,是指人民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自己历史的剧作者。广大文艺工作者作为历史的剧作者,是指他们是在艺术的舞台上书写人民历史的剧作者。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能代替人民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历史。同样,人民也不能代替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艺术的舞台上书写历史。人民的“剧作”是关于作品的历史。我们的剧作是关于历史的作品。由于书写历史的舞台不同,呈现“剧作”的方式不同,便造就了人类社会这两个舞台、两种剧作者、两种“剧作”的客观存在。
那么,两种“剧作者”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很显然,人民“剧作者”和文艺剧作者之间是本源和派生的关系,是先生和学生的关系,是大剧作者和小剧作者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真诚地向人民学习,这种学习不是一时一事,它将伴随每一个文艺剧作者的一生。文艺创作的历史反复证明,每个文艺工作者只有永远忠实于人民,不断地向人民汲取营养,才能完成将人民自己书写的历史搬上艺术舞台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要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就必须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创作”的正确方向原则。文艺创作不能没有方向原则。文艺创作的方向原则很多,但从人类现实主义美学的高度把握,在创作实践中不外乎是两种基本选择:一种是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向原则。一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原则。
“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向原则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肯定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象牙塔中进行创作的合理性。这种方向原则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关在象牙塔闭门造车,绞尽脑汁运用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包装“浮躁”,完成所谓“上乘”、“精品”、“高原”、“高峰”之作。在这种方向原则的导向下,久而久之,当许多文艺工作者自己的生活储备消耗殆尽的时候,在创作中就必然出现以自己的理解代替人民的立场、以自己的想象代替人民的生活、以自己的臆断代替人民的情感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创作垃圾成堆,败笔频频的恶果。
相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原则,则主张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出象牙塔,到人民中间去进行创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文艺创作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一切形式的文艺创作都不是文艺家随心所欲的事情,也不是单纯玩弄创作技巧和手段就可以奏效的。走向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走向人民,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才能派上用场。那么,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原则呢?我想,自然是后者。
四、要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就必须真正走上“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要在文艺创作中真正做到懂得文艺创新的根源来自于人民的道理,摆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剧作者”的关系,坚持文艺“为人民创作”的方向原则,除却加强文艺创作“人民观”的理性认识之外,重要的更在于践行。这是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的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告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走下去,还告诉我们怎样走下去才会有收获。他指出:“深入生活,有些同志人是下去了,但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并没有带着心,并没有动真情。”要“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文艺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文艺创作的实践也一再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这条中国文艺唯一正确的创作道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真正走下去,走到人民中间,在践行中认识,在认识中践行,那种在象牙塔中弥漫着的浮躁之风就会一扫而空,那种文艺创作“有数量没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局面就会逐步改观。那种“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之作就会向我们招手。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走向人民无止境。
总之,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诉我们,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为了谁”?为了人民;“依靠谁”?依靠人民;“我是谁”?我是人民的文艺工作者。我认为这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让我们脚踏家乡这片热土,心系山城人民,在创作实践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新时期阳泉“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