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书屋里的徐渭
●章月珍(浙江)
儿时,听的最多的故事便是关于徐文长的。农闲季节或者夏天纳凉时分,村里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轮流讲着有关徐文长的段子。讲的人兴奋之至,唾沫星子乱溅,讲完后众人都捧腹大笑,有的甚至笑出了眼泪,实实在在地过了把瘾。记忆最深的有两个故事:有一天,徐文长在街上遇见一个卖缸的,问一斤卖多少?卖缸的见他这么问,觉得他是外行,哪有买缸论斤的呀!他便故意对徐文长说“一百块一斤”。徐文长听了,没说什么,叫卖缸的人扛着缸,跟了他走了好长的路。到了他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称二斤就够了。”卖缸的傻眼了,只好气呼呼地扛着缸走了。又有一天,徐文长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他便说,“这桥上挑了粪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乡下人见他一定要帮忙,于是就把一只粪桶给他,他抬过桥去了。随后他对乡下人说道,“我累了,那一桶不能帮你抬了,请你自己想办法运过去吧!”那人听了,傻眼了!真是气死了!你看,这些故事全是一个主题:徐文长聪明,但喜欢作弄人。年幼的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叫徐文长的人怎么那么喜欢捉弄人?因为这些故事都好粗俗,所以久而久之,我对徐文长的印象不是很好。觉得他是一个爱耍小聪明、没有教养、品德又不那么高尚的乡野之人!可是父亲却坚决不认同我的看法。他觉得徐文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绍兴才子,他认为在民间之所以会流传那些有点粗俗的故事,或许是后人加入了娱乐的成分。他说在他眼里徐文长是一个聪明绝顶的才子!我茫茫然,不知真实的徐文长究竟是怎样的?直到多年后我走进了青藤书屋,才真正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徐文长,一个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才子!感叹自己这么多年错怪了他!
其实我从小到大听到的徐文长叫徐渭(1521年—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在民间,很少有人知道徐渭这名字,但是只要提起徐文长这名字,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对于他名字的由来就很少有人知道。
据说有一次徐文长去赴考,写文章,列举了科举中种种弊病和黑暗,他越写越长,试卷写不下,就写在桌面上抽屉边上凳子上,最后连凳子脚上都写满了。交卷时间到了,徐渭就把试卷连同桌子凳子一齐背上去交给主考官。从此,他被人叫作“徐文长”了。
徐渭,字文长,可是他的号为何大多带着青藤、天池?他是一代才子还是一个游戏人生的浪子?带着这些疑问,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春,我去了徐渭的故里——绍兴的青藤书屋。位于绍兴前观巷大乘弄10号。比起鲁迅故居里的三味书屋的喧闹,这里显得非常冷清,几乎没有什么游人。鲁迅和徐渭同是绍兴名人,而三味书屋和青藤书屋同是书屋,境遇却大不同。记得几年前去过三味书屋,那里游人如织,大家拿着手机或者相机不停地拍照留念,里面真的是热闹非凡。可是也许正因为太喧闹,以至于我参观时没了冷静思考仔细观察的时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这次在青藤书屋看到环境如此幽静,我倒有点窃喜,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了解真正的徐文长。
走进青藤书屋,乌漆大门内有个小小的园林。这个幽静冷清的园子便是徐文长的出生地与读书处。他1521年出生在这里。父亲是个举人,官至五品,原配童氏给他生下两个儿子后便去世了。继室苗氏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徐渭父亲就纳了苗氏的婢女做妾,生下了徐渭。可惜的是徐渭出生才百日,父亲就去世了。对徐渭来说,一辈子没有感受过父爱应该是他人生的一大缺憾。由于母亲是婢女,只是父亲的侍妾,所以在家里根本没有地位,徐渭必须叫苗氏为嫡母,而叫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姨。想来徐渭心里肯定难受,但是能够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还是欣慰的。不幸的是在徐渭十岁时,生母竟然被嫡母苗氏卖掉,这深深伤害了徐渭。骨肉分离,对年幼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好在嫡母没有子女,对徐渭视如己出,宠爱有加。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总是想法设法竭尽全力悉心栽培他。徐渭六岁,就入徐氏私塾读书。据说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10岁,山阴县令刘昺赏识其才思敏捷,鼓励其多读古书,开启了徐渭的文学之路。他十多岁仿杨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被大家誉为神童。此时的徐渭对未来充满信心,总以为前途无量。14岁时,嫡母苗氏去世,徐渭顿失依靠,自述母恩“累百纸不能尽”。然后只能依靠长兄继续学习。总以为自己才华横溢考取功名指日可待,没想到17岁时,首次参加本县童试,竟然落第。幸好20岁时,中了秀才,可惜的是以后陆续参加八次均名落孙山。21岁时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因为家境贫寒,只好入赘潘家。好在妻子善解人意,夫妻恩爱,25岁时妻子生下长子徐枚后,不幸病逝。同年,徐渭的长兄去世,徐家的家产被权豪无赖强占,徐渭去告官,却无济于事。自此以后,徐渭终身未能进入青藤书屋。故居易姓,怎能不让他耿耿于怀!他一生对此屋都念念不忘,据说到了晚年他还画有《青藤书屋图》,足以说明他是多么怀念年少时的青藤书屋。
走进青藤书屋大门,环顾一周,发现书屋连同庭院在内,面积不足两亩,实在是小巧。南、北、西面与民居相邻,东面是大门。书屋四周围着高墙,与喧闹的外界隔断,显得幽静古朴。整个青藤书屋分为庭园、天池、前室及后室。
庭园是年少时徐渭读书之余散步放松心情的地方。庭园中间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沿着这条小径往前走十几米,便是书屋了。小径的左边是一个葡萄架,因为我去时是初春,葡萄枝干还是光秃秃的,很不引人注目。如果是夏秋之际,我相信这里的葡萄应该成熟了,必然挂满枝头,煞是好看。我知道徐渭是相当喜欢葡萄的,这从他的名画《墨葡萄图》就可知晓。有位画家曾经跟我谈起过徐渭的《墨葡萄图》,他说徐渭是青藤画派的鼻祖。所画的葡萄晶莹剔透,倒挂枝头,极其生动。构思奇特,看似是不经意间的信笔之作,却给人一种不可言说的艺术效果。此图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画中珍品。
在葡萄架的前面有一口小井,井是作为当时徐家的生活用水的。相传这里还有一个凸显徐渭年少聪明才智的小故事,据说徐渭少年读书时,老师将一包礼物系在一根三米多长的竹竿顶上,要他在不放倒竹竿的情况下把它取下来,年少的徐渭不慌不忙,把竹竿竖着放入井中,顺利地拿到了顶上的礼物,原来这是老师送给他的文房四宝。感叹小小年纪的徐渭竟然如此的聪明绝顶!真是非同一般。
正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一阵微风吹来,忽然闻到了梅花的香味,抬头寻找,发现小径的右边有两株梅花盆栽正盛开着,一株蜡梅香气浓郁,另一株红梅暗香浮动。梅花的后面有一座小小的假山,是由一些不规则的石块随意堆积而成。假山紧贴着书屋的外墙,在斑驳的书屋外墙上看到“自在岩”三个字,想来年少的徐渭应该在这里玩耍过,猜想他可能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才把它取名为“自在岩”,表达了他内心的渴望。
在假山的旁边我发现一些以为已经枯死的树桩,那些树皮极其干燥,大多已经剥落下来,用手摸一下,感觉像我儿时见过的晒干的络麻,心里很好奇:为何要把已经枯死的植物放在庭园里?正好这时青藤书屋的管理员闲着没事,踱步过来,我忍不住向他提出了疑问。他笑而不答,用手指着树桩顶端,我顺着他手指的部位,竟然发现那里有一个大约一巴掌长的绿芽,后又惊奇发现其他那些树桩上也都长着一个这样的绿芽。我很纳闷,问管理员这是什么植物?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管理员一脸的笑容,解释说:“这是芭蕉!之所以是这样子,是因为冬天来了时把芭蕉横着锯掉了,为的是让它更好的生长。你看,现在春天来了,它又有了绿芽!”不知怎么的,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我不明白,为何不让芭蕉自由生长呢?为何要那么残忍地锯掉它上面的身体呢?管理员或许察觉到了我的多愁善感,态度很和蔼,安慰我说:“过不了多久,这里的芭蕉就会郁郁葱葱葱的!到时候你再来,一定会开心的。”我点点头,用手轻轻抚摸着树皮,就像抚摸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跟芭蕉树截然不同的是小径右边的小竹林,在春日下,竹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想象着当年的徐渭是怎样的挥毫泼墨,画他喜爱的修竹。画中的那些竹子枝淡叶浓,洒脱自如,特别是那竹枝刚劲有力,竹叶含情脉脉,给人一种高洁清爽之气。
从小径一直往前走,到尽头时,便到了书屋。看到书屋的前面有一个月洞门,这月门上方写着“天汉分源”四个大字,据说是徐渭的手迹。进入月门,靠左边有一颗古树,想来年代应该很久远了,我想它一定见证了书屋的沧桑变迁。园中有一颗很显眼的青藤,青藤蔓纵横如蛇,爬满寂寞而斑驳的素墙。想来这就是青藤书屋之名的由来吧。据说徐渭年少时,有一次去山中游玩,发现一株野藤,长于顽石之中,他非常敬佩野藤那种自强不息、孤傲倔强的性格,所以十岁时亲手在书屋里种植一颗野藤。不过我们现在见到的青藤并非徐渭四百年前亲手所植的那棵。当年他植的那棵青藤命运多舛,曾经遭遇过雷击,但是这个天灾没有让它彻底死去,尽管一半青藤被劈死了,但是另一半青藤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直到1967年“文革”时期它遭遇了人祸,被人连根拔起,从此以后这世上再也没了徐渭的那棵青藤。1980年,绍兴政府重修青藤书屋,只好补植了一颗青藤,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青藤。虽然此青藤非彼青藤,但是在绍兴人们的心中,它们的精神是一样的。青藤像极了徐渭的品格,一样的倔强孤傲!没有亲眼看到徐渭亲植的青藤,有一种遗憾,心想他植的青藤会是怎样的呢?据说乾隆时有个叫陈石麟的海盐人,他画了当时徐渭亲植的青藤的模样:古根入土走蛇蚓,老干出屋蟠蛟螭。藤花垂青不垂直,与天一色覆天池。只是他画中的青藤已经是两百多年后所见到的青藤。
隔着青藤,隐约看见青藤后面的壁间有“漱藤阿”三字石碑,据说这是明代董易所书。这里除了青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七尺见方的石砌小池,这个小池用石栏围起来,显得古朴简约。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池,徐渭称“此池通泉,深不可测,水旱不涸!”他觉得很神异,所以才取名为“天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号。想来他对这个天池是相当的喜欢和敬畏。
池中立着一方石柱,刻有“砥柱中流”四字,据说是徐渭所写。不过流字已经模糊不清,看不到了。天池两边的石柱上有一副徐渭所撰的描写天池和青藤的对联: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
从月洞门出来,就进入徐渭的书屋了。
青藤书屋的主体建筑为坐北朝南的平屋,白墙黑瓦,简单之至。中间仅有一墙相隔,分为前后两室。走进前室,看到正上方挂有明代书画家陈洪绶手书的“青藤书屋”匾,下面是徐渭的自画像,只见他头戴青巾,神情凝重。难道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徐文长?在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看到上联我就莫名地产生了疑惑,徐文长怎么会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一个六岁能日咏千余言,十岁能文章仿杨雄的少年才子,怎么会没有锦绣前程呢?在我看来,他应该是住在豪宅里,家里金碧辉煌!下联说他自己是一个南腔北调人,忽然想起鲁迅先生有个《南腔北调集》,莫非他跟鲁迅先生一样,也是“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之人。
书屋前室靠窗放有一张长书桌,上面有文房四宝。那天我去时阳光明媚,所以书屋的光线非常好,给人一丝暖意。当年被誉为神童的徐渭在这里用心读书,一定是许多学子的榜样。据说,他居住在青藤书屋的时候,有一位富家子弟曾向他请教求学之道。徐渭只写了一副怪联送给他:“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那位富家子弟读后不明其意,感觉徐渭写的莫名其妙。在今年暑假,小学寒假作业本上也出现了这个对联。学生曾经问我这是谁写的?我很骄傲地告诉他们,是我们绍兴人徐文长写的。其实,这是一副同字异读联,上下联并不完全一样,因为联中那四个“好”字有不同的读音,上联第一、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作hǎo,上联第二、下联第一个“好”读作hào,这副对联应该读成:“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说年轻的时候,精力好,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结果却荒废了青春;等到老了,懂得了读书的好处了,再想去用心读书了,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身体不行了,不可能再好好读书了。也可以这样解释:家境好,有条件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而家境不好的青年,想读书,却没有条件读书。徐渭是劝人珍惜大好时光,要多读书,并且要认真读书。这个联语到现在读来依然有它积极的作用,说得极好。
在书屋的右侧墙壁上写有《前言》,从这上面的资料可初步了解徐渭。徐渭,因为八次应试都名落孙山,终身没有中举。他教过书,做过幕僚,抗击过倭寇,后以卖书画诗文为生,境遇坎坷。晚年贫病交加,死时唯有一张铺着稻草的床板,没有亲人在旁,唯有一条狗与他相伴,想来是何等的凄凉悲惨。这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二十岁就中了秀才,名声在外的青年才子,前程怎么会是如此凄惨?想当年,他才高八斗,吏部郎中薛蕙来到浙江,跟徐渭交谈后,惊呼他为天人,连赞他是最杰出的人才。总以为聪慧过人的徐渭的仕途之路一定畅通无阻,又有谁会想到未来的他是如此的落魄!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与生俱来的叛逆个性。一个六岁能日咏千余言,十岁能文章仿杨雄的少年才子,长达二十年考不上一个举人孝廉,并非他的文章不够好,而是因为他的思想太有个性,不入流。我为徐渭惋惜,假设他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写出符合规定的文章,那么他的前途就一片光明,中个举人,做个大官,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叹息着走向书屋的后室。
书屋后室现辟为徐渭文物陈列室,玻璃橱窗里陈列着他的书画作品。等看了那些书画作品,我知道我先前的那个假设是大错特错了。徐渭当年的作品现在据说一幅要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想来他的书画作品是何等有价值。如果他是一个没有个性、迎合世俗之人,那么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敬佩的徐渭了,他的书画作品也不可能价值连城。他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文人的傲气,他不可能为了前途为了金钱而舍弃做人的原则。他独特的个性,造就了他艺术上的辉煌。徐渭才华横溢,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在绘画史上,徐渭开创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之先河,青藤画派之鼻祖。虽然我不懂书画,但是我想能让大画家郑板桥和齐白石佩服的人肯定非等闲之辈。一身傲骨的郑板桥,刻有印章:“青藤门下走狗”;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言:“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这些足以说明徐渭在画坛上的地位。戏曲创作及理论研究方面徐渭的成就也很突出,所著《南词叙录》是研究宋元南戏和明代传奇的重要著作,由四部杂剧合成的剧集《四声猿》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徐渭主张戏剧语言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要用典雅的骈语,也不要有过多的修饰,建议多用口语和俗语。这样的观点在现在看来也是很有见地的,值得听取。再说说他的诗,也非同一般,被尊为“明代第一”,他觉得诗歌创作,应该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注重个人对社会的实际情感,不要一味地拟古,他这些观点对我们时下的诗歌创作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的散文也是写得相当不错,最著名的是他的《自为墓志铭》。所谓墓志铭,一般是指古人去世后,由后人给对方写传,都是赞颂之词。而自己写墓志铭,是极少的。是指本人在世时自己写好,大多是自检,剖析自己。徐渭为何要给自己写墓志铭呢?据说徐渭本是胡宗宪的幕僚,胡对他有知遇之恩,徐渭一生最灿烂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给胡宗宪当幕僚的这段时间。当年他37岁,科举多次不利,虽才华横溢,却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幸好遇到浙江巡抚胡宗宪,他的文采和谋略有了施展的舞台。徐渭入幕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抗击倭寇,并非为了升官发财。幕僚,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师爷,绍兴读书人一旦科举不利,基本上会选择当师爷这条路。中国师爷博物馆开办在绍兴,展厅中就是把徐渭列为绍兴师爷榜首的。可见徐渭在绍兴师爷中的地位!但好景不长,后胡宗宪因受严嵩案牵连被捕,死在狱中。胡对徐渭有知遇之恩,自然感到心痛。又担心会受到牵连和迫害,整日忧心忡忡,精神紧张,对人生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然后准备自杀。在这篇文章里,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徐渭说,他年少时就懂得仰慕古代的文章诗词,等到年长时更加致力古文词的学习。但是参加乡试科举考试八次却没有一次考试得中,人们肯定都在嘲笑他!但他自己却不因为这些使感情发生变动,依然从容舒缓地住在冷僻简陋的小巷,租赁几间屋舍过着家无余粮的贫困生活达十年。同时,他也剖析了自己,知道自己有许多缺点,他说因为自己地位卑贱,人怠懒又直爽,所以害怕居贵位的朋友,跟他们交往,好像显得自己很傲慢自大。有时别人在旁边,也不以为意,经常赤身露体,这样又好像显得自己很轻率无礼,人们大都批评指责他。这篇文章写得真切,感人,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徐渭。
再后来,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九次自杀,但都没有死成。后因狂病发作,杀继妻而坐牢,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晚年他的生活非常贫苦,“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便是他真实的写照,读来让人唏嘘不已。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他为自己祝寿,写了一首诗,诗曰:“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1593年,73岁高龄的徐渭终于孤独地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虽然他已经作古四百多年,但是他的艺术成就却依然熠熠生辉,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崇拜,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年吾古不朽藤。
在书屋后室的正中央,除了陈列着的一些徐渭的书画和一些有关介绍他的书籍,就只有正中央的那一张大桌子和桌子底下的几根凳子。我有点疲惫,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托腮,陷入沉思。想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说到狂人,徐渭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狂人,他那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成就了他艺术上的与众不同!如果没有走进青藤书屋,留在我心里的依然是那个爱耍小聪明、喜欢捉弄人的绍兴师爷徐文长,而绝对不会是这个才华横溢、多才多艺、让后人敬仰的文化奇才。
从后室出来,我再次去看了看那棵蛰伏在墙上的青藤,青藤是寂寞的,孤独的,但也是顽强不屈的。虽然徐渭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但是他留给后人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朦胧中,那弯弯曲曲的藤蔓仿佛化成了徐渭的背影……
离开青藤书屋时,身在窄窄的巷子里,走在青石板上,脚步是沉重的。再次回想起早年间,民间口耳相传的关于徐文长的故事,不禁百感交集。老百姓口中的徐文长跟青藤书屋里的徐渭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民间,徐文长只是一个绝顶聪明但又喜欢捉弄人的下层文人,而青藤书屋里的徐渭却是一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的文化奇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