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道德面前,人性是赢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娘子关 热度: 15821
●寒 月

  道德面前,人性是赢家

  ●寒 月

  《我想有个家》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只是生活中一个很小的截面,作者却把它写得惊心动魄,几乎就是现代版的《狸猫换太子》。当然,这里没有宫斗,也不是以狸猫换孩子,而是用一个健康的新生儿顶换另一个生下来就有缺陷的孩子。按理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一家不想要孩子了,另一家正好想要,顺理成章。之所以惊心动魄,是因为崔美静的妈妈李淑娴不愿被任何人知道,包括丈夫、女儿和女婿。她处心积虑,费力安排,竭力将这件事成为永远的秘密。

  作为情感类作家,小岸这次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身,着力点从婚恋情感转向家庭困惑,并且有了具体的社会背景,实现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重要跨越。

  《我想有个家》依然写女性,但内涵更宽泛,从缥缈的女性爱情跌入到家庭的尘埃中,以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生育的女子及家庭为主线,引出母亲对女儿全力以赴的爱和道德与命运的博弈。表面看,不过是两家关于孩子的你情我愿的交易,实际却暗含着更深层次的人性的较量与挣扎。那对没有姓名,只以男人或女人称呼的夫妇,即便把孩子一个个送人,遭受骨肉分离的煎熬和内心的谴责,也要努力再生育,实现根深蒂固的想要男孩的心愿。崔美静的妈妈李淑娴,一方面不愿看到女儿的未来是一场悲剧,另一方面在遗弃亲外孙时痛苦纠结:“她也是一条命啊……”虽然在老妇人那句“那更不能留,咱们老了,腿一蹬,眼一闭走了,孩子父母跟着受一辈子罪”中得到些许安慰,但内心的挣扎却难以忽略。

  作者对人物与命运的辛苦博弈报以深深地同情。她为相貌平平的女子取了个美丽的名字叫崔美静,为母亲取名李淑娴。结局的设计上,也让这两个家庭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作为高潮部分,李淑娴的“换包”过程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最为精彩。在叙事上,通篇更注重情节的变换与结构的铺陈,在人物刻画与细节表现上着力不多。

  小说文本不谈道德,只谈人性。尽管遗弃孩子很不道德、甚至违法,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性不容置疑的勃勃力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看起来的放弃说不定是另一种形式的拯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