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阳泉市娘子关供水工程
●张炜生
涓涓细流、潺潺流水、碧水微澜、水波粼粼……阳春三月,当接到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娘子关供水工程的通知时,我脑海中呈现出这样的画面。3月3日,在市文联和市自来水公司组织下,和大家一同寻根溯源,感悟了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娘子关供水工程、水质改善工程后,我赞叹,阳泉娘子关供水工程敢与河南“人工天河”红旗渠相媲美。
“一劳永逸”的一期供水
水,对于现今的阳泉人是那么期盼,那么弥足珍贵。阳泉怎么会缺水呢?年代较远的阳泉,山林茂密,桃河鱼游,不乏历代名人诗词吟诵。傅山先生的《阳泉夏荷》“一叶渔舟怜晚静,东山紫气入江山”;曾尚增《阳泉》“阳泉一曲水环湾,方外悠然客意闲”;吴安祖的《五渡平波》“横波涨五渡,驱鸭出红阑”……都是历史上阳泉的真实写照。据老人们讲,四五十年代,市郊打一眼井,2米不到就见水了,虽然多处是钒水,不能饮用,但用来浇地和施工是富富有余的。现如今,打几百米深都未必找得到水。阳泉之长在于煤,阳泉之短在于水。阳泉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曾经在全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阳泉的无烟煤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在贡献的同时,随着“黑白黄”大量开采,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激增,泉涌水流的田园美景已不复存在。我们的地空了,水走了,城市渴了。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407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18,按联合国缺水标准划分,阳泉已是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春季,村里的井水干枯了,老天不下雨,吃水要到3里外的一个村庄去挑。刚刚十几岁的我,和来我家走亲戚的同龄表姐抬着一只水桶去抬水。一路山高路滑,一路小心翼翼,为了桶里的水在抬的路上不往外洒,放了几片干草。好不容易快到家时,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水洒的一览无余,衣服湿了,手被划破几处。拎着那只被摔扁的水桶跑回家,抱着妈妈的腿号啕大哭。现在想来,委屈的泪水依然在眼眶里打转。水,在我幼小的心灵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
和我一样的阳泉人多么想倒叙回到河流纵横、鱼游鸭浮的从前。
水,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既利当前工作,更惠长远发展。阳泉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在专家的精密论证下,确立了充分利用娘子关水资源系统,把娘子关的泉水倒提回来,以解阳泉缺水危机。
阳泉主要有三大水资源系统,分别是以岩溶地下水为主的娘子关水资源系统、以地表水为主的滹沱河水资源系统和以岩溶地下水为主的威州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系统。
1980年1月12日,历时4年4个月的娘子关提水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由东向西经过平定县和郊区的6个乡镇25个行政村,穿越3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总扬程达444米,采取低水高提、引水倒流的方式,将娘子关泉水提至猫脑山水厂,然后再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市区居民和工矿企业供水。娘子关水源是阳泉市居民生活、工农业用水主要的来源,日供水能力12.96万吨,年供水量占全市城市总供水量的85%左右。娘子关供水一期工程顺利竣工,结束了阳泉市饱受缺水之苦的历史。
睿智魄力的水质改善
水有了,人们对水的要求也高了。阳泉从1947年创建中共第一城始,至今已经70年了。70年来,城市建设由小到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人口密集加剧,正是由于娘子关供水工程的支撑,阳泉人没有感受到水的制约。
进入新世纪,阳泉人对水有了质的要求,居民小区的制水设备比比皆是,净水机进入家庭已不再稀奇,饮水质量的诉求成为大众问题。
阳泉人都有亲身体验,因为阳泉的水硬度大,家家户户在开水时水壶结垢是常有的现象。有关部门的检测数据也表明阳泉饮用水总硬度、硫酸盐的含量逐年增高,有时接近国家要求的临界点。
水的质量问题一次又一次摆在市领导的面前。
特别进入新世纪,一煤独大的辉煌不再,阳泉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困窘,各项支出都在增长。但是市委、市政府仍然坚持把关注居民需求的热点难点放在首位。
2014年,市委、市政府把阳泉市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列为为民办事的重点民生工程。
不用细说,单看下面的数据就能体验工程的浩大与艰难。这项工程历时两年多,总投资达19606万元,占地面积约18亩。工艺上采用“自清洗过滤器+二级纳滤”工艺。建设规模配合娘子关供水工程一级泵站建设规模实施,分近期和远期两期建设,分别对应一级泵站现有和二期扩建工程。设计按未来30到50年一、二期日总产水25万吨,日处理10万吨纯水的规模考虑,实施则分期分阶段进行。一期工程第一阶段部分,采用工艺为对部分原水进行两级纳滤软化,排掉10%左右的浓盐水,用净化后纯水与原水进行混合,从而降低水中总硬度、硫酸盐含量。
工程的难点特点突出:阳泉的低压纳滤膜净水工艺,是目前国内运用到城市供水中单体规模最大的;
直径28.4米大口径沉井在岩石上下沉在国内尚属首例。
工程施工难度大,“高护坡(护坡16米高)、深基坑(沉井深21米)、高支模(净水车间11米,沉井二次结构20米)”高空作业较多……
2016年10月27日下午4时,是阳泉人值得记忆的时刻。从那时开始,净化处理后达标的优质自来水投入运营,流入市区供水,送到你我他的口中。水的总硬度由490mgL降至355mgL左右,比国际限值450mgL低95mgL,硫酸盐指标由284mgL降至205mgL左右,比国际限值低45mgL左右。
喝着卫生达标优质的放心水,阳泉人乐了,他们可以至少50年不再忧虑水的安全问题。
阳泉饮用水质的改善,惠及子子孙孙的阳泉人。阳泉人伸出拇指为把有限的财力顶着压力来解决改善饮用水水质的决策者和日夜奋战在水工地上的建设者连连点赞。这虽不是“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却在老百姓的心中竖起永远的政绩丰碑。
走入洁净的阳泉饮用水改善厂区,看着一台台保养得一尘不染的设备,工作柜一摞摞摆放整齐的资料整理,一张张清晰明了的数据报表……水的甘甜一直沁润心田。有这么高效率的一流设备运转,有这么多责任心强的水务职工岗位坚守,在阳泉的土地上畅饮着安全放心的娘子关泉水,该是何等的幸福啊!
长路漫漫的二期供水
水来了,很多市民感受不到潜在的水危机。水的流量、水的质量经常牵动管理者的心弦。各级政府一届接一届,一茬对一茬,都聚焦“水”源,持续发力。2015年,时任市长的陈永奇作《阳泉市政府工作报告》时铿锵有力地向全市人民宣布“娘子关提水工程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2016年要“开工建设娘子关供水一期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娘子关供水二期续建工程”。这不是简单的总结和展望,更不是大话、空话。要付诸实践,必须克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举步维艰的财政困难,为这项民生工程注入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娘子关供水工程是阳泉市主力供水工程,是全市人民的生命线。37年前建设的娘子关供水一期工程,多年来一直肩负着阳泉市区居民和工矿企业供水的主要任务,阳泉受储水水池的限制,水源基本是管道循环供水,电路双线路解决了,但管路一期工程由于资金原因,没有建成双管路。随着时间的推移,管道老化、管壁结垢逐年增加,管线强度逐年降低,如发生任何部位的管路事故,只要在半天时间内不能修复,将严重影响全市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出现停水情况。
解决阳泉供水安全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可以救阳泉人民的是母乳娘子关水源,解决阳泉水安全的快捷之路是尽快上马娘子关二期工程即铺设供水双管路的实施。可以称“生命工程”、“救命工程”。
困难重重,前仆后继。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1998年8月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立项建设的基础上,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娘子关供水二期续建工程。
经省发改委批复续建调整后的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概算为3.58亿元,续建工程总投资2.02亿元。供水能力为每日12.96万吨。
续建工程于2013年9月开工,三年间,捷报频传。新建了一级泵站;一级泵站至二级泵站、二级泵站至0号洞1.2米压力扬水管道;二级泵站剩余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三级泵站剩余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站外供电工程;城市管网工程、全自动化工程等,2016年如期顺利完工。
在娘子关的崇山峻岭中,清冽的泉水源源不断地被送回山城,一期、二期两条供水管道就像两条飞腾的巨龙,为阳泉人民的供水安全保驾护航。与30多年前的一期供水管道相比,当今的新技术、新工艺让娘子关供水二期管道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越,以提水管道为例,二期建设所使用的管道,不仅材质好,而且焊缝少,供水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期工程的建设投产,阳泉的供水能力将翻一番,能够满足城市30——50年的长远供水。从根本上缓解阳泉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了阳泉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了阳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结束了30多年来阳泉单线单管供水的状况,大大提高了阳泉市供水的安全保障率,特别是保障了民生的需求。
娘子关供水工程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呈现出“一长五高”的特点:长距离——33公里,高扬程——470米,高落差——408米,高压力——7.5公斤,高成本——每吨4.5元,这在山西省是数得上的唯一的“特色”供水工程。简单的数据,看似平常无奇,却充满了艰辛和汗水。

摄影:赵存珍
修复水源地 牺牲GDP
前些年,由于受生产、生活等种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娘子关泉的水量在不断减少,水质不断遭到严重污染。程家泉、水帘洞泉已经断流……泉域内工业企业排污、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河道污水渗漏、矿坑排水等造成娘子关泉水的总硬度、硫酸盐含量临界饮用水标准。保护“母亲泉”迫在眉睫!坐落于娘子关镇的娘子关电厂就是娘子关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娘子关电厂的存在,对水源地造成了多处污染。娘子关电厂的储煤场距离泉口很近,最近的仅百米。降雨后,储煤场里的“煤水”便渗透到泉水里;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了水源地的酸雨天气,对水质造成了一定污染;电厂排放的生产污水“冲灰水”是锅炉烧煤后冲掉的粉尘,它被直接排放到娘子关泉河道,使河水浑浊不清。污染后的河水经渗透对泉水造成污染;电厂3000多名职工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后影响水质;电厂大量的煤粉灰直接排入娘子关附近的沟谷和填灰场,对水源地造成直接污染等等。娘子关电厂对阳泉的发展建设做出有目共睹、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对水源地的污染,给有关部门出了难题。
2007年,适逢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政策出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含泪舍弃GDP,和中电投山西娘子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反复磋商,促使中电投从保护阳泉水源地的角度将电厂关停迁离了娘子关。
以前去过娘子关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这个地方永远是灰蒙蒙的天和浑浊不清的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阳井公路沿线运煤车辆的抛洒造成的污染。
307国道太原至石家庄段,在这里基本沿河岸并行,自西向东穿越整个泉源区。原有公路与许多泉眼相距甚近,距离“五龙泉”只有不到百米,最近的仅15米。国道上拉煤的载重大卡车川流不息,煤粉抛洒,黑土飞扬,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不但影响了镇容镇貌,还对娘子关泉源区的泉水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要想保护水源地,就必须切断一切污染源。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实地调研后决定,对现有公路进行改线,开工建设了一条新公路作为运煤专线,以避开水源区,保护水源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准备,2009年12月10日,307国道水峪至娘子关一级公路奠基开工,线路总长约22公里,路基宽度20米,投资估算16.7亿元。如今的娘子关,晋煤外运的拉煤车辆不再经过泉源区。
早在2007年,为了根治污水、垃圾、污染企业等对娘子关水源的污染,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娘子关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娘子关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为东至苇泽关以下1.5公里、西至石桥附近、北至苇泽关北1.5公里左右、南至程家村,面积约50平方公里。总体保护工程分为泉口周围及旅游景区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污染源控制、河道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单项工程,力争到2012年,使娘子关泉水水质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泉水流量保持基本稳定,使娘子关泉水永续利用。
为把《娘子关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落到实处,把大力实施娘子关污水处理厂工程、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泉口周边拆迁及旱厕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作为保护水源地的重中之重。经过两年时间的紧张施工,娘子关水源地保护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成了娘子关污水处理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铺设总长度25.34公里,使河滩村、坡底村、城西村、河北村、娘子关村部分地区的污水主支管网全部建成,运行后可处理娘子关镇区中心包括河滩村范围内的全部污水。
——建设了娘子关泉域外围、设计库容40万立方米,日处理量26.5吨,使用年限34年的垃圾填埋场工程。
——为了整治周边环境卫生,娘子关镇从2008年就组建了环境清洁队伍,购置了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建起了固定垃圾点,泉水出露范围内的娘子关、河滩、坡底、城西和河北5个村都纳入了城市化管理范畴,各村都成立了环境卫生队伍,制定了管理办法,做到了定点收集、定时清理、日常保洁,使娘子关泉水出露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在五龙泉口周边拆迁及开展旱厕治理。五龙泉周边涉及的民居、厂房全部拆迁。苇泽关泉水上人家周边50米范围的旱厕全部封堵,取而代之的是环保型厕所,根除了旱厕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在娘子关水源保护区河道两岸栽植垂柳及灌木,在河道湿地种植水生芦苇植物,过去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河道内乱建的状况大为改观。
如今,加快推进了娘子关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水资源和供水安全稳步提高。
蔚蓝的天、绿绿的树、清澈的水,河道两岸垂柳依依。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天蓝了,水清了,空气变好了,河道变绿了,环境变美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
山虽高,自有山道凌绝顶。海虽远,自有百川来相连。一路走来,我们深知,阳泉人能饮用娘子关泉水不是大自然水到渠成的恩赐。在娘子关供水工程、阳泉水质改善工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的建设者,他们日夜奋战在工地,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为阳泉“水”的建设添砖加瓦。晨曦中、烈日下、黄昏中,他们忙碌的身影就像一座座雕塑,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
沿着阳泉娘子关提水东线供水工程走来,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平静。始建于1975年的娘子关脚下的城市东线水源源头的第二水厂,在荒山丛林中扎根的1980年建成的第四级加压的第三水厂,位于北山公园西侧的娘子关供水系统的终端配套系统的第四水厂……采访每一位职工,都使我们真实感受到“敬业奉献”的含义,感受到他们对水事业的忠诚和守护生命沉甸甸的责任。
现在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工作的水厂职工,远离家人,倒班不是按天计,而是上一星期休息一星期。多少年前,他们中上班抽烟的男人要带够一个星期的香烟。女同志解馋,零食得省着吃,甚至扳着手指算。工作区也是生活区,没有小卖部,更没有小饭店,军事化式的工作场地,家庭的幸福多留在相思怀想之中。
谈起工作的往事艰辛,大家多是憨厚地说,现在条件好了,比过去好多了。听到他们简朴而满足的语言,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预设的生活工作场景,它是如此的生动和凄美、真实和震撼。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是国人的传统美德。幸福之余,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洁水、节水、保水、管水、兴水”上持续发力,促进阳泉水生态的长期修复保护。
记住吧,请记住这些为民着想、勇于担责的决策者们,记住参与设计的“土专家”“大学者”们,也请记住这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管理者,牢牢记住这些拼命硬干的人、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可爱、可敬,永远值得铭记的人。
阳泉东线供水线路采风归来,使我们领略到阳泉“水”工程的恢宏与纷繁。阳泉人对娘子关供水工程习惯叫作提水工程,一个“提”字,形象地表述了娘子关水的不易,道出了建设者们的辛劳与伟大……
我期盼清澈滋润的娘子关水倒流阳泉时,水的轻盈、水的欢唱不会淹没曾经的劳作与汗水。采写下这些文字,只是想时时告诫人们,你每天喝到、用到的水来之实属不易。
请节约水、善待水、敬畏水、珍惜水,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