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幸,同廷赋以文相识,得以了解他内心的宁静和文心志趣,在平时的晤谈中,知其年少的踪迹,以及他的坚韧与奋斗。如今,他的散文集《南方水墨画》出版了,我捧读之,那一个个饱蘸情感与色彩的文字,就像掉落于平静水面的雨滴,动荡、涟漪,于我是一种欣慰。
我欣喜地看到,他对家乡真挚的爱重,对粤西文化风物的虔诚礼敬,深深地打动着我。他用灵动的笔墨,构成美的张力,把时代主题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这种交融,拓展了散文的广阔语境与艺术探索。
我注意到,他诉诸笔端的文字虽表现为一种风格独具的话语与修辞,但背后却是个人对于生活世界的感悟。在《南方水墨画》阅读系列和后记里,他就散文创作谈了自己的感悟,他对散文这一文体有清醒的认知。在他看来,散文承载越来越多元,文体形式越来越丰富,表现手法更是摇曳多姿,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它完全可以凭借与报告文学、新闻通讯、小说乃至诗歌的嫁接与整合,冲破“美文”的藩篱。这种扩张与泛化在通常情况下,主要是从切近工作、生活和内心表达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抵达深度的生活和生命的真实。用他的话来说“我写散文的手法比较赶新潮的”,“反正就在这几种风格中切换,以感觉舒服为准。”
他存身于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之中,以丰富阅读和生活体验进行深邃的思考,得出了只有通过文体的拓展与手法的互渗,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山底“飞地”,不解的廉江缘》一文,在相当广阔的背景下,借助新闻调查的元素,通过形神俱在的讲述,深化和细化了现场感,还原了粤桂边界乡土的原生态和诗意美。读《半岛第一峰》《廉江有条民族村》《舞鹰雄,从竹园走向全国》等篇什,可以窥见他既有风云的初度的历练,能以审美眼光,观照人生,还有可以对进入他视野的题材有独到的视角和思考,他本真是乡土的、气质是自然的、情思是山水的,对家与国,对事业与人生有着使命和追寻,人生至此,应是淡定从容。况且廷赋阅历丰富,在乡村中学执教数年,在省城广州读书、工作多年,又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又有深度的阅读,对生活的体悟十分深刻,思考也独到,对众多题材的个性化呈现也很自然。对于一向追求唯美的我来说,较为偏爱他的水系列作品,那些文字经受着精神的洗礼,具有诗性与文化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洋溢在他洞悉世事的阳刚、笔触与柔美的细节之中,在《不冻的岭南》《村前流水》《水村史记》《渴者》等篇什中,他将浓浓的情怀,对准充满柔情与生命活力的岭南山水,发现其美之内涵与形态,探索人生的意义,折映出一个时代的认识高度。而在《隔了一个海》《隔水相望》《在步行街看水》《水缘》则把原本单调的物象和生活现象写得艺术化,足见他的心境时而高远、辽阔,时而温情、宁静,具有丰沛的思想含量。
我认为,廷赋至情至性,写作技巧娴熟,特别是他以平实的文风,从容的叙事,冷静的民间视角见长,读其文,可知其视角新颖,如此往往带出一片新意。譬如《山乡女儿》《水花火花交替开的山区端午节》《从乡间起步跨越“楚河汉界”》等,很是用力营造散文的意境,流露出生命的节律,乃至升华了其艺术风格,增加了文章的骨骼。应该说,这是一个时代与粤西一方山水的写照,廷赋不虚美,却能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将家乡岁时记之,亦有生民之乐与粤西文脉之流动,呈现着岭南人的智慧与血性禀赋。如《山乡》《乡间夜下》《粤菜半壁江山150年成型——安铺饮食调查》《廉江风味小吃系列》《透过文化典籍看廉江红茶》等等,读之,皆能获知本土文化的明净、真切、鲜明动人。
总之,《南方水墨画》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散文集,作者以优美动情的意境,形象丰富的比拟,很好地把他对家乡的那份真诚而深厚的情愫表现出来。但由于限于服务新闻的诸多因素影响,书中一些篇什未能在深邃巧妙的构思上,更多地呈现散文的艺术美。这是职业难免的局限性,好在廷赋勇于置身全新的文学语境,以有“通”有“变”、有扬有弃的态度,从事浸透着理想的笔耕。期待他的笔耕充满生机与活力,创作出更多以敏锐识见、直击灵魂与生活现实,让人思绪绵绵、每生颖悟的佳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