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安铺圩有个鱼汁市场,位于安铺河的北岸。
鱼汁市场是鱼汁买卖的场所,卖方是安铺水产公司,买方是安铺、河堤、横山、营仔、雅塘、洋青、龙湾、青平等地的群众。当时水产品是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不能自行买卖,渔民们把鱼、鱼汁等水产品,供应给水产公司,水产公司经过加工包装等工序,再卖给群众,渔民不能把产品直接拿到市场上销售。
鱼汁为何物?渔民们出海捕鱼,将捕到的鱼倒进鱼仓,铺满一层后撒上一层盐,然后再将鱼铺满第二层,又撒上一层盐。就这样一层鱼一层盐叠加至满仓,在最高层的鱼上撒上最后一层盐。待渔船回港,把鱼全部取出,剩下的水就是鱼汁了。
那时为安铺水产公司提供鱼汁的主要单位是草港、久受埇渔业大队,以及三墩村等一些村庄的渔民。这些单位离安铺圩较近,渔船基本上是回安铺港卸货,鱼汁自然是卖给安铺水产公司,水产公司把这些鱼汁装进入大油缸里,零售给群众。
在河岸上,水产公司安置几十个大油缸,整整齐齐地摆着,也算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大油缸的鱼汁有近千斤。在离鱼缸几十米远处,就闻到一股鱼汁的腥味了,曾有人开玩笑说:安铺人都是猫。
鱼汁不是天天都有买,须在农历二、五、八安铺圩期才能买到。每逢圩期,安铺水产公司的员工,在天亮后就来到大油缸处,迎接买鱼汁的群众。买鱼汁的群众挑着一担水桶,三三两两涌过来。一九六六年九月以前,安铺河上没有桥,很多群众都是过渡来的,青平、雅塘一带的群众,天刚亮就上路了,来早一点不用排长队。由于买鱼汁的人多,上午十点后,往往要排起长队。
鱼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物价缓缓上升,从每担5角钱升到8角钱,以后是每担1元钱,1元钱对于今时来说,是很小的数目,但对于当时的农民,此数目己不算小了,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期,1元钱可买18至20只鸡蛋。
鱼汁买回家后,不一定是自家全吃,不少人分一部分给亲戚或邻居,鱼汁要尽快煮熟,刚买回家的鱼汁是不能吃的,一定要煮熟,才符合卫生标准,煮鱼汁的方法很多,要根据鱼汁多少来定。鱼汁少,用瓦煲煮;鱼汁多,就用大锅煮。鱼汁煮到一定的温度,不能用武文,要用文火,火势要小,防止鱼汁在沸腾时溢出来。
一般而言,煮鱼汁是要加配料的,加上配料煮的鱼汁,其味更好。配料主要是陈皮、生姜、八角(大茴香)。此三味中药,十分便宜,有些人家为了省钱,往往把自家人吃的柑、桔、橙、柚的皮晒干,用来煮鱼汁,不必到中药店去买。至于八角,不用也可,但加用八角煮的鱼汁,其味更香,几十米外都可闻到其浓浓的鱼汁香味。
经济困难年代,鱼汁是盐及酱油的代用品,从某个角度来说,胜过酱油和盐,穷人家没有菜吃时,可用少许鱼汁倒在白粥里,搅拌来吃,又是一餐。用鱼汁煮椰菜、芥菜、白菜,萝卜等菜其味道比盐要好,用鱼汁炆猪肉,味道甚佳。因此,鱼汁成了人们家庭备用之菜肴。雅塘、青平一带的群众,要步行十多公里去安铺买鱼汁。有的偏远村庄,离安铺二十多公里,来回一趟便是四十多公里,而且是饿着肚子赶路的。挑着鱼汁过渡,上下船要特别小心,一不留神,鱼汁便被打倒,前功尽弃。更难堪的是,鱼汁会溅到身上弄脏衣服,腥味难除。此种情况,偶有发生。个别妇女,看到鱼汁打倒之后,失声痛哭,可见其之珍贵。
我读大学之前,天天吃鱼汁,极少吃酱油。鱼汁于我而言,是亲密之物矣。读大学期间,以及在外地工作后,鱼汁极少吃,但心中却常常思念它。时至今日,我有时还吃鱼汁,但它已被制作成罐装产品,不是过去那种散装商品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多数渔民用冰来保鲜鱼,不再用盐来腌,鱼汁慢慢地减少了,但仍有少数渔民用盐腌鱼。而安铺曾经风光的鱼汁市场却早已消失。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