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林黛玉

时间:2008/12/28 作者: 潇湘逸梦 热度: 126880
  ----与周汝昌先生商榷
  
  有些自不量力,竟敢驳周汝昌先生,大有以卵击石之嫌,希望老先生念学生年轻,不要怪罪。
  
  在周老的著作《红楼夺目红》中,有《雪芹批评林黛玉》和《林黛玉的言谈》两篇短文,拜读之后,我感慨颇多。掩卷深思,我认为周老的见解有些偏激了。
  
  老先生将黛玉和湘云作了一番比较,行文中可以看出湘云是老先生的宠儿。在周老另一部著作《周汝昌梦解红楼》中有《雪芹笔下有名花---海棠》这篇短文。众所周知,在《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湘云絷的签上就是一只海棠。周老在文中又高度赞美了海棠,可见老先生认为湘云是女性美的化身。
  
  在本篇中,周老认为宝玉对湘云是相知相厚,真情深情而对黛玉是怜是惜,体贴关切。言外之意,就是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是怜惜不是爱情,那么老先生这就大错特错了。著作的一大主题便是绛珠还泪即宝黛爱情,宝玉如若对黛玉只是怜惜,那写此书还有什么必要呢?宝玉对黛玉确有些怜惜,那也是人之常情。黛玉冰雪聪明,身世可怜而又善于文学。试问如此之人,如此之身世,怎能不惹人怜爱、疼惜和关心?但宝玉对她更多的是爱。
  
  另外,宝玉对湘云当然是相知相厚。湘云生性豪放,文采出众,又和宝玉从小相识。对这样出色的女子,宝玉对她当然与众不同了。但老先生似乎漏掉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湘云因为受宝钗的熏染也大谈经济仕途,这一点恰又被宝所恶,因此湘云的思想见解始终不能与宝玉相合,也终不能让宝玉为之倾心。
  
  黛玉则不同,她是真正了解宝玉的人,是宝玉的钟子期、红颜知己。宝玉对她的爱意书中多次表现。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黛玉去探视,他们真情流露,宝玉派晴雯给黛玉送手帕,黛玉在帕上题了三首深情的诗,这在当时是在传递爱的信物啊!试问:这是宝玉对他所怜惜的人的表现吗?又如在第五十七回中,宝玉听说林妹妹要走,急得大发狂病,还须紫鹃来证实后才渐渐好转,再试问,湘云和宝钗回家,宝玉也如此了吗?也许有人会说:林姑娘自小来到贾府,宝玉因为不舍才会有此表现。殊不知湘云却是先于黛玉而认识宝玉的呀!
  
  周老又指出:湘云是光风霁月,阔大宽宏,而黛玉却是斤斤计较,冷漠无情。这对黛玉是否太毒辣了些?我认为黛玉的小性儿恰好是因为对宝玉爱的深切。如此的良苦用心,竟被评为斤斤计较,我真为黛玉叫屈。
  
  提到冷漠无情,这更让人不解。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黛玉是那么热情,她认真的将作诗的要领传授给香菱。香菱为什么不向宝钗求教?书中的一句话解开了读者的疑问:“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见香菱对保钗有敬畏心理,因为宝钗“任是动人也无情”,而黛玉却让香菱倍感亲切。黛玉同情香菱,爱怜香菱,她对弱者流露出来的关心,周老难道就视而不见吗?
  
  黛玉的语言尖刻、犀利,是因为她看清了他们的本质,他们的虚伪,故言辞像利刃。提到刻薄,这里不能不提那个温柔和气的宝姑娘。第二十五回中黛玉因宝玉病情好转而念佛,宝钗是怎样说的?“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普度众生……又要管人家的姻缘。”这话是多么的尖酸刻薄而醋味十足呀。随口戏谑,不伦不类,像这样的语言可是黛玉万个也不及宝钗一个的呀!
  
  老先生又指出书中第八回:“黛玉因宝玉对宝钗有些情不自禁,便有一番刻薄的讽刺。”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细想,黛玉的一番巧语说得宝钗无言以对,叫人不禁拍手叫绝,脂砚斋有评语:“吾不知颦儿以何物为心为齿,为口为舌,实不知胸中有何丘壑。”这似乎不是批评之语吧。
  
  后来紫鹃担心黛玉身体,让雪雁送去手炉,黛玉自是非常感动,但她巧言借手炉事件微讽宝玉只听宝钗之言而不听她劝,这是如此自然毫无扭捏之感,令无数读者佩服颦儿的反应之快,思路敏捷,真是一位可人啊!周老借此说黛玉不知感激,但读者都知道紫鹃自黛玉进贾府之时便在她身边,一切生活起居都照顾的妥妥帖贴,黛玉待紫鹃更是情如姐妹,她怎能不为之感动呢?黛玉巧妙的在感动之余借此提醒宝玉,怎能被扣上不知感恩如此沉重的帽子呢?周老是多虑了。
  
  还有一点,林姑娘对刘姥姥的讽刺似乎太毒了一些,但刘姥姥宁愿被耍弄也要逗那些小姐太太们开心是否太卑躬屈膝了些?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的,为了生计,刘姥姥不得不将泪水,屈辱咽进肚中,任由那些小姐太太们嘲笑、取乐,黛玉并不是不怜老济贫她只是看不掼刘姥姥的全无傲骨,任人摆布罢了。这也是贵族小姐不知世间疾苦的正常表现吧!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说黛玉到贾府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但后来黛玉却耍小性儿,行动爱恼,周老认为黛玉言行不一。但请细想,如果她真的处处小心,时时留意,那么黛玉和那个心机深重的薛宝钗又有什么区别呢?黛玉的天真,纯洁又从何表现出来呢?她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不正是她的率真吗?这也正是其最可贵之处,正是宝玉被她所吸引之处啊!
  
  总之,湘云自是有她过人之处。她的豪放宽容大度以及那万不敌一的才情在读者心中无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黛玉自不必说,更是读者心中的完美女神。她惊人的才情和悲苦的身世牵动着每个读者的心。他是曹公精心设计的人物,也是雪芹的宠儿。这样一位才女,试问曹公怎能对她大加批评指责呢?正如人们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黛玉也不例外,但她的美好以将那些瑕疵掩盖了。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描绘了无数出色的才女,正如书中的二茶名那样:“千红一窟”“万宴同杯”。同是悲哀无限,血调成歌,又有谁好谁坏呢?不过是薄命司中的薄命之人罢了,到最后依然是玉带林中挂,云散高唐、水固湘江罢了。
  
  周老先生的许多著作,学生也曾拜读,深受教育和启发,深深被老先生的才情所震撼,被老先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所感染。
  
  读过《红楼夺目红》和《周汝昌梦解红楼》等著作,我对《红楼梦》的理解增进不少。这里只是由于对黛玉的喜爱才冒昧的提出了一些质疑,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况且也只是些幼稚言辞,望老先生莫要怪罪,同时也想借此能得老先生指点一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07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