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三别”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优秀诗篇,通过描写的三种离别景象,反映出了安史之乱时期底层老百姓们积极上战场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别”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真实性、倾向性、社会效果。对于“三别”社会历史意义的观照,有助于让读者了解战乱时期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反思安史之乱的成因和当时时代的社会性质的过程中,总结战争所带来深刻的惨痛教训和深刻经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杜甫 社会历史批评 “三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人称“诗圣”。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年代,尤其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大量诗歌都描绘出了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景,他了解战乱中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大量诗歌都反映了爱国忧民的思想。
杜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诗歌多采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三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的不朽诗篇,三种离别景象反映出了安史之乱下底层老百姓积极上战场奋勇杀敌的的爱国主义精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从古至今无数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杜甫及杜甫的诗歌,成果众多。“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1]本文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从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三个方面对“三别”进行简要解读,歌颂底层老百姓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真实性
真实是研究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证明因素,作品中所发生的事件或塑造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王先霈和胡亚敏在《文学批评原理》中对真实性下了定义:“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和艺术形象的真实统一。”[1]“三别”是杜甫有感于安史之乱所创作的组诗。杜甫在县吏征兵时,目睹了新婚妻子送别丈夫、年迈老妪泪别老翁以及无人送别再次服役的士兵的三种真实的离别场景,内心有所触动,创作了这一系列组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讽喻时事的勇气,表现了诗人忧国爱民的情怀,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一)时代背景的真实
公元755-763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期,杜甫在此期间创作出“三别”。唐军在邺城战役中大败,为了填补所缺兵力,开始大量的抽丁拉夫。杜甫在返回华州途中,亲眼看到底层老百姓在安史叛军和官府双重压迫下所受的种种苦难折磨,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与斗争。
杜甫在《无家别》中交代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2]天宝年之后,正逢乱世,大部分村庄在长达七年之余的战争中被损毁,百姓们各奔东西。杜甫在《新婚别》中点明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地点,“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2]战争的失败导致广大地区一步步沦陷,边境防线一步步缩小,几乎靠近唐王朝的家门口,昔日繁荣的唐王朝已经不堪一击,摇摇欲坠。看到这些惨状,新郎在新婚第二天就与妻子离别去参加平叛战争。《垂老别》中描绘了战乱所造成的惨状。“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2]烽火燃烧着山岗,尸体堆积成山,恶臭熏天,战争伤亡惨重,年迈的老翁也泪别老妪拄着拐杖上战场。
杜甫在路上看到了种种离别情景皆因战争而起,底层老百姓们为了战争早日结束,忍悲含泪,愤起参军。
(二)人物性格的真实
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性格时,真实地展现人物的一举一动,凸显出人物的鲜活个性,在环境中贴切地反映出人物形象的性格,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真实典型。
《新婚别》中刻画一个淳朴善良,识大体、为公忘私、富有爱国情操的妻子形象。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这一典型的伦理纲常的社会环境下,“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2]古代女子未嫁之时,父母非常疼爱。新娘与丈夫都未曾谋面,由于战争的因素,不得已在洞房花烛夜却上演了生离死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2]在这个特殊的战争期间,成婚仪式尚未完成,新婚妻子的身份也未明确,公婆也未拜见,丈夫便离家上战场,以后公婆都要妻子来侍奉,但妻子没有丝毫的抱怨,体现了妻子淳朴善良的性格。“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2]戰乱之时新郎只能匆匆告别奔赴战场,新娘把离别之苦埋藏起来,不在哀怨诉说,而是积极鼓励丈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把幸福理想寄托在丈夫凯旋归来上面,这些体现了新娘识大体,为公忘私的性格。
在烽火连绵,人民饱受颠沛流离的战争的典型环境下,杜甫笔下所塑造的新娘经历这一系列的人生悲剧,依旧能叮嘱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2]充分表现了妻子质朴纯洁,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爱国情操。
《垂老别》塑造了一个即将与老妪离别的正直豁达、为国捐躯慷慨赴义的老翁形象。老翁早就超过了服役的年龄,而“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2]战火的逼近,老翁倒不如“投杖出门去”,[2]拼搏一番。事实上老翁年岁已高,身体骨瘦如柴,“幸有牙齿存,”[2]将就可应付前线的艰苦生活,体现了老翁正直豁达的性格。临别时老翁劝慰老妪,如今已没有年轻时那些太平享乐的日子,到处烽火燃遍整个山岗,积尸恶臭,鲜血染红山川,无一寸乐土可言。看着这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真实写照,老翁愤而起身上战场。垂暮的老翁屡次遭遇“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心酸”[2]—“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2]的人生灾难,塑造了一个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
《无家别》树立了一个再次被征去当兵的、离开时无人送别的士兵形象。一个战败回乡的战士,准备重新种田度日,但好景不长,又一次入伍操练。战士独自踏上了征程,无人与之告别,诉说着无家可归的悲哀。“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2]好不容易回家来,这兵役又一次降临,好在此次在本州服役,家乡已是一片空荡荡的,所以也就无牵无挂。“永通长病母,五年委沟溪。”[2]长年生病的母亲去世五年了无法妥善安葬,这将是永远的伤痛。通过一个个人生毁灭性的打击,杜甫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导致百姓家破人亡,园庐荒凉萧瑟。
(三)作品细节的真实
细节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身临其境,使作品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环境更加生动。《新婚别》中“暮婚晨告别”[2]这一不同寻常的细节描写,体现新娘深明大义,新婚夜本是开心之时,由于战乱,丈夫未曾仔细观察妻子容貌就上演了生离死别。从新婚丈夫离别这一动作描写中感知到了新郎新娘的悲惨命运。“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2]丈夫要去九死一生的战场。新娘下定决心跟随新郎去战场,生死与共,但这样一来,反而更糟糕,战争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最终新娘待在家里侍奉公婆。这一心理描写刻画出了妻子心如刀割的矛盾心理。
《垂老别》中的老翁,携衰老之身愤而从戎征战,想瞒过年迈的妻子,不辞而别,省去无限的伤心离别,但唯一的亲人已哭倒在路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老翁老妪都心知肚明,但依旧哑声叮咛。这不是寻常的离别,而是离开家乡,离开患难与共冷暖相关的亲人,想到这儿,老翁内心在也无法控制,泪水汇聚成了深悲剧痛。但千里送君终有一别,老翁不再犹豫,而是从大处着想,劝慰老妪。这些安慰似乎可以减轻老妪的悲痛,同时也道出了这乱世中老翁老妪的真情。“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2]“腥”字从嗅觉出发,积尸恶臭,可见战乱导致士兵和百姓伤亡惨重;“丹”字从视觉的角度上,体现了鲜血染红山川的惨状,这江山无一寸乐土可言。这些细腻的细节描写,把老翁老妪的凄惨离别难舍难分和战乱所造成的惨状刻画的入木三分。老翁自问到“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2]这表明他不以个人的不幸为念,而是以国家安危为重,把悲愤化为力量,慷慨赴国难,体现出底层老百姓的淳朴本色。
《无家别》中“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2]中的“寻”字刻画的力透纸背,“旧”字耐人寻味。士兵战败回乡后,家乡已然面目全非,荒凉萧瑟。家乡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鸡犬相闻,百姓安居乐业;天宝后,遭逢世乱,园庐荒废,蒿藜丛生,乡村寂寞荒凉,满目疮痍,士兵心生悲凉萧瑟之感。当年百余家聚居在此,村巷中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现今只有狐狸野鼠。遍访四邻,发现了“一二老寡妻”[2]还活着。通过战乱前后的对比,不难看出战乱使得农村满目疮痍。士兵原本非常了解家乡的旧蹊,而如今却要“寻找”,从而可知由于战争家乡蒿篱淹没,早已没有了旧时的面貌。“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2],“久行”承“寻旧蹊”,传“寻”之神韵。空巷空无一人,应“乱世各东西”。[2]从“寻”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导致家乡变化巨大,荒草丛生。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战乱使农村社会遭受了巨大破坏,村落荒凉,园庐荒芜的惨淡景象。
二.倾向性
傾向是我们对作品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和我们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爱憎态度。王先霈和胡亚敏在《文学批评原理》中曾指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但文学中再现的社会生活经过了作家头脑的创造,因而有一个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的问题,这就是文学的倾向性。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不仅仅应该是真实的,同时对他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即具有正确的倾向性。”[1]
安史之乱之前已经是各种阶级矛盾日趋激化,逐渐地导致唐朝社会江河日下,一撅不振。面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败,杜甫感慨颇深,大胆地揭露矛盾,讽喻时事,用自己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三别”中杜甫一方面竭力歌颂了人民群众共同抗敌的信心,真实再现了战乱带给底层老百姓的惨痛灾难,弘扬了底层老百姓在战争中坚强面对苦难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批判了造成战乱的唐王朝统治者,揭露了社会政治腐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一)赞扬了底层老百姓的爱国精神
“三别”中作者借底层老百姓为了国家早日安定统一而积极参加战争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歌颂了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共同抗敌的爱国精神。
《新婚别》中“席不暖君床”[2]体现出时间如此仓促,新郎就要去边防前线,在战乱中,婚礼一切从简,以大家为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新娘鼓励丈夫在战争中为国家效力,作者借新娘的口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无家别》中老翁本该享受天伦之乐,战乱导致“子孙阵亡尽”,[2]如今年迈老翁也要征战,但为了平判战争的早日结束,老翁依旧坚持,作者讴歌了老翁积极面对人生苦楚,大义凛然参加征兵的强烈的爱国品质。《无家别》中“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2],士兵归来无家却又再次干脆利落的收拾好行李应召参军,投身军营。作者颂扬了底层老百姓积极从军共同抗敌的信心以及毫无怨言的爱国精神。
作者通过描写三个积极从军的人物角色,向我们展示了底层老百姓饱经战争之苦却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的唐王朝的军队一触即溃,战争导致士兵伤亡惨重,国家需要更多的士兵来守卫。为了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底层老百姓面对残酷的征兵政策,依旧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批判了惨暴的征兵政策以及社会的腐败
杜甫在这三首诗中通过对这安史之乱中三个离别场景的描写,批判了惨暴的征兵政策,揭露了腐败政治和黑暗社会。
《新婚别》中“君今往死地”[2]这一“死”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毫无人性的应征政策下,征兵已经变得没有秩序可言,百姓不管是否具备上战场的能力,都被拉去充数,作者鞭挞了安史之乱战争的残酷。《无家别》中战乱造成了园庐荒废,一片荒凉,战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从而揭露了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抨击了统治者们不顾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在《无家别》最后一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2]战乱使得国家四分五裂,百姓颠沛流离,悲愤控诉了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杜甫用写实的方法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兵荒马乱中杜甫看到底层老百姓受苦受难,批判了造成战乱的唐王朝统治者。
三.社会效果
文学作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杜甫的大部分诗歌被后世称为“诗史”,他的诗歌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安史之乱的真实状况。杜甫在“三别”中塑造的三个离别形象,让读者了解到了安史之乱时期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境况。“三别”中蕴藏的社会历史意义,在于让读者学习底层老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从而学习到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其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三别》是历史与现实地紧密结合,诗中深刻反映出了安史之乱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生活画面,这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无疑是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
安史之乱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战争历时七年之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社会历史内容,给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中的激烈矛盾冲突,我们在反思造成战乱的原因以及整个时代的社会性质的过程中,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和宣扬底层老百姓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的爱国主义精神,总结战争所带来深刻的惨痛教训和深刻经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综上所述,杜甫历经安史之乱后深刻体会到底层老百姓们悲惨遭遇,在“三别”中歌颂了底层老百姓面对残酷的征兵政策依旧积极面对的乐观心态,同时抨击了造成战乱的腐败无能唐王朝统治者,让读者们从诗中认识到安史之乱时期真实的社会生活。杜甫通过作品为底层人民发声,为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反思杜甫所著“三别”的史鉴意义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
参考文献
[1]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原理[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周蒙、冯宇.杜甫诗选读[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