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提琴演奏中右手运弓的重要作用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6428
◎吕逸超

  小提琴具有外形优美、音域宽广、音色动听及表演技巧丰富的特点,被音乐人亲切地称为“乐器皇后”。在演奏过程中,小提琴操作“三分在左手,七分在右手”,通过左右手的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有难度的操作,可呈现出小提琴特有的音量与音色魅力,传达音乐思想和音乐情感,使听者获得极好的艺术享受。为了提高小提琴艺术表演效果,展现优美动听的天籁之音,演奏者必须认识到右手运弓的重要作用,加强右手运弓技巧的练习。

一、小提琴演奏及其艺术美感表达

小提琴是交响乐队表演不可或缺的乐器,依托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与技法,如控制弓速、弓压和发音点,构建振动充分、共鸣范围大和穿透力强的听觉意象,将听者的想法与情绪带入乐曲内容情境,给听者以浓郁的艺术美感享受和强烈的思想情感冲击。作为擦弦乐器,小提琴能表达歌唱性旋律,呈现丰满、纯净和动听的声音。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中,在深刻理解乐曲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正确运用右手运弓技巧,有的放矢地组合运弓动作构建音色表达效果,将整个乐曲的艺术内涵完整地呈现出来。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如何利用右手运弓技巧推动小提琴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是提高小提琴演奏艺术效果的关键。当然,小提琴富有演奏艺术创作空间,技法表达多种多样,如分弓、连弓、跳弓、抽弓、抛弓、顿弓等技法的组合使用,对小提琴演奏起到修饰的作用。只要演奏的音质是圆润的、明亮的和纯净的,契合乐曲内容与情感意蕴,就能走进观众的内心,给观众带来极好的艺术美感享受。

二、右手运弓对小提琴演奏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用美妙动听的音符表达作品内容和情感内涵,其音量有高有低,旋律有急有缓。只要准确把握其美感的表达技法,便能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来。在利用小提琴演奏音乐作品时,往往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和过硬的运弓技术。通过精准控制弓速、弓压和发音点,保证琴弦与琴弓摩擦发出明亮悦耳的音色,以使演奏准确、平稳及和谐,富有艺术观赏性。右手运弓是小提琴右手技巧的重要体现,其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据核心地位。假如右手运弓技巧使用失误,音量和音色的表达效果会受到巨大影响,甚至给观众带来聒噪、压抑之感。右手运弓类似声乐中的气息,若将其比作武功秘笈,那么右手运弓就是内功心法。可见,演奏者的右手运弓水平直接关乎小提琴演奏的质量。要呈现一场高质量的小提琴艺术表演,演奏者必须理解右手运弓的重要意义,灵活掌握右手运弓的技巧。

三、小提琴演奏中应用右手运弓技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表达声音美感

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至今,演奏技巧已千变万化,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激情与美感。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都力求在理论研究和演奏实践中把握演奏声音的变化,找寻最佳的声音美感表达组合。在小提琴演奏的过程中,每一位演奏者都将如何省力地演奏和表达身姿美感作为目标。也就是说,要取得小提琴演奏的成功,营造视觉和听觉盛宴,给观众带来极好的艺术享受,演奏者必须熟练掌握右手运弓技法,包括保证持弓姿势正确,减少运弓对手指造成的负担。同时了解分弓、连弓、跳弓、连顿弓、抛弓、抽弓、冲弓、顿弓等弓法,清楚地认识每一种弓法应用产生的声音效果。在练习过程中,关注每一种声音在色彩、强度、品质、性格等多方面的变化,综合考虑作品思想与情感,依托弓子、弓段及弓法的变化组合获得美妙的声音。经过反复练习,演奏者可在提炼演奏技法时,了解哪些技法组合适合提高声音表达效果及适合突出表演美感,进而在演奏声音变化中增进观众的审美体验。

(二)有利于强化情感表达

每一首优秀的乐曲作品都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依托乐器演奏技法表达情感,可将乐曲的内在美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必须做到人琴合一、心琴共鸣。通过结合音乐作品要求选择右手弓法组合,赋予小提琴更强的表现力,让艺术表达更加全面。每一个弓法及弓法组合的运用都可作为诠释音乐思想和表达音乐情感的载体,发挥突出旋律节奏、塑造艺术形象以及传情表意的功能作用。而要充分发挥这些作用,要求演奏者必须熟练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方法。每一部优秀的乐曲作品内容都经过作曲家的深思熟虑,尤其是在作曲家的精心创作下,整个作品的旋律表达较为流畅、生动,演奏者在与作曲家的沟通交流中可收获更多关于弓法使用的启迪,并依托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奏经验,探寻出处理作品情感表达问题和提炼作品演奏方法的最佳策略,从而用美妙的声音将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内涵描绘出来,进而达到强化情感表达的目的。

四、提高右手运弓技法应用能力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右手持弓姿势

右手运弓是呈现小提琴艺术美感的关键所在,如何应用右手运弓技巧直接影响小提琴的演奏效果。而要提高小提琴演奏质量,准确掌握右手持弓姿势是前提。小提琴演奏艺术表现力丰富,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右手持弓姿势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保证持弓姿势的准确性、连续性及灵活性,才能为表演者演奏好音乐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使小提琴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准确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思想与情感,演奏者须在演奏准备阶段让右手处于轻松的状态,绝不能呆板、僵硬。这种无压、轻松的状态应是自然流露的,不是由主观意识控制的。在演奏音乐作品时,演奏者的每个表情、身形动作等都要根据具体技巧的需求而变化。尤其是演奏者要准确运用肩膀、手肘、手指等部位,保证持弓和运弓姿势的舒适与美感。值得一提的是,食指是持弓操作的核心,须处于恰当、合适的位置把控音准。通过与小指进行密切配合,展示右手在演奏时最基本的形态与姿态,才能确保演奏美感的完美呈现。总之,保证持弓姿势正确至关重要。依照“减少空间,争取时间”的小提琴演奏理论可知,如果持弓姿势不端正,就会增加与演奏无关的动作,不利于演奏者把控弓速、弓压和发音点,极易影响小提琴演奏效果。

(二)深刻了解影响发音三要素的关系

小提琴之所以能被人们称之为“乐器皇后”,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身形美感和音色特点。不同于其他乐器的演奏发音机理,小提琴是通过弓弦与琴弦的摩擦振动而发音,其发音效果主要受弓速、弓压及触弦点三个要素的影响。所谓的弓速就是运弓与拉弦的速度,在保持弓压不变的情况下,弓速与发音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弓速越快,音量越大;弓速越慢,音量越小。所谓的弓压就是弓弦在琴弦垂直方向上运动,产生的一种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大小取决于弓子的运动方式,其运动力度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发出的音质。所谓的触弦点就是弓弦与琴弦的接触点,其位置变化情况与弓速快慢、弓压大小、把位位置和揉弦程度相关。在小提琴演奏中,演奏须掌握弓速、弓压和触弦点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加快弓速,接触点向指板移动;减慢弓速,接触点向琴马移动。在保持弓速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弓压,接触点向琴马移动,减小弓压,接触点向指板移动。总之,演奏者要了解小提琴的结构及发音运作机理,通过合理控制弓速和弓压,准确把握接触点的变化情况,结合音乐作品思想和情感,能够更好地操控小提琴演奏发音,配合把位、弦子和指法的灵活运用,可使小提琴演奏出惟妙惟肖的音符。[1]

(三)充分认识和掌握演奏弓法

右手运弓必须简练、精准和饱满,尽可能减少与演奏发音无关动作的使用,使右手运弓呈现出优美的几何运动轨迹,给观众营造一种有肢体语言、有情境氛围及有情感内涵的艺术美感。而要达到这种演奏效果,演奏者必须准确把握演奏弓法。在小提琴演奏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弓法:一是分弓。分弓主要包括全弓、中弓、上半弓、下半弓等技巧,通过将这些技巧灵活地运用在一起,可保证音符演奏的连贯性。二是连弓。连弓是使用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具有更多的操作内容和较高的操作难度,重视左右手的配合。三是跳弓。跳弓可划分为人工跳弓和自然跳弓两类。人工跳弓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弓跳跃,自然跳弓是不在更多外力的状态下弓自然跳动。四是连顿弓。连顿弓就是依托一弓演奏断开的音符,对演奏者的音乐感知力和弓子把控力要求极高。五是抛弓。抛弓是在同一弓上演奏一连串的音符,利用同一动力使弓抛在弦上自然跳动。六是抽弓。抽弓是通过先加快弓速,再猛然向下用力抽弓制造重音,能够增添演奏表现张力;七是冲弓。冲弓是在运弓前对弓施力,使弓紧紧咬住琴弦,随着压力的释放形成重音。八是顿弓。顿弓要领与连顿弓相同,在拉完每个音符后,让弓离开琴弦。这些演奏弓法有机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还能提高演奏动作的美感,更利于展现小提琴演奏艺术魅力。[2]

(四)合理控制手指与手腕

右手运弓是小提琴演奏中的核心内容,其艺术美感的呈现无外乎对弓法的组合运用,其技法的应用无外乎对手指和手腕的控制。具体来说,在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必须充分认识杠杆原理,了解何处运弓给弦的压力最轻,何处运弓给弦的压力最重,以找到适合右手握弓的位置。每根手指的发力都会影响弓子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假如手指发出的力过大,那么运弓就会变得僵硬、难以达到灵活自如。假如手指发出的力过小,那么运弓就会变得松弛,难以保持平稳平衡。手指在发力的过程中,指尖和指根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比如指尖在右手运弓时须发挥稳定弓子的作用,始终处于绷紧的状态,不能有过多的动作。指根在右手运弓时发挥松弛弓子的作用,始终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不能过度发力。此外,演奏者须加强对手腕的控制。在右手运弓的过程中,手腕始终发挥协调和连接的作用。尤其是在换弦、换弓和控制声音时,其作用的发挥更加明显,有效提高了演奏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五)深刻理解作品思想情感

上文提到每一个优秀的乐曲作品都是经过作曲家深思熟虑后创作出来的,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演奏乐曲作品就是其音乐表达展开的二次创作。如何使用弓法组合和弓法技巧是诠释音乐思想和表达音乐情感的关键。当然,每个演奏者都对音乐作品有较强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善于捕捉乐段中营造的艺术形象,挖掘乐段中的情感表达变化,以及从乐段音符中提炼演奏技巧,但基于小提琴独特的音量与音色特点,在表达音乐作品思想与情感时,演奏者还要慎重考虑演奏的流畅性、平稳性与和谐性,不能为了表达情感而表达情感,须将各种弓法和技法融入其中,使整个小提琴演奏既有艺术表现力,又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就是说,演奏者应当加强与作曲家的思想交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创作意图、创作手法等,为自己的二次创作提供创意、创新、创造支持。只有在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选用最佳的弓法组合表达音符的情感和美感,才能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突出音乐艺术形象,进而给观众带来高质量的艺术享受。

(六)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小提琴演奏者始终追求依托高超精湛的演奏技法及丰富的演奏经验,为观众呈现高质量高水准的小提琴艺术表演。而要想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演奏者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富有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的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难度极高,对演奏者的技法应用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更加苛刻。如果演奏者没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扎实的演奏表演技术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将很难利用小提琴完美地呈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演奏者来说,如果长期缺乏自信心,总是过于紧张,那么演奏中就会被分散注意力,甚至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形成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这等同于关上了演奏者施展才华的大门。因此,演奏者必须在练习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做到心如止水、心无旁骛,才能与小提琴演奏艺术融为一体,以最佳的状态演奏出绝妙的声音,诠释音乐作品思想和表达音乐作品情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右手运弓在小提琴演奏艺术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提高小提琴演奏效果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演奏者认识小提琴演奏的美感表达,尤其是突出声音美感和强化情感表达。演奏者通过把握右手持弓姿势,认识影响演奏发音的三要素,掌握演奏弓法,控制手指与手腕,理解音乐作品思想情感,以及加强心理素质锻炼,可让小提琴演奏能力更上一层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