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铜鼓岭(2)

时间:2025/5/7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159
  据《琼州府志》记载:汉朝伏波马援曾设营该岭,遗下铜鼓,后人挖得,故名铜鼓岭。

  伏波马援是帮助少帝刘秀建立东汉皇朝的开国功臣。他不为名,不为利。这位铁骨铮铮,认为“男儿应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葬”的大将军,最后一次出征岭南、琼州时,已是六十二岁的老将军。据此推算,铜鼓岭得名就应是在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之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前,铜鼓岭叫什么岭呢?叫做“铜公岭”。

  很久很久以前,在怪石磷峋,荒无人烟的文昌东海岸沙滩上,忽然迁来姓关的父子。父亲名关山,儿子叫关海,两人相依为命,开荒垦地,当年就迎来丰收的喜悦,吸引了不少远近的庄稼人。他们一而十,十而百,聚拢在海滩上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又香又甜。

  但是好景不长,一年春天,凶猛的海潮冲上来了,吞没了人们的一切。邻里们纷纷离去,沙滩上只剩下关氏父子,苦想着、搏斗着。女娲补天的故事突然跳出父亲的脑际。对,我们何不垒石锁海呢?不制服恶浪誓不姓关。于是,父子俩不分昼夜,搬石挑土,与天斗,与地斗,与海斗。这可激怒了龙头龟身的海怪。它兴风作浪,时时捣乱,把关氏父子的海堤石坝推毁一次又一次,气得七十有二的关父只留下“垒山关海,造福于民”八个字就愤然长逝了。

  后来,关海有幸得到从天堂独自飞到此地游玩的“天鹅仙女”的垂青,结为良缘,恩爱相助,重建家园。夫妻俩继续挑土垒石,巧用神箭射死海怪,击退浪潮。有一天,天仙梁果老去南山祝寿,路过此地,惊悉人间灾难与斗海奇迹,万分感动,便从“乾坤袋”中取出18座山散落成扇形,层峦叠嶂,蔚为壮观。从此,荒滩变良田,农户又接踵而来了。这时,关海与天鹅仙女养育的18个儿女已长大成人,先后离开爹娘,在各自营建的18个村庄中幸福地生活,大家相安无事。一时间,世事太平,生活就像岭前银白色的河流,过得欢快顺畅。

  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有一年,空前的旱灾突然降临。江河干涸,赤地千里,农田龟裂,庄稼枯萎,饿俘遍野,百姓含辛茹苦,挣扎在死亡线上。怎么办?天鹅仙女突然想起下凡前玉皇大帝送给她的那支危急时用的“护身金针”,便以此针插地。顿时,清泉喷涌,万物复苏,百姓欢呼雀跃,山呼万岁!一群群白燕也飞来助兴。但是献出“护身金针”的天鹅仙女,再也不能在人间生活了,只好恋恋不舍地与丈夫、儿女、百姓挥泪诀别,飞回到天堂中去了。

  关海是在一百零七岁那年辞世的。人们为了纪念关氏父子、关氏夫妻的精神与功德,铸铜像立于山上,后来人们便把此岭称为“铜鼓岭”。  

  风动石,位于铜鼓岭之颠,上圆下尖,竖立于两块平坦的磐石上,高3米,重约20吨,历经沧桑,千万年来,顶风傲雨,狂风吹不倒,雷电击不垮。但微风吹却能动,海风吹来“呼呼”作响,故名风动石。

  风动石的下方,有一片雪白的岩石。据说它们原来是一群雪白的绵羊,那山顶上的风动石则是一位牧羊女。玉皇大帝出巡时看见这美丽的景象十分喜爱,因害怕这幅美丽如画的景色消失,于是命令雷公将这一切击成石头,留下这幅“永远的牧羊图”。

  风动石还有一个更加美丽动人的故事。

  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患重病,皇娘夜梦铜鼓岭有草药可治,便派金丝仙女到该岭寻采。因遇上猕猴,受惊吓跌落山涧,被当地一位青年猎手搭救。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又因思恋凡间生活,两人相爱,结为夫妻。

  有一天,他俩上山打猎、采药。金丝姑娘在岭顶遇上一群坏人,被金丝姑娘的美貌所震撼,企图把她抢走。金丝姑娘拼命抵抗,大声向在山北麓的丈夫呼救。情急之下,那些坏人把金丝姑娘杀死。随后又用弓箭射死奔跑而来的丈夫。刹那间,夫妻分别变成了伸臂石和风动石两块奇特的石头。

  这对化成石头的恩爱夫妻,一在岭之颠,一在山之北麓。千万年来,用伸臂和点头表示他俩永远坚贞不屈的爱情。

  铜鼓岭上的风动石堪称天下第一奇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