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第二长河巴拉那河的水流量减少,部分河段干涸严重,露出了河床。
| 旱情不断蔓延加剧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塞尔吉奥·科奇位于阿根廷北部低地的向日葵农场挺过了政治剧变、恶性通胀和疫情暴发。然而,随着南美洲的大片土地因一系列历史性大干旱而荒芜,科奇担心,日益严峻的水危机可能会做到连其他灾难都没能完成的事——搞垮他家的农业综合企业。
“一年遭殃,你还能应对。”科奇说。他有12万多亩地,部分位于壮美的巴拉那河附近,但那条河的水位已降至1944年以来的最低点。科奇说,过去两年的干旱已经造成了农作物严重歉收。眼下,干旱持续,今年他的向日葵产量会减少65%。
“三年遭殃,你就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会不会还是这样了。”科奇说。
今年,从巴塔哥尼亚的冰峰雪岭到巴西的热带湿地,不断加剧的旱情让农民遭受重创,让滑雪场关门歇业,让交通混乱无序,让所有商品价格飙升——无论是咖啡,还是电费。
流经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的巴拉那河,水位是如此之低,以至于有的牧场主在干涸的河床上放牛,而以往,河床上通常会停满载货的驳船。熊熊大火肆虐巴拉圭,导致其首都弥漫起了刺鼻的烟雾。今年早些时候,巴西与阿根廷边境的伊瓜苏瀑布水流量大减,原本汹涌的水势,如今只剩几股细流。
今年的旱情是多年水资源短缺的延续,原因则因国而异。然而,对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来说,旱情把气候变化的日程提前了,人们因此早一步尝到了挑战的滋味——水变得日益珍贵,而且越来越难以获取。
全球多地旱情严峻,南美洲只是其中之一。农作物普遍歉收、水资源短缺、火灾风险增大……一系列灾害出现在各大洲。科学家说,随着全球变暖,这些灾害会越来越严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的气候评估报告显示,到本世纪末,全球1/3的陆地将遭受旱情,程度最低为中度。
在南美洲几个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经济体正苦苦挣扎、努力重新振作的时候,人们提前尝到了气候变化的恶果。旱情造成的损失预计会飙升至数十亿美元。历史性大干旱让整个南美洲都在面对粮食歉收、采矿业衰退、运输成本暴涨的局面。而且,鉴于南美洲对水力发电的严重依赖,该地区还要承受能源短缺的代价。河道变窄变浅导致水运成本增长了25%,运输时间也增加了两倍。
| 南美各国同病相怜 |
智利已深陷旱情长达13年之久,这是1000年来时间最长、程度最重的一次干旱。一个与美国大陆大小相当的西南太平洋“暖水团”,打乱了智利的降水格局,将风暴路径向南推过了德雷克海峡和南极洲。科学家说,温室气体导致干旱加剧,智利也因此被推到了南美洲水危机的最前线。
智利南方大学古气候学家邓肯·克里斯蒂说:“根据预测,21世纪末的平均降水量会比现在减少30%。如今,全球多地的气候模型都与预测相符,智利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今日所见就好像未来已降临在智利中部。”
智利政府已宣布全国16个大区中的8个进入农业紧急状态,并向受灾农民提供援助。智利农业部长玛丽亚·埃米莉亚·温杜拉加说,部分大区的降水量减少了62%—80%。
铜矿业为智利贡献了10%的经济产出,但矿物加工严重依赖水资源。智利矿业商会会长马努埃尔·比埃拉表示,如果旱情得不到缓解,今年智利铜矿业的产量会减少2.6%—3.4%,损失將高达17亿美元。比埃拉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铜矿业,旱情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没有水,就无法采矿。”
智利滑雪地区协会负责人弗朗西斯科·索托马约尔表示,协会内12家滑雪酒店中的7家今年都因降雪量不足推迟或暂停营业。这对本就因疫情打击而损失惨烈的滑雪行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索托马约尔说:“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积雪都能有三米多厚,但现在还不到两米。”
近两年,玻利维亚也经历了极度干旱,野火烧毁了数百万亩土地。眼下,旱情还将进一步持续。玻利维亚奥鲁罗省的奶农德梅特里奥·马丁内斯说,他的家族企业在2019年和2020年共计损失了六头奶牛,而今年受旱情影响,又损失了两头。“喝不到水,它们就会死。”马丁内斯说,“过去,我们能养活25头牛。但因为当前的旱情,我们只能勉强养活10头。”与1953年(上图)相比,智利奥利瓦雷斯阿尔法冰川消退了66%。
马丁内斯住在离波波湖大约161公里的地方。2015年,曾是玻利维亚第二大湖的波波湖彻底枯竭了。虽说这片湖原来也曾枯竭过,但最终都能恢复。可如今的波波湖宛如一片沙漠,科学家担心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
目前,玻利维亚塔里哈省各个社区的供水全靠水车和临时地下水井。29岁的环保主义者杨妮·诺格拉·罗德里格斯说,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农作物,还会影响众多家庭。现在,人们经常需要长途跋涉才能洗个澡。“我们家每隔一天就要开一个小时的车去有水的地方。”罗德里格斯说,“有的人家要开更久,甚至需要六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可以让他们洗澡、洗衣服的地方。这就意味着,有的人每周只有一天能洗澡。”
巴西部分地区的旱情正逐渐向百年以来最严重的程度发展。分析人士认为,拉尼娜现象、乱砍乱伐亚马孙雨林和气候变化,这三者的联合作用就是罪魁祸首。
在拥有2.11亿人口,能源网又大多依赖水力发电的巴西,日益下降的地下水位使许多水电站的水库逐渐枯竭。巴西矿业和能源部宣布将提高能源价格,受到影响的消费者将额外支付超过6%的费用。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旱情不断,再加上天气异常寒冷引发了霜冻,巴西的咖啡豆等作物受损严重。今年7月,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价格飙升到了七年来的最高值。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股涨势就渗透到了全球每一杯“早安咖啡”里。
阿根廷北部和中部出现的干燥天气与巴西部分地区的一致。阿根廷素有“全球粮仓”之称,70%的出口货物为大豆、玉米之类的食品。正当阿根廷努力摆脱因疫情而加剧的经济衰退时,干旱又让农民和整个经济大环境遭受了重创。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南锥地区的主要贸易线路之一,其长度和流量在南美大陆仅次于亚马孙河。然而,因水流量下降,巴拉那河的部分河段已经变成了小溪。过去停靠船舶的码头都淤塞了,把水流隔在了好几米外。为了避免搁浅,驳船只好减少负载,于是,运输成本增长了25%,运输时间也增加了两倍。巴拉圭海运商会主席胡安·卡洛斯·米诺说,今年该行业的损失预计会达到1亿美元。受干旱、霜冻影响,巴西的咖啡豆减产,价格飙升。
天气模式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阿根廷部分地区玉米和小麦的产量下降80%。
| 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
分析人士担心干旱是新常态的先兆,并预测未来的农作物产量会一路下降。阿根廷2020年的谷物产量为1270万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预测,这一数字会在今年降至1140万吨,并于2022年降至1090万吨。世界银行警告说,从长远来看,天气模式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阿根廷部分地区玉米和小麦的产量下降80%。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师朱莉·罗森贝格指出:“阿根廷的多个省份可能会面临灾难性损失,比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拉潘帕和圣达菲,玉米和大豆的受灾情况会尤其严重。”
分析人士称,高通胀、反复发生的经济危机,以及新冠疫情接连对阿根廷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因此,他们接受抗旱种子、先进灌溉系统等新技术的速度就比较慢。
阿根廷农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马蒂亚斯·李斯塔尼说:“他们没有进行技术投资的能力,无法应对反复出现的异常天气现象。”他补充说,阿根廷政府颁布的规定还限制了国内农业综合企业进口急需的农业设备和适应变化所需的物资。飞涨的通胀率和信贷限制也无济于事。
科奇的向日葵农场位于亚热带的查科省,而在向南约1931公里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当地农民讲述的情况竟与科奇的经历惊人的相似。
在阿根廷丘布特省种植洋葱和胡萝卜的温斯顿·尼那亚说,今年的水资源短缺已经让产量下降了30%。“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水。事实就是,现在你不知道还能指望什么。”
“拉尼娜”归来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10月中旬宣布“拉尼娜”归来,并预计该现象将持续整个冬季,直至入春才会减弱。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与之刚好相反,两者常会交替出现。
以美国为例,拉尼娜现象预计将使美国北部地区异常湿冷,南部地區温暖干燥。这对正在经历历史性干旱的南部地区来说,并非好事。持续的干燥条件将加剧旱情,延长火灾季。
对遭受了干旱、霜冻双重打击的巴西而言,这就更不是什么好消息了。拉尼娜现象的回归,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春夏两季的持续干燥会直接影响巴西的农业生产。巴西的每一名种植者都在下调自己的产量预期。
拉尼娜现象倾向于对全球起到轻微的降温作用,但受气候变化影响,2021年仍有99%的概率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十个年份之一。
[编译自美国《华盛顿邮报》]
编辑:马果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