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姑且不论政治经济体制的诸多问题无法厘清,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也往往无法为自己的良知辩护,公民难以说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多数中国孩子不喜欢汉语,国人日渐无法回答自己何以是中国人。传统断裂、现代知识结构缺失、公民意识匮乏,中国人对于现代自我、他者和整体性社会之间的关系缺乏应有的常识性了解……这些都是中国当下十四亿人共处的文化语境。难得的是郭守先所拥有的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建构现代人格的豪气和天真,这是启蒙主义者天然而纯粹的面目。这种理性启蒙尽管不脱天真单纯的底色,但是在当下语境中依然彰显出无比的必要性。
诗心与童心并置。他以一颗对于文学的赤子之心而保有李贽所谓的童心。诗歌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精粹的存在之物,正所谓“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于是郭守先希望用诗歌语言保存公民伦理所不可丧失的激情与信念。诗歌是他理性精神和智性思考的代言,其诗观依然是兴观群怨和经国之大业,只不过这种兴观群怨关乎的是中国现代性的意象与意境,其所呈现的精神高原或者荒原也就带上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杂糅的中国色彩。尤其是对主人、乌衣的诗歌品评,显示出了他对于自由、崇高、真与美的孜孜追求。他肯定主人的信念:“你或许十分渺小,但你不能轻易放弃自由与崇高”,又明确提出主人有时候缺少对于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精神,从现实关怀到终极关怀是主人的宿命。充分认识到主人诗歌语言的文学特质,类比了主人的诗与荷尔德林之间的差距。同时期待能够出现像瓦雷里那样将直觉与智性完美结合的中国诗人。
谨守西方文明的现代启蒙是郭守先为文的精神基石。他对乌衣及其诗文精神血统的梳理与点评,始终贯穿着细致深入的文本阐释与客观理性的精神剖析。他的文字在乌衣的生平、经历、学养和古典诗词中腾挪跌宕,勾勒出了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他用理性启蒙精神给传统文化人毫不留情的剖析与责问,颇让人忆起当年科玄论战时的文风。但是,正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所表明的心迹,文明和文化毕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明所代表的现代国家和公民意识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所有的精神问题。因此中国文化具有的精神价值和民族个性并非一定和现代文明方式相抵牾。全球化的文化同质性过程中,东方文化恰恰会给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现代文明提供某种有益的补充,甚至于达到排毒清火的功效。西方文明的现代启蒙与中西文化润泽当属不同的路径。从学理上来说,预设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有价值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照,还是值得商榷的,但郭守先固执地认为“用‘中医医‘中疾久矣,机体已无明显的药理反映,非‘西医不能治其病”。
文人底蕴与臧否之风的重拾。郭守先曾试图对当下青海文学风貌和人物做一速览式记录和品评,他的文学评论是个性色彩浓烈的随笔风格,凸显出他较为宏阔的文化视野与重归古代士人品鉴之风的努力。他对青海诗人作家的评价始终贯穿着自己敏锐的思考。他笔下,青海高地上众多平凡的文化人行走长歌,在乡土怅惋中执着于真爱的坚守,在体制与人生中突围与退守,在瓮中岁月中自舔创痛,吟哦归去来兮的诗词。在“对柳湾文学方阵的批评与误读”系列文章中,他的品鉴立足于文本分析基础上恳切的直言,泼凉水的直言在当下是稀缺的品质。他将周存云定位为一位平凡而不平庸的歌手,在现实事功与诗歌写作两个层面客观地分析诗人的入世情怀与诗歌理想。在他眼里,诗人不能拒绝苦难与拷问历史的责任,由此对流放归来的许长绿先生回归自然的心态与局限做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蓟荣孝散文的俊秀隽永,想象丰富,又直言其逃離生活现场的风吟与涂抹。在品评诗人的时候,依然有着这样的言语:当代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想通过激进的变革实现跨越,更多的人希望通过渐进的改革得到更新,不希望脚下的道路突然变得泥泞。这类郭守先式思维方式与话语不时跳出来,作为旁白与注解。作者置身当下文化现场,不仅仅在文学的小圈子里抒发一己之情怀,而是在鉴赏文章品评人物的风致中,有着心忧天下的士人风范与放眼现实的实践理性情怀。因其心智之清明强健,其文风自然刚健有力。
由此,“发情”是他的文字最珍贵的特质。《诗序》言文章需“发情止义”,“情”是“心所欲言,不得不言”,“义”是“作文的法度”。他的诗文在直抒胸臆的时候,专注于自身的思想表述,文字噼里啪啦地砸在评述对象或现实上,力道刚猛,战士驰骋沙场固然快意,但是却减弱了悠长蕴藉的回味。同时多种文明状态并呈的当下中国,启蒙理性在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意识的冲突中,还应仔细考察与中国本土历史文化传统如何沟通与融入,从而实践中国知识分子旧邦维新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理想。
秉承五四启蒙之气势,叩寻欧亚腹地中国人文的精神困境。他的诗文处处体现出一个感奋的诗人对于历史、文化、民族、命运的不懈叩寻。他试图用现代社会一个清醒的理性启蒙者眼光来阐释自身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情怀,警觉于当下中国人文精神危机,关注中国现代人精神病症的发现与疗治。正如他自己所说:作为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成为社会的医生。在当下知识分子日益沦为金钱、权力奴隶的语境中,他依然敢于宣称自己致良知的知识分子立场,无疑令人有着如斯人的感慨。
郭守先对于中国群体性的精神问题可谓冷眼旁观,却热心热语。在现代性中考察本民族文化历史,深感历史文化重负和专制道统对于中国人人格的压抑与扭曲。中国人的性格与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不同的阶段,先秦时代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义气,重然诺轻生死的气概,合纵连横门客三千的尊贤纳士,这是中国传统有血性有风骨的时代。秦汉大一统之后,封建遭到了集权的消解,唐宋之后,随着文人文化的兴起,民族性中阴柔乃至孱弱的因子开始彰显,近代中国又经历了一系列惨痛屈辱的内忧外患,这才有着传统因袭与现代性扭曲中的诸多国民劣根性。随笔《男人是怎样变成太监?》里谈论的所谓阴性文化是个老问题,究其缘起,还是作者有着“中国人何以建构现代人格如此之艰难的困惑”。比如有感帝王后宫戏之泛滥,指出当下国人传统集权思想与奴性意识之根深蒂固。国学热中透露出我们对于传统啼笑皆非的误读。当下市场与官僚资本运作下的欲望生存,以及这种生活方式所折射出的精神荒漠化倾向。中国人与自己传统中最精华部分渐行渐远,又无力在现代精神层面建构人格的合法性,我们如何放置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他的现代性困惑和自身对于知识分子致良知的关切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士阶层的精英意识与人文关怀,依然会在千年的时光中丝丝缕缕地延展,郭守先无疑延续了这一沉默的人文记忆。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广为讨论,而当下中国人大多深植于转型期的欲望语境中。对于麻木冷漠的灵魂来说,无论怎样的现代性病症,更多是用消费欲望来消解的,精神性往往被遗忘在肉身的九重天之外。他试图用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梳理分析中国当下的精神病症。在对于雪归小说文本的阐释中,他表达了自身对于现代性的认知,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体认良知的角度去谈现代性。所谓的良知就是一种正心诚意面对现实的体认。他承认现代化过程中国个体奔赴城市的合法性,且真诚地批评进城之后依然故我的国民劣根性,以期构建新的健全的现代人格。同时又敏锐地揭示出文学作品将日渐沦落坍塌的乡土乌托邦化的荒谬,明确指出:这如果不是言不由衷的自欺欺人,就是价值观迷乱在文本中的自然流露。正是乡村经济和乡土伦理的破败与凋敝,大多数中国农民才会背弃养育了自己几千年的土地。郭守先无疑是清醒的,带着对于现代文明线性进步的乐观,提出:“回归”没有前途,我们只能前行,至于镜像中的失败和陷阱,随着现代性工程进程的加快,迟早会得到有效的规避。这样的评论文字会警醒雪归以及和雪归具有相近认知的一批作家。简单回归日渐颓败的乡土,无论是肉身和灵魂都无法找到真正安宁。只有直面惨淡的现实生存,知行合一以致良知,才能真正在中国的城市和乡土重新建构现代个体的精神合法性。当然,中国的现代性有着自身复杂的变异和扭曲,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进步观可以解释得清楚的。由此,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现代资本的侵袭,唯利是图的技术官僚体制,麻木钝化的物质主义,我们不但需要理性启蒙精神构建现代意识,还需要正视现代性自身带来的诸多精神危机。
同时,正是秉承这种人文关怀,郭守先通过对曹谁文本的阐释,揭示出当下青年一代人精神价值追求的多元、混乱、芜杂特征。他认为曹谁从“巴别塔尖的民主”到“昆仑地宫的权杖”的逃亡,一方面融汇古今的探索和想象力让大众耳目一新,一方面又出現了价值立场的矛盾和探索路径的迷乱,尤其是《时间地轴》陷入了暴力和魔幻套路,精神血统中潜伏的霸权十分可怕和危险。从对曹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当下青年亚文化呈现出的精神特征有着惊人发现,即便是新奇魔幻的文学形式也隐匿着似新实旧的国民劣根性,无法摆脱千年传统因袭中权力、帝王和霸权思想的模式,80后新青年依然缺失现代性知识结构和精神价值追求。同时也从当下青年精神风貌并未有质变的角度提醒我们,中国人现代人格的建立依然任重道远。
郭守先以诗人、战士、公民的身份进入文坛,以现代精神启蒙实践心忧天下的情怀,其眼界、心胸和气势自然不同于以文学论文学的批评文字。他的诗文呈现出了青海高地的文人脉象,抉心自食中的质朴诗心,以及建构中国现代精神人格的激扬勇气。他直言、直谏并具有直抵事实本质的敏锐之风,在体认现实和知行合一的层面,孜孜以求知识分子的良知。期待郭守先更多力作,在青海高地发出中国人文精神悠长而久远的声响。
【作者简介】郭艳,安徽舒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文学评论家,文联第十届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研究员,201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南方文坛》《天涯》《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随笔等一百多万字。出版批评专著《像鸟儿一样轻,而不是羽毛:80后青年写作与代际考察》《边地想象与地域言说》《在场的语词》,出版长篇小说《小霓裳》《青铜鼠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