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地向我们打开锦囊

时间:2023/11/9 作者: 雪莲 热度: 13357
袁海胜

  

  土地之味

  吃水果时,譬如苹果,它的甜进入人的味蕾的定位系统后被锁定,苹果——甜。如果吃桔子,維生素C与柠檬酸挟持着长江流域的甜,是一种新的滋味,味蕾档案又记上一笔。吃香蕉时,“香”里有热带雨林绵软的甜,又是一种味道,也在味蕾记忆里存档。还有众多的蔬菜粮食,人类的味蕾库存丰富。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见到任何一种水果,它们的味道就从味蕾的记忆库里释放出来,与食欲融合。人还没开始吃呢就已经知其味,口水,老家人叫“哈拉子”、古人称之“金津玉液”生矣。

  春天采食野菜,拿苦麻子(辽西的一种野菜)来说,它把春天的“苦”转化成一种清爽口感,找不到“苦”的本义了,难道是在捉迷藏吗?到了夏天,“苦”突然回过神来,根茎叶铆足了劲,苦啊!苦麻子的“苦”确实让人舌头尖发麻,名副其实。

  如此说,季节也是调节味道的一道手续。

  《心经》说“色声香味触法”,“味”名列其中。味是人一生在饮食中须臾不离的追求和探索。佛家说,味只存于人的三寸舌头上,三寸舌头风云变幻间,演绎着人生每一个细节。享用水果,和享用苦麻子均在其例。有知识的人都知道,获得味觉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化学反应。但主观上,我们以为味道取决于自身器官,如口鼻舌获悉。譬如粮食,说起哪一种就有哪一种味道在记忆里苏醒。人的味觉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存储库,有无以数记的库房,每一个库房住着一种味道,A库是高粱味道,B库是玉米味道,尔后大米白面以此类推。当说起、想起或看见哪一种粮食时,归属的库房门“叭”地打开,释放出所储的味道,比军管还要严谨。之后,醋的酸、水果的甜、草药的苦、还有辣椒的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在各自库房里预备着,等待召见。

  土地不仅是一切生命的母亲,也是天下味道的主人。而土地并无特定的味道(除去被人类污染过的土地)。我不仅一次地捏起一缕土放在舌尖,即味蕾最敏锐的地方品尝,除了沙土的绵涩,没有其他明显的滋味。像甜或苦。土地无味,却奉献百味,当然,这些味道藏身于植物或矿物上,是大自然所有玄妙里的一种。土地用了什么奇妙手段让粮食果蔬的味道变得丰富与繁复?奇迹就是佛家所说的“不可思议”,当然无法解释。

  从百变(何止百变)的味道,看出土地为众生味觉系统操得那份心,何其艰辛。而土地却毫不费力,她在偷窥众生由味道引起的喜怒哀乐,即李叔同(弘一法师)手书“悲欣交集”时,更像个调皮的孩子。慈善是土地的本性,是唯一的。土地做每一件事都有善良的影子。她让植被,包括神秘的庄稼从其博大的胸怀里长出来的同时,还变魔术似地让草本植物或矿物质具有药性,拯救众生脱离病痛苦海。中医药不用说了,西医药品无论是合成还是从矿物质中提炼,仍没脱离土地组织。这些有机物或无机物重新组合,形成一种神奇的战斗力,为人类消弭病痛。

  害人的药是人类自己出了问题,与人性有关,与土地无关。

  土地捧出果实和水,看着众生享用,这种情怀不可言表。

  土地调味的主要功能在土壤里,土壤是门学问,门系庞大,在大学里深造同样需要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最终谁也没解释出植物果实令众生痴迷的味道从何而来。你可以说A分子和B分子结合,但味如天生,你说不出来。这不是科学的无力,而是土地的博深。我们无限敬仰土地,就像敬仰我们的母亲。感谢土地精心地操持,让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味道的迷宫里不断收获意外惊喜。再有能耐的人,像神农或美食家(这么说对前者确有不恭,只是打个比喻),也不可能尝遍天下所有味道。只有虚怀若谷的土地,知道味道所有的秘密。就像土地深谙时间的秘密一样。

  民间把对万物的感恩,上升到某种敬畏的程度就会神化,这里隐含信仰。民间的信仰产生于对大自然物种的爱惜和崇拜。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动物如狐如蛇,植物如树如葫芦均可成仙,值得人们焚香叩拜祈祷。民间大众希望世间存在一种超能力,惩恶扬善,让心中的愿望有所依靠。这不是单一的迷信问题,而是更为广泛的、精神依托问题。

  对于味道,反而心安理得,认为味道与生俱来,何需争执?

  土地真的无味?此问貌似天真。我也常盯着土地看,土地除了泥土沙子,看不出什么名堂。我不是超人,甚至比正常人略笨些。在我俗不可耐意识里,不相信色香味出自土地之手,但事实的确如此。我更相信大自然具有神性,这就对了。我想起朋友说过的话,“人学那么多知识干嘛?透支资源,众生不得安宁。”他的话虽偏激,但也不无道理。珍爱大自然,珍爱土地,珍爱环境,是人类所有选择中最明智的一种。

  味道不过是生命中某一个背影。土地的平凡之处是冥冥中的一切安排均合情合理。

  譬如众多味道,让我们痴迷并为之肃然起敬。

  土地的无味,实乃人间大味。

  土地之色

  辽西朝阳冬天的色彩并不单调,像画家铺开画布后的凝思。旷野中潜伏人类不易觉察的线条。冬天里,土地的棱角极为清晰,让人们看清大自然的纹理。万物沉寂后,主要是色彩的流逝,让土地恢复本色。我们看清土层、石头、植物的骨骼。地域间的特点只有在冬天才明朗,山之高,地之平,沟壑河流交错,层次的起伏比语言描述真切。色彩的界限毫无敷衍,直接明了。这样的过渡让人心里明白。冬天是四季中最冷静的参与者,让万物在跌宕起伏的色彩争议中,保持住了最为原始的底稿。

  春天像女孩子精心挑选的花布,草和花简单,由水一样清净的背景衬托。此时的绿以点为据点,慢慢扩散。像草尖刚钻出枯草覆盖的地表。绿刚一露脸就被兄弟们挽住了手,它们手拉手地抢占地盘,队伍逐渐扩大。飘动的绿烟像春天欲张未张的眼眸,在枯白乃至斑驳的地表上飘逸。绿的出现,仿佛沉睡的土地一下子醒了,睡眼惺忪。春天的秘密马上要揭晓,这是一场色彩的革命。春天的色彩先在绿色铺成的地毯上行走,每一步都极为小心、羞涩。色彩的绽放是植物由心而至的喜悦——生命进行到一种忘我的程度后,“嘭”的一下,把爱情升华为完美。譬如梨花,在旷野中举着怒放的乳白色火焰,丘陵像白银堆砌,梨花骤张像开怀大笑。蜜蜂背敛双翅钻进花蕊,余梦未消的蝴蝶站在最高的花瓣上。天地间顿时异彩纷呈。用一种颜色来显现大自然色彩的繁复与层次,这种效果,只有春天里才能做得出。

  夏季色彩杂乱无章。热恋季已经过去了,冬的沉积和春的孕育此时只有喷发。植物的青春期特点是腰身渐丰。譬如庄稼,像集蓄了夏天所有的激情,以块为单位,彰显茁壮与蓬勃。对人类来说,在众多的色彩中,庄稼的色彩极为醒目。夏季里,色彩的突围需要大兵团作战。枝叶呼应,熨帖合适,形成四面八方的阵势,大地完全被这种万马奔腾的场面覆盖。山泉、鸟鸣、风声、昆虫的呐喊声,这些背景音乐为夏季鲁莽造势。夏季是四季中最为得意的季节,不但在色彩上,还在狂放不羁的性情上。激情,是夏天的主色调。

  秋天是色彩沉淀的关键,色彩的激流转入平稳的河面,突然想起过去的时光。秋天确实是色彩沉淀的好场所。新鲜的色彩不易出现了,树上最嫩的芽,也不像春天那样稚气,夏天那样莽撞。叶子转瞬间出现的黄与红,看得出时间的仓促和犹豫,秋天的色彩是季节底层积攒的梦境。秋天出现的花朵是最清晰的回忆,每一朵都有不同的信息,每一朵都有不同的心情,这是一种跨越季节的投递。秋天的美悄悄聚拢于果实,哪怕是草籽,也能看出时光的饱满。粮食(此时不能称其庄稼)旋即散发令人迷醉的气息。人,此时是感知幸福最为真切的时刻。人类负重的大车碾过,把扑过来的草压到泥水里,水塘的积水浮着一层厚厚的绿锈,有时露出青蛙鼓胀的眼睛。秋天更为安静。色彩演变被秋天安排在民生以外的地段,秋天的丰厚显示在果实的种类和分量上。秋天的大道上,各种植物庄稼的枝叶陈横,略显斑驳。拉粮食的大马车涂上余辉,鞭杆子上的簪缨鲜艳。场院里堆着金黄的玉米。玉米用金子一样的颜色告诉众生粮食的珍贵。高粱满脸涨红,醉汉一样卧在麻袋里。谷穗成捆,像是要逃跑被人绑缚。黄豆溜圆,因而身手敏捷,现在只能安静地歇在粮仓里。各种粮食保持住最终的色彩,让日子安稳平静。

  四季轮回,色彩是大地的衣衫,须臾不离。

  大地上的事情

  人把种子播进大地里之后,就把三分之一的命交到土地手里。种子在大地里饱吸水分后开始膨胀,各种酶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发展组织,催化生化反应。种子地下组织的核心即胚开始分裂,庄稼的芽锥钻出地面。庄稼的生长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里面有无穷尽的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物质,譬如糖分和碳水化合物,过程繁复。

  时令一到,外观看地面(耕地)先拱包,然后,庄稼(草也算)伸出一芽叶片。最初看不出是叶来,卷在一起了,像根针。此针柔软,对任何物体都无杀伤力,却穿透厚土。像植物聚精会神生长的一种表态。草本植物发芽时样子差不多。只要仔细观察,地面上的事情都能看得见。庄稼伸出第二片叶子时,譬如玉米,又长了。这是目测。过几天再看,叶子已经出到五六片,看清庄稼拔出的第一个节,放大了像竹子。庄稼开始生长了。除了科研人员或特殊设备,百分之八十的生长过程是无法看到的。我们没耐心也没时间。

  播种和收获,是大地上最温馨的故事。

  植物生长的劲都使在地底下,根是植物特殊的血管,输送水分和溶解无机盐并分发养分。我们拔出一棵草,看到乱麻似的根须,也像人类的胡子。但人的胡子极无用处,除消耗人體能量、包括剃须刀电池的物理消耗外,没给人带来一丁点好处。植物的根在生命传承里肩负重任。根是植物的另一张“嘴”,是营养供应商。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苦心孤诣,维护生长每一个细节。根一身土腥味,说明根无法离开土。即使离开,根也要带着土里的一些气息,包括水分和气味。等这些信息耗尽,植物也就干枯了。干枯的植物不再是植物,会变成另外一些东西,像秸棵、柴火、木头、房梁或窗框等等。植物是享用了土地给养后,转尔赐予众生给养最多的物种,形成大地的肝胆。

  季节界限,主要是由大自然的变化决定。有的地方,像热带,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季节的划分复杂,全球都不一样。季节是大地的衣衫,款式、面料、颜色随冷暖定夺。而植物——说季节必然提及植物——在季节里扮演不同角色,以显季节的渭泾分明。还有风,冬的寒、春的暖、夏的热、秋的凉,风比谁的嘴都快。风的潜能已被人类重视,风轮发电机随处可见。这个好!这是人类为自己干的事情中极具意义的一件。大自然的行囊里还藏着雨和雪两件重要的礼物,它们不但代表季节,也代表万物生存指数。其次有露水和霜,是夏转秋、秋转冬之际的个性签名,类于提醒:“下一个季节即将到来。”其次有雷电和冰雹,它们的益处甚少,但作为大自然的情节又不能缺少。

  大地的故事里,四季及大自然变化极尽丰富,个个精彩。

  地球上,人类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大,说明人的贪心也越来越大。人类的发展,是地球最头痛的事。人类是地球上衍生故事最多,却又最出乎意料的物种。人类存在的虚伪空间要比其他物种大出N倍。

  人类搞得一些事情,无疑是对大地的威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