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始于好奇,终将热爱

时间:2023/11/9 作者: 美文 热度: 18424
一考生

  鱼类花费2千多万年蠕动着去探索陆地,猿猴消耗500万年蹒跚着去适应双足,雨顺着米兰教堂的彩窗滑落,孩童在母亲怀里伸手试图去捕捉未见之景色……这一切皆因为最原始的名为好奇心的欲望,上帝创造人类时将这欲望注入其中,为了有一天人类可以直面于他。

  常言道:好奇心害死猫,可猫死了,这一切就会结束吗?火光将乔尔丹诺·布鲁诺焚烧,对宇宙的好奇心在灰烬中翩飞;核爆把斯罗廷扯碎,对原子核的好奇心在血肉中流淌;射线嵌入居里夫人的细胞,对新元素的好奇心在骨髓里闪烁。诚然,在最開始,好奇心是推动人们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力,可那滚滚历史洪流里道不尽的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一座座丰碑,似乎拷问着我们,这一切仅靠好奇心就足够了吗,好奇心真有像毒品一样的魔力,让人们前赴后继扑向这探寻世界的烛火?

  答案是否定的,我以为好奇心只不过是引路的钥匙,是真理海洋旁边那一块美丽石子,光滑细腻但它存在的真正意义是让人们抬头去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在浪花里你窥见无数前辈为了揭开世界未知的一角付出生命;在波涛中你看见他们顶着世人不理解的目光,无奈开口:“夫人您指望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他们从不在深夜痛苦和迷茫,因为他们知道死亡仅仅意味着个人好奇心的结束,而那些当初为人诟病无用之研究,终会在千百年后的某天被探索世界的后辈所翻阅,何其浪漫何其伟大的发问与好奇心,穿越了无数时间无尽空间,两个灵魂为同一个发现欣喜若狂,此刻他们不再孤单。这是个人的好奇心无法跨越的鸿沟,唯有对世界和全体人类的热爱才能做到这一点。

  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奖,教育家,思想家都深谙此理。毛泽东,马克思,居里夫人,钱学森……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发疯决定抛妻弃子去画画一般。这正是因为他们突破了个人好奇心的桎梏,站在了普通民众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把自己的物欲和生活必须降到最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去,或许他们会死去但他们的探索将留在世界的最远端,等待生者去拾取,然后继续前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全人类探索的进步。

  现今,要促使科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更需要浪漫勇敢的后来者拿出自己的好奇心后,依然凭借对陌生世界的探索与热爱,在世界奥秘最深处挖掘瑰宝。或许你不曾有幸探索世界尖端领域,但请不要忘记人类是一个整体,对探索保持一颗热爱的好奇心,任何人都可以是这探索路上的勇敢者。

  ■名师点评

  1.扣合材料,气势充沛。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以自然、人类种种表现,来说明好奇心之于探索陌生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从而说明好奇心在探索陌生世界中的作用,气势充沛,给读者以不容置疑的力量。

  2.视角辩证,条分缕析。文章在肯定好奇心在探索陌生世界中发挥驱动力的同时,以布鲁诺、钱学森等古今中外的典范事实论据,对论点展开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阐发与论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3.句式灵动,富含哲思。阅读本文,你会被设问句、长短句交错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留下深刻印象。而第三、第四段具有短小精悍、耐人寻味的语句,则给人以有益启迪。

  (点评名师:程立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