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韵在《人民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莽原》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的《中国随笔精选》等十余种年度选本。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出版散文集《尘埃里的花》《低飞的诗意》。
市委、市政府同楼办公,两块牌子,一红一黑,像一本书名。
其生活区在西郊,就叫西郊小区。小区四面被高高围墙包围,只有一个大门进出。从大门进去,一条笔直宽阔的马路通向正前方,到了围墙脚下折断了。马路东是东区,西是西区。
东区住副县级以上干部,西区是科级以下人员。东区住着一些叫领导的人,实实虚虚的职务像定语修饰和限制着他们,各种精神和物质待遇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每月领着不同数额的工资,眼下住着不同面积的房子。他们能上不能下,许升不许降,内心膨胀如氢气球,时刻渴望着向上飞腾。西区住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欲望与想象暂时被腰斩了,科级——是一柄挥起自己的利刃,是一根悬在头顶的横杆,搭在为数众多的他们面前,却是他们目前甚至永远无法轻松逾越的高度,他们被唤作人民群众,与东区的领导干部并肩工作与生活。
东区年长者多,西区年轻人多。这是因为,一潭死水的规则微澜不起,人们活在按部就班的框架中,像被十字釘牢的耶稣。时光挥挥手,眨眨眼,就让他们在与自己的交锋与和解中,有些像双臂搂紧火箭直线上升,有些凭借一张旧船票搭上了末班船,有些被激浪从谷底扬起抛上了峰顶,直到被划向了东区。
东区丧事多,西区喜事多。到了这时,满眼的白与满目的红像人生的两张面孔,在此消彼长、此衰彼盛中演绎悲喜剧。往往是东区一连走了几人,同时西区一连几对新人喜结良缘,隔着一条马路,悲剧与喜剧同台上演,悲伤与欢乐冷眼相对,哀怨与喜庆之声互闻,谁也不觉得尴尬与别扭,就像在红与黑的牌子下,东区领导西区一样。
东区轿车多,西区电动车多,进出皆如过江之鲫。四只车轮如四个轿夫,抬起追赶速度与体面的公仆,卷起一阵风与尘土,一溜烟地出出进进,喇叭清脆像惊堂木,目光雪亮刺得你无处藏身:两个轮子被一挂链条传动,高低起伏勇往直前,追撵惯性牵引的日子,喇叭声响着却无人搭理。
轿车身上都安装了防盗器,它们藏匿在车子体内,像一个器官,谁走上前碰一下,或听到了啥无法忍受的动静,譬如有人在附近点燃了一颗鞭炮,鞭炮有了快感就从内心喊出了声,这些都会让它们敏感地呼喊,仿佛被挠中了胳肢窝,自顾自地叫个不停。在这上面,车子有着含羞草的习性,像靠肢体表达爱情一样依赖声音大声抗议。它们喊出各种声音,像形形色色的胎记,有的凄厉像在呼救,仿佛溺水者探手去抓一根虚幻的救命稻草:有的急促像在抢路,仿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闪开,我得赶去灭火呢:有的威严像在警告,仿佛手里端着手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对方:别动,动就打死你;有的暧昧像在拒绝,仿佛半真半假、半推半就中嗲声嗲气地说:讨厌,别理我,烦着呢……
春节和中秋那几天,东区最热闹,也最繁华,像一条流着声光影色的秦淮河。门口的保安知趣地打盹了,即使醒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默目送流水似的轿车目不斜视,一路开向正前方,到头向东拐弯,卸下车屁股后的礼品,捏捏硬邦邦的红包,轻车熟路地进了某扇门,迎接他们的是阳光灿烂的笑脸。到了晚上,黑夜提供了精致的伪装,人和车像空前活跃的细菌更加忙碌了。他们中有的从西区的家门悄悄地走出,借着夜色的掩护,迈过那条马路,敲开东区的某扇门,迎接他们的同样是阳光灿烂的笑脸。
常委楼在东区最里头,一律是三层,上下住了三家,前后各有一个院子,不知是属于一层的人家,还是公共的空间。但无论如何,必须自一层进去,上去一级一级的台阶,像踩着钢琴的琴键,才能上到二层和三层。从外头望去,装饰的幕墙在阳光下明晃晃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刺瞎你的眼睛,像极了某些正在使用和过期作废的权力。
谁坐在轮椅上,被一个中年人推着过去了,他的嘴角流着口水,表情呆板,仿佛凝固的石膏,泛着惨白的微光。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割断,剩下的只有活着,卑微而无奈地活着。而曾经,他是这个城市的主宰,他有力的手势像今天野蛮的推土机横冲直撞,吞噬着一切阻力与障碍。
经常地,常委楼前停放的车子不早不晚地叫了,恰巧是警报声,示威似的响亮,像从检察院驶出的声音,仿佛坚持不懈地在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必被捉。叫得某些人心惊肉跳,坐卧不宁,似乎末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一个神秘黑影就像午夜的一件黑斗篷,慢慢地摸到车前,狠狠地踹上车胎几脚,车子按捺不住愤怒,心想我又没招你惹你,你无缘无故地踢我干吗?扯开了嗓子,惊心动魄地吼叫了。黑影迅速隐匿了,躲进了黑暗的内心,像果实穿上了坚硬的铠甲。
有人说是西区的人,还有人猜是东区的人,但那警报却像一条橡皮筋,抻长了那些平淡的夜晚,在人们的想象与回味中彻夜轰鸣。
仿佛飞机的引擎在不知疲倦地搅动流言似的空气。
在东区,有些事情像你我的内衣,不是谁想看就看得到的。
在东区,靠近门前的地方,有两个门球场,一大一小。
大家俗称两个铁笼子。
当初建它们,是为了方便那些下了台、像浮尘一样漂在江湖的老干部,有个娱乐的去处。
选址也煞费了一番苦心。放在政府附近,不太安心,似乎总给外界一种留恋权力的错觉;安到体育场内,又不太甘心,似乎进了那儿就像进了大澡堂,被彻底混淆和湮没了。最后建在了这儿。
大场靠里,离人大一墙之隔,从心理上距权力近点,专供县处级以上干部;小场向外,与马路隔一条人行小道,供科级以下干部。
门球场四周圈以水泥砌台,上插胳臂粗的铁管,间以食指细的钢筋。场内覆以金黄的细沙,为此载重卡车一趟趟地往返于东区和大沙河之间,从河边运来沙子倾倒于此。一角卧着个铁磙子,如果沙地露出破绽,就可以推着它骨碌碌地碾压平整。旁边立着一块记分牌,可以根据比赛情况,像算盘珠拨上拨下,决定胜负。四个对角处,各有一个球门,是足球门的微缩,将“u”形钢筋倒置楔入地下。
如果不下雨,门球场内此时早已有人了。
他们睡罢午觉,头戴太阳帽,脚踩运动鞋,扛着门球杆,不约而同地来了。到了这儿,会有人发给他们一人一块布,上面印着不同的数字,代表着他们在场内的顺序。他们身子微微倾斜,眯起眼睛,瞄准了球,小心地以杆击出。球像一条响尾蛇,熟练地摩擦过沙地,滑向漏风的门,有时不偏不倚,恰好从中间穿过,有时眼看着就要破门而入了,却被一只邪门的手拽向了一边,引得他们不是兴奋地鼓掌,就是懊恼地跺脚。有一次,我站在场外,看到甲长和乙副长在吵架,为了一个球。他俩我都认识,原来在同一部门,甲管着乙,都够资格在大场打球。
此刻,甲非说球进了,是乙看花了眼;乙坚持球没进,是甲故意耍赖。俩人提着球杆,也不打球了,相对站在场中争吵,越吵越厉害,甲一激动,扬起了球杆,愤愤地骂道:“老子揍你!”也许是过去吃够了甲的气,这回乙不愿意了,涨红了脸,梗着脖子往前拱,口中不住地喊:“你打啊打啊打啊!”甲铁青着脸,又抬了抬球杆,离乙光秃秃的脑袋只有两柞远了。我开始担心起来,球杆有着相当的重量,万一砸到乙的头顶,也许就喋血开瓢了。甲的球杆,还有乙的脑袋,都僵持在了空中。蓦然,甲撂了球杆,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最后紧要关头,也许是眼前的铁笼子,脚下的沙地,差不多的穿着,背后印着数字的布,及时地提醒了甲,他再也不是那个高高坐在老板椅上,听取乙站着汇报的他了,那时他可以随意地训斥乙,甚至可以拍着乙的秃脑袋,跟他开着荤玩笑,乙仍得面露微笑地跟他周旋。
门球场跟东区的通道里,停着一辆黑色的旧奥迪,面南背北。六米寬的通道,一个黑乎乎的家伙趴在那里,纹丝不动,惹得路过的人不由得打量一眼。
车的款式看样子是90年代初生产的,那时的车大多有棱有角,这种流线型的造型并不多见。轮毂的护板也是古板的圆形,不像现在的五花八门,花里胡哨,彰显着鲜明的个性和多元化价值取向。最引人瞩目的是它的牌号,引人浮想联翩。这辆车当时的价值30万左右,那时国家的GDP总量还很低,私家车更是凤毛麟角。当官坐轿,在中国人的封建意识里已是根深蒂固。可见当时这辆车的主人定然身份尊贵,出行宝马香车,前呼后拥,可谓风光无限。通体的黑色,透出威严和冷峻,像一匹黑色的骏马,咆哮在街头巷尾、驰骋在城市乡村。然时过境迁,20多年过去了,中间有几许变故?期间有多少轶事?不得而知,能够确定的只是它和它最初的主人都已步入老年,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真实的黯淡失色,那腐朽的样子,让人联想到一把陈旧的太师椅,亦或是晚清剧里落魄的格格、贝勒们故作矜持的滑稽。人老珠黄,车亦如此,世界上除了古董和佳酿能够历久弥香,让人珍惜,没有什么东西能经得起时间的消磨。一件旧物的价值有几许?它的位置,如今在主人的心中已微不足道,只能沦落街头,风餐露宿,一身荣光任凭雨打风吹去。车身上覆了一层灰尘,有的地方已然掉漆,露出白色的基面,像得了白癜风:前大灯因年久而变得晦涩无光,像一位世纪老人瞪着浑浊的眼睛茫然地看着这个世界:四只轮子磨得已失去胎花,因长期闲置失气而变得干瘪,颇像一只癞蛤蟆被一块黑石头压在脊背上。
出了东区,走上不远,便是一所小学,小学还开着幼儿园。这距离不远不近,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让他们不用走太远就能接送各自的“小太阳”“小月亮”,又叫他们可以在感到累之前活动一下腿脚和筋骨。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后,他们一窝蜂地早早守在学校附近,边胡乱拉呱边等着孩子。人行道上热闹起来了,卖长沙臭豆腐的、天津大麻花的、兰州雪花饼的、北京冰糖葫芦的、马车冰堡的等等,一律是喇叭替主人喊出了口,它们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喊着,就那么几个字,或半句话,南腔北调的叫卖声互相纠缠到一起,场面越来越混乱和嘈杂了。这些眼睛盯着孩子,手却悄悄地伸向家长钱包的人,有的无业,有的是下岗工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守望着自己的麦田,盼望着孩子们像一只只贪嘴的麻雀叽叽喳喳地飞临。
店主现做现卖,放学下班的时候,周围总是密匝匝围满了观看制作工艺和排队等着买的孩子和家长。店主准备好泥鳅和豆腐,首先要将泥鳅悉数倒进清水里,叫它们吐净肠胃中的脏东西,这样一遍遍地换水,水越来越清,泥鳅越来越干净,就像一张白纸。然后,将原本清清白白的豆腐冲洗一遍,与泥鳅一起放入添好水的砂锅中。天蓝色的火苗像一圈海水,纷纷探出舌头舔着锅底,个别淘气的跑了出来,爬上了锅身。水冰冷,豆腐冰冷,泥鳅也冰冷。开始,泥鳅在浅浅的水中,绕着豆腐游来游去,它们是将这一整块又白又嫩的豆腐当成了石头或其他。水慢慢地温了,冒起若有若无的热气,泥鳅们敏感地觉察到了,它们没觉得危险正在悄悄地靠近,也没意识到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相反,它们觉得很受用,好像洗着桑拿浴一样,它们彻底放松了警惕,撤掉了一直扎紧的防线,甘愿躺在这个温柔乡里。渐渐地,水温升高了,热气越来越稠,它们有点儿害怕,也有点儿担心,但它们留恋这个温柔乡,觉得这种感觉很美妙,很刺激,想离开又舍不得,拔不动腿,只好继续待下去。水温从皮肉热到了骨头,热气又稠又密,像一张网笼罩着水面,有的不甘寂寞地到处寻找着缝隙,争先恐后地飘了出来。它们被温柔麻醉的神经重新激活了,惊慌地窜来窜去,像被掐掉触须的蚂蚁。它们心惊肉跳,慌不择路,摆动尾巴,上下打挺,左右挣扎,莽撞中一头扎入了豆腐中。水被煮沸了,相互碰出咕嘟咕嘟声,吐着铜钱大小的泡泡,热气顶得锅盖忽起忽落。豆腐不再是清凉地,也不再是避难所,它们受不了了,一头钻了出来,重新游入水中,滚热的水烫得它们吱吱乱叫,慌忙掉头回到豆腐中。如此反反复复,它们中有的头扎进豆腐中,尾巴露在外头:有的身体埋在豆腐间,头伸进了水中,看上去形态狼藉,下场可悲,落得一锅热气腾腾的泥鳅豆腐汤,兀自咕嘟咕嘟地顶开气泡,仿佛永远沸腾着……
人们只是单纯地喜欢着这道菜的口感,又有谁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味道呢?从冷水开始,再到温水,直到沸水,一条泥鳅就这样渐渐地被水煮成汤,欲罢不能,再也无法自拔。
有一天,人行道上的大大小小的摊位一夜之间像蒸发了一样,两个铁笼子也像篱笆一般,被连根拔起了。载重卡车从山后拉来了一车又一车黄土,垫在了沙地上面,平地隆起了一座小山,中间有一条水泥小路曲折如蛇,静静穿过,路上嵌满了鹅卵石,点缀以假山,还有各种花草树木。
东区门前的那一溜儿围墙也被轰然推倒了,绿色一刹那像蜂群一样扑到了大家眼前,据说这叫拆墙透绿。
站在人行道上看东区,视野也马上透亮了,心情一下子痛快了。
大家脱了鞋,穿着袜子走在嵌满鹅卵石的小路上,一趟一趟地硌着脚。
他们有时眼睁睁地看到输液器扎入树的身体,一端连着一袋营养液。见惯了给人挂吊瓶,现在看到给树打针让他们感觉很新奇,健康与茁壮的祈愿在他们的注视下一点一滴地进入树的体内。
他们无意弄明白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但这些正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