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文写作学院”是该工作室下辖的一个专题研究机构。该专题将高考美文写作分为八个课程类型: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因人说理、因事说理、因景说理和因物说理。
郭家海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科技带头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全国中语会“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主编系列丛书《表达的升级》(共6册),《中学生作文升格指导》。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十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复印。
类型概览
因事说理散文属于感悟思考(议论)成分比较多的散文,一般人常常将其归入议论文。但是,其与一般议论文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一般议论文以逻辑见长,以分析为主,即便其中特殊的杂文也几乎如此,只是在语言表达上格外有特色;因事说理散文还是以抒情见长,只不过在“理”的认识上要比抒情方向的借事抒情要明显得多。
本类型以感悟思考为核心,分为三个构思环节:选择由头——感悟思考——素材印证。
(1)选择由头。“由头”就是引发文章的一个开头。开头是起调,决定全文的风格方向。议论文中特殊的种类杂文、时评一般也有“由头”,杂文的“由头”与因事说理散文“由头”接近,但是时评不一样。时评的“由头”一般都是当前发生的一个社会现象、问题,而杂文、因事说理散文的“由头”往往都是身边生活小事,甚或就是阅读时读到的一句话引发的感触。
(2)感悟思考。就“由头”的事情作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挖掘“由头”事件所能承载的关于人生、社会、人性的本质属性,以抒情的方式加以渲染,而不是大加议论分析。
(3)素材印证。在表达感悟思考过程中适时适当引入相关素材,印证丰富感悟思考内容。
本类型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恰当的由头是成功的一半。前面已经说过,因事说理散文的由头贵在“平民化”,即看似平常、甚至平淡,可以是大气磅礴的,但一定是其中的一个细节;更多是小家碧玉的,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必然要有承载哲理的力量。
(2)合理的挖掘是成功的动力。因物说理散文核心就在“理”上。“理”从何来?“理”从由头来。这里要求的就是对由头所蕴含价值的“挖掘”。“挖掘”不是凭空拔高,而是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因此,“合理性”与“深度”一样重要。
(3)合宜的素材是成功的引力。光有由头只是开头,有了“本质”也只是本质,还不能构成引人入胜的文章。要引人入胜,则需要一些合宜的素材来“引”。这些合宜的素材需要联想,从由头出发的联想,围绕“本质”内涵的、能阐述、印证“本质”内涵的联想。
美文示范
生存,加上一支笔
筱敏
圣诞节那天,一位朋友打来一个电话,说:“请你拿一支笔,记下我给你念的一段话,作者是捷克剧作家哈维尔,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我们阅读但我们至今不曾阅读的作家。”
于是我用随手拾起的纸片记下如下的话——
只有能够保持一种持久的独立的看法的人,才能真正地信仰——这种信仰是作为一种灵魂的状态,作为一种“面对存在”而不是对来自外部某种东西盲目的认同。
放下笔的时候,我说:“我懂了!”
朋友说:“这是送给你的圣诞礼物。”
圣诞节于我并无意义,但我十分感谢这礼物,因为它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到达。
我确曾深感困扰,为社会的失范,为流俗的喧嚣,为赝品,为文化人对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的鄙夷。
因为自身的乏力,而乞望某个舆论群体的肯定,这是一个作家的悲哀。乏力,或者说对孤独的恐惧,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屈从和媚俗的理由。个人总是容易被群体融解掉的,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由来以群体为上的文化氛围之内。所谓流派,所谓朋党,固然是一种群体;所谓世风,所谓流俗,同样也是。世风流俗的压力难以想象的巨大,由是,一个尚有良知的作家,就不得不抵抗,不得不“敢于特立独行”。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反对作家不过是一种职业的说法,因为这种看似平民化的说法,回避了某种实质性的东西。事实上,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优秀的作家并非是以写作为职业的,而绝大多数以舞动一支笔来养家糊口甚至过上流生活的人,却算不上作家。作家,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人的精神事实,她至少需要个体的人格尊严,独立的思想能力和感受能力,内心的冲动,生命的热情……在依照别人的旨意炮制文字产品的时候,是不存在作家的,无论这个授意者是谁——官员,鼓噪炒作者,赞助人,书商,或其他掮客。
我并不认为传统的中国文人留给了我们多少值得坚守的精神遗产。说到遗产,那是文艺复兴以来,整个文明世界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我尤其仰慕俄罗斯知识分子,一如别尔嘉耶夫在其《俄罗斯思想》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知识分子感到自由受到历史的重压,他们对这种历史重负发难。”正是这样一些知识分子的遭际和他们的作品,使我懂得自由和尊严的珍贵,使我懂得生存并且手里握着一支笔的意义。
因为乏力,也因为自己与自己的对抗,我走得很慢,写得很慢,而且时常感觉到自己未必有力量走出多远。但我并不打算为自己另寻一条便于滑行的路,就算这些路五光十色,就在眼前。
文学绝非只是消闲或帮忙的手段,即使一篇不过几百字的短文,也绝非如此。
(有删节)
分析: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本类型的作品。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紧紧围绕“选择由头——感悟思考——素材印证”这个关键构思逻辑设计。“事”为圣诞节朋友打来电话,送我一句话;“理”是“作家不能屈从媚俗,而要以独立人格存在”。
(1)选择由头。朋友与众不同的圣诞礼物是文章的灵眼。一篇借事说理散文成功的基础便在于事。这事反映了作者及其周边人的生活情趣及价值高度,也决定了文章的深度。这份精神的礼物在让人慨叹朋友用心之良苦时,也不禁在意作者的回应与思考。
(2)感悟思考。“个人总是容易被群体融解掉的,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由来以群体为上的文化氛围之内”。这句话深点让人想到“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学高度,浅点让人联想到现实。不深不浅,咸淡相宜,犀利又内敛地点出法力的深层次原因。
(3)素材印证。别尔嘉耶夫在其《俄罗斯思想》是个非常有力的印证素材,不仅有效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还使文章富有品位。
此外,文章在点题上也很值得注意。文章三次点题,一在文章开头“事”中,二在中间第九段,三在末尾第十段。第一次点题交代缘由,第二次写题目的反面,利用反面例证,第三次真正悟出道理,三次点题,含义不同,层次递进。
考场实战
那手,那人,那心
(1)初中时和同学去一家特殊学校看望孩子们,刚走入教室,一个七八岁的小盲男孩便很严肃地叫住我,让我把手伸给他。
(2)我伸出手,他把小手放在我的手上,摸了摸,然后绽开了笑容,说:“姐姐,你是好人。”
(3)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摸了摸手,你就知道我是好人呢?”
(4)小男孩骄傲地抬起头,宣布他的理论:“因为好人的手都是暖暖的呀!”
(5)是啊!好人的手是暖暖的。这句让我永远无法忘却的话在那么多双手,那么多个人,那么多颗心中流淌着。暖暖的手,伸出的是慰藉,是依靠,是将心比心。
(6)特蕾莎修女在获诺贝尔和平奖时曾说:“我在做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给贫穷、困苦的人一双温暖的手。”她一次从下水道中捡起一个奄奄一息的流浪者,那人不断咒骂着命运给予他的苦难与不公。特蕾莎修女将他带回修道院,亲自给他擦身、喂粥,为他换上干净衣服,然后守在他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
(7)几小时之后,流浪者死去了,可他的最后一句话不再是咒骂,而是一句微笑的“谢谢”。
这是何等的力量!一双暖暖的手也许不能治愈身体上的疾病,却可以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融化心灵的坚冰!
(8)一双温暖的手更是一种依靠。《中国时报》的记者张平宜第一次来到四川凉山的大营盘村时,孩子们便抓着她的手不肯放。他们依靠着她,向她诉说这个麻风病村的孤寂。张平宜也没有辜负这种依靠,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用十年时间为麻风村盖起了学校,让孩子们过上正常的生活,她向这个在迷雾中彷徨的村子伸出了温暖的手,为它提供依靠,引领它走向了明亮、开阔的世界。
(9)一双温暖的手更需将心比心。一位旅行者来到云南一所山村学校,提出为学生免费支教时,校长竟果断地拒绝了他。而校长的解释更发人深省:“我们发现许多支教者离开之后,孩子们竟不愿再相信他们唯一的老师。那些支教者告诉学生,他们的老师教的东西是错的。他们只把支教当作自己的人生体验,却忽视了孩子们以后的日子……”
(10)在向他人伸出手时,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只有将心比心,手的温暖才能真正被感知,予人慰藉与依靠。
(11)穿着黄衣的志愿者,默默无名的捐款人,街头的一把搀扶,公车的一次礼让……伸出温暖的手其实是如此简单。这份温暖虽小,却是一份传递的力量,一份足以点燃整个社会的力量。
(12)是那手暖吗?是那人。是那人暖吗?是那心。手的温暖,是人的温暖,人的温暖,是心的温暖。
(13)心的温暖,其实是爱的温暖啊!
分析: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本类型的作品。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紧紧围绕“选择由头——感悟思考——素材印证”这个关键构思逻辑设计。
(1)引入由头。文章先用四个小节回忆一个故事作为由头引入。“平民化”的盲童“理论”给人一绺温馨。
(2)感悟思考。从第五节开始,文章进入主体,引入的就是盲童的“理论”为此,作者特意设置了一个小节(第五节)的承接,表达的方式就是抒情。显然,作者是聪明的,有上面四个小节的故事作基础,这样的情才有基础。由此,作者先后又推出“一双暖暖的手也许不能治愈身体上的疾病,却可以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融化心灵的坚冰”“一双温暖的手更是一种依靠”“一双温暖的手更需将心比心”“手的温暖,是人的温暖;人的温暖,是心的温暖;心的温暖,其实是爱的温暖”这样具有逻辑递进意义的感悟思考。
(3)素材印证。如果以上一连串的感悟思考全部依托开头的故事(由头),显然,那故事是承载不动的。因此,需要相应合宜的素材。作者分别为之配备了特蕾莎修女向流浪汉伸出温暖的手、《中国时报》记者张平宜向麻风病村孩子们伸出温暖的手这样合宜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配备了反面素材,使得思考更有立体性。
模拟抢滩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但是,走路的方式,借助的工具日益多元化。更多的时候,“行路”已经不仅仅有其基本含义,人们更会从中引申出多种比喻含义。
请根据“行路”的某种现象,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例文:
行 路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三(2) 吕希蕴
(1)八十里拉练的时候,我们的队旗叫做“行路”。清晨六点启程到夜幕降临时凯旋,十一个小时,我们用双脚丈量了八十里的行程。
(2)人生就是一场名为“行路”的拉练。我们在路上以理想为终点,坚持而追求。
(3)著名记者柴静曾在《面对面》中采访过卢安克,一位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在中国从事留守儿童支教工作。他在践行着他的“教育之路”——教育应该来自孩子天性和本真的需要,不必在乎考试成绩,重点在孩子是否获得渴望的知识和必备的技能。有人说:“卢安克很懂教育。”而卢安克说:“我只是知道孩子的需要。”我明白,他始终不辍地行走在追求的路上,追求着真正改变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对他而言,“懂得教育”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赞扬。
(4)这让我想起叔本华曾在他的《论人世间的痛苦》中说过:“我们在青春年华时思考将来的人生,就像等待剧院大幕拉起前的孩子,情绪高涨地等待开场。”诚然,人生的舞台不可能给予观众时时刻刻的欢欣与轻松。我们不必很早就精通人生的真谛,但我们需要在这漫长的行路中尽早地选择自己珍爱的追求,走上自己的路。
(5)走上自己要走的路,更可贵的是对大众理想的发难。别尔加耶夫曾在其作品《俄罗斯思想》中提到“知识分子感到自由受到历史的重压,他们为这种重压发难”。这不禁令我想起启蒙思想涌动的中世纪,卢梭提倡的“人民主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你若说他们精通革命变法治国之理,不如说这些理论来自于他们对大众所追求的自由的发难,对真理的渴望。他们在呼吁之路上迸发的思想火花的闪烁与碰撞,成了后世坚持与信仰的准则。当幕布缓缓拉上的时候,后世的肯定与称颂便成为最好的答案。
(6)行路之上的我们,亦如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一片贝壳或是卵石的精美会令我们欣喜若狂。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到达真理的海洋。我们能做的是聆听民众的呻吟,为大众的理想发难,在坚持的道路上,缓缓行走。这样的行路,或许才是活出价值,给予生活最大馈赠的回答。
(7)毕竟,我们总在路上,不曾停下。而路,也总在脚下。
(8)我更记得,当丈量八十里之后的自己,到达终点的那一刻:所有的心潮澎湃化为冷静的沉默。我在想:这八十里仅仅是人生行路途中短短的一曲,点滴的收获或是失意都已过去。为终点发难,为理想发难,行路上的我们,面对以后更宽广的追求,怀抱着独立与坚定的信仰,才能宠辱不惊,从容淡然。
分析:
作者从材料中选择追求践行这一话题,符合材料要求,但有一定难度。文章是一篇因事悟理散文。“事”是作者曾经历的一次拉练。“理”是“趁早选择,坚定地行走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可贵的是,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分离出两个层次:一是“我们需要在这漫长的行路中尽早地选择自己珍爱的追求,走上自己的路”,二是“走上自己要走的路,更可贵的是对大众理想的发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