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民办职业教育与增强现实(AR)技术之间的新思考
——基于两层次的校企合作的移动端AR教学系统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筹资的影响
王 丹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在介绍增强现实目前在教育上的应用情况,指出其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缺乏,提出了关于增强现实技术在民办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新的思考,最后对思考的内容进行展望。
增强现实技术;民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1 背景
多媒体教学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课堂中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在学习中保持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美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报告(Goldman Sachs,2016)指出“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教学中成为一个标准的工具,并且在高等教育、职业教学中成为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方式”。此外,也有许多的文章关注于AR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大部分相关的文章主要介绍了AR技术在教育上的普遍应用;一些文章主要关注于AR技术在儿童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有关注AR技术在早期艺术教育中的获得情况(Huang and Fong,2015),也有对早期小学海洋知识学习利用AR技术进行教学的研究 (Lu and Liua,2015)。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主要针对于幼儿园、小学、大学,只有很少部分的研究针对于职业教育,如有对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中使用AR技术,探讨其系统对其学习过程的影响(Bacca et al.( 2015),也有在职业教育测地学中运用AR技术系统的研究。然而,相比起小学、大学,对于职业教育中AR技术的运用研究是相对较少的。
2 问题思考
当人们在研究A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时,大多数研究都是讨论其在具体的AR技术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且常常只是关注于AR技术本身,然而,很少的研究思考到当人们讨论AR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时,巨大的AR技术的商业价值其实是可能被结合在教育价值上。因此,做出一个思考:基于两种不同的校企合作的移动端AR技术教学系统,是否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筹资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根据以上的问题,一个基于AR技术、民办职业教育、行业参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假设被建立。
AR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商业价值,当人们在教育中应用AR技术,许多研究就仅仅只关注它的教学价值(teaching value(A)),而在此假设中,AR技术的其他商业价值( other commercial values(B) )将会被考虑到并结合其教学价值一并去建立基于移动端的AR技术教学系统。也就是说,在建立此系统时,职业院校将与企业商讨共同的需求,其包括职业院校的教学价值和企业所需的一些商业价值。此为第一层次的合作。
而在职业教育中,其最重要的是教学结果要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将有第二层次的校企合作,即在系统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共同合作,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满足行业需求(C)。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D).而行业、企业将在(B)(D)项中获利,而职业教育将在(A)(C)项中得到发展,并且可能从企业中得到更多对于教学系统的资助(E),解决其筹资基础的问题。
3 问题的意义及展望
AR技术在教育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潜力,一些新的市场也因它而产生。所提出的思考,将在之后的具体研究方案中实施,将应用于汽车4S店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通过双方的两层次的合作,建立基于此合作的AR教学系统。探究其对于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筹资上的影响。这也许将产生一个在职业教育中运用AR技术的新的方向。它不仅仅将教学方法进行了革新,也通过这种形式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同时可能解决民办职业院校教学筹资的问题。这种形式也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带来新的思考。
[2] Anastassova,M.,Pan?els,S. and Souvestre,F.,2016. Methods for User Involvement in the Design of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Embedd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pp. 81-91).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Australia-New Zealand ed. Austin,TX:T.N.M. Consortium.
[3] Azuma,R. (1997).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Presence,6,355-385.Bacca,J.,Baldiris,S.,Fabregat,R. and Graf,S.,2015.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75,pp.49-58.
[4] Delic,A.,Domancic,M.,Vujevic,P.,Drljevic,N. and Boticki,I.,2014,September. AuGeo:A geolocation-based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vocational geodesy education. In ELMAR (ELMAR),2014 5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p. 1-4). IEEE.
[5] Huang,Y.,Li,H. and Fong,R.,2015.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in early art education: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pp.1-16.
[6] Johnson,L.,Smith,R.,Levine,A.,& Haywood,K. (2010). The 2010 Horizon report:
Kidd,S.H. and Crompton,H.,2016. Augmented Learning with Augmented Reality. In Mobile Learning Design (pp. 97-108). Springer Singapore.
[7] Lu,S.J. and Liu,Y.C.,2015. Integrating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to enhance children’s learning in marine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1(4),pp.525-541.
[8] McMahon,D.D.,Cihak,D.F.,Wright,R.E. and Bell,S.M.,2016. Augmented Reality for Teaching Science Vocabulary to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Autis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48(1),pp.38-56.
[9] Uluyol,?. andahin,S.,2016. Augmented Reality:A New Direction in Education. Emerging Tools and Applications of Virtual Reality in Education,p.239.
[10] J. Bacca,S. Baldiris,R. Fabregat,S. Graf,Kinshuk Augmented Reality Trends in Edu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J. Educ. Technol. Soc.,17 (4) (2014),pp. 133-149 View Record in Scopus | Citing articles
王丹(1989.11-),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G40-057
A
1672-5832(2016)12-023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