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何 婷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经济运行规律,并科学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调整供给总量和结构平衡,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种内在深层矛盾,充分释放经济内生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供给平衡;结构平衡
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1.1 总量供需平衡理论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创立了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理论。他所揭示的两大部类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从而科学地得出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是两部类的均衡,先看简单再生产公式(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1.1.1 I(v+m)=IIc,该公式是社会简单再生产实现最基本的条件,反应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一种比例。
由公式1派生出公式2、3、4:
1.1.2 I(c+v+m)=Ic+IIc,这一公式反映了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等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生产资料供需平衡。
1.1.3 II(c+v+m)=I(v+m)+II(v+m),该公式反映了当第II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等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实现社会消费资料供需平衡。
1.1.4 I(c+v+m)+II(c+v+m))=Ic+IIc+I(v+m)+II(v+m),公式左边I(c+v+m)是生产资料总供给;II(c+v+m)是消费资料总供给,两者之和就是社会总供给;公式右边Ic+IIc是生产资料总需求;I(v+m)+II(v+m)是生活资料总需求;二者之和是社会总需求;该公式左边说明两大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和应与公式右边两大部类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和一致,此时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总量平衡和比例平衡。
再看扩大再生产公式,其中 △c表示追加生产资料,△v 表示追加可变资本,m /x个人消费:
1.1.5 I(v+m)>IIc,该公式是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第I部类的产品在补偿了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能余下一部分生产资料供两个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1.1.6 I(v +△v+m/x )=II( c+ △c ),公式5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最基本的实现条件:第I部类对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同第II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一致。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两大部类之间互相提出需求,互相提供产品,因而存在互为市场,互相制约的关系。[1]
由公式6派生出公式7、8:
1.1.7 I(c+v+m)=II(c+△c )+I( c+ △c ),公式中,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只有等于两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达到平衡。
1.1.8 II(c+v+m)=I(v+△v+m/x )+II(v +△v+m/x ),公式中,第II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与两部类对消费资料总需求达到平衡时,只有在这种比例关系经常得到遵守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生产才能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顺利向前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下行压力直接来源于企业活力不足,企业活力不足又来源于企业生产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没有市场,而生产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没有市场是因为他们的东西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比如,201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产能利用率平均低于80%,产能过剩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科技技术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等等[2],据测算,2014年我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服务没有变,质量跟不上。因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
1.2 结构比例平衡理论
结构均衡即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各部类内及部门之间的生产交换要达到结构比例均衡。两大部类的结构比例平衡意味着,两大部类中各不同细分部门和各不同细分产品的生产,也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以保证不同部门内及部门间生产的产品均能互相满足需要,这样才有社会再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否则,社会生产体系会出现不均衡,有些部门生产产品过剩,有些部门生产产品不足。对整个社会而言,这会造成资源的配置不当甚至严重浪费。
联系到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供需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再生产结构性失衡问题引起的,表现为社会总供给的生产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匹配。要切实化解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提高供给侧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2 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境,而四个因素又相互决定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但生产是起支配性作用,因为人类的生存来源于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因此,需要重视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交换、分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才能全面认识供给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辩证关系,才能全面认识供给侧改革的丰富科学内涵。2.1 创新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创造新产业,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供给结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大工业创造了像蒸汽机和其他机器那样的手段,使工业生产在短时间内用不多的费用便能无限地增加起来。[4]这说明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市场产品供给量。另一方面,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以质量升级改善有效供给,不断提升高端技术、产品、服务的比重,做到产品和服务质量“双提高”。当前,推进“大众创新”,就是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2.2 调整总供求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总量供需平衡理论,必须保持总供和需需求的均衡。供给与消费这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调整总供求平衡首先就是去产能。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实行低效率企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此外,调整供求平衡还需要化解房地产库存。近年来,房地产业价格体系扭曲、内外失衡、过度投资导致房地产库存庞大。政府为化解房地产库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形成更多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时鼓励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放假,有效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2.3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调整结构平衡就是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近年来,某些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而进行的产业升级性的调整。以西部地区成都为例,成都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是3.5:43.7:52.8,可以看出成都在第三产业方面有绝对优势,旅游,互联网等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为城市创造可观收入,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政府可以结合成都自身优势打造一批高端第三产业做为城市名片。此外,成都第一产业投入比例低,可以根据成都平原优势适当发展高质量的农业产品。四川俗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坐落在成都平原中心位置,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政府可为农民提供技术,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有机产品,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1] 张朝尊 曹新.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4)
[2] [3]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M].北京:人民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201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何婷(1988-),女,四川巴中人,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F224
A
1672-5832(2016)08-005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