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招贴设计中几何图形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573
孟 琪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浅谈招贴设计中几何图形的应用

  孟 琪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当我们用笔在纸上随意的勾勒出一个圆,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反而近似于椭圆,这种不经意间产生的视觉错误与人的生理和几何学有关。根据视错觉的特性,如果我们对几何图形进行新的重构组合,不仅能给招贴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吸引力。

  几何图形;招贴设计

  在所有的视觉元素中,图形是它的本源,而图形又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抽象形式中几何图形具有简单明了明了的视觉特性,我们不难发现在招贴设计的应用中,如果充分利用几何化的点线面及圆,方,三角进行重构组合会给观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错觉感受,同时也可以达到视觉层面上的新认知。因此本文从两个方向浅析几何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视错觉构建。

  当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向来浅析几何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视错觉构建。

1 几何图形的表现形式

1.1 具象中提炼抽象。具象图形是物象世界的再现,具有直观,通识的特点,但具象图形也具备繁复,形式美感不强的缺点。抽象图形是从现实的物象中概括归纳出本质的东西或解构事物内在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的表现。抽象图形摆脱了实际物态的限定,不是对事物的直接描述,与具象图形相比更具有形式美和现代美,特征性更强,其象征寓意也比具象图形更加宽泛和更具表现力。

  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一定可视的具象,实际上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从具体的特殊的形象当中,抽出其美的共性,综合成一种能在人的精神上起美感作用的艺术语言。客观世界纷纭复杂,千变万化,各种事物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不可能同时感知一切,而只能选择性的优先感知其中的一部分,对于那些很难用具体形象来描述和表现的内容,以及没有具体形象的事物,语言或概念,要尽可能使其形象化,具体化,这时必须概括出抽象形式的点线面,主观而理性地处理点的大小与疏密,线的粗细与曲直以及面的位置与空间等各种状态,还要充分运用审美观点,视觉心理,设计原则,通过秩序美,韵律美,矛盾空间的趣味美和空间结构美构成抽象的图形,探求构图与表现内容相一致的画面来表达某种感觉和意念,使受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信息,又使得作品本身富含艺术性,哲理性和文化底蕴,以此来取得更好的宣传作用。

  1.2 几何图形与表现手法结合。招贴当中的几何图形运用电脑制图具有现代感,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简单方便,已经成为招贴设计的主流。招贴设计更为大胆,风格趋于多元化,艺术化和个性化,可以与文字材质达到完美的结合,画面更加丰富。

  招贴设计中的几何图形运用不同的材质和肌理,可形成不同的视觉形象。不同的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肌理是由人对自然和偶然肌理进行主观处理制作出的特殊的表面效果。招贴设计是通过视觉传达来表现的,所以肌理也是画面的中点。它与图形,色彩一样,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设计手段,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感。

  招贴设计中的几何图形运用构成的方法,通过一定的点线面的结合,显示出一定的象征意义,再加上文字标题,也同具象表现一样能成为好的招贴作品。点线面本身并不能传达一定的具象信息,只能以几何形态来暗示某种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精神,意念与物质。这种抽象元素包含一定的信息,也主要来源于具象图形的抽象引申,象征或比喻,图形虽然简单却具有深邃的含义,利用有限的形式语言营造一种空间意境,让观者发挥想象力去填补,联想和体味,让人回味无穷。

2 几何形的视错觉构建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2.1 矛盾。矛盾空间通常使用视点的转变和交换,在二维的空间表现三维。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多视点的矛盾空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代招贴设计强调视觉冲击力,而矛盾空间因有悖视觉的逻辑性,正好与这一点符合,所以被广泛使用。

  现代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在他的招贴中也运用了这种形式,将四个静坐在台前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放在同一个画面中,用线和面进行切割,黄色色块与人物剪影的对比,看着矛盾的四个人,却又合理的存在一个画面之中,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2.2 正负。正负形,简单来说就是由正形和负形两个部分组成的。正形就是第一个吸引我们视觉注意的图形,也被称为“图”,负形是围绕在正形周围,是第二个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部分,也被称为“底”。在视错觉图形创作中,利用视错觉和形的巧妙组合,图形的正负交错,从而产生视觉双关的视错觉现象,使画面空间得到扩展,作品意义更加深远。

  2.3 渐变。渐变图形主要利用图形形态上的逐渐变形和转变、结构上的组合来产生视觉错误。渐变图形并非几个图形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跨越、一种突变。这种视错觉是根据图形之间相似的结构特点来完成的。

3 视错觉的表现形式

视错觉专家在研究如何通过欺骗大脑来善生错觉感受时,通常会提供一个熟悉的信息路径,然后再制造出其他的信息路径与,从而引起视觉上的错位。错觉图像是利用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来影响观察者的图片判读,使其产生视觉判读的错觉,其构建视错觉的表现手法大致有四类。

  3.1 经验影响。观察者对图形的知觉往往会受以往经验的影响,新的影像会被前期的记忆痕迹所干扰,视错觉图像传递了有别于先前印象的形状信息,以进入反差的心理认知程序从而产生错觉。这也是视错觉形成相当关键的因素。

  3.2 视觉倾向。人的视觉倾向有力求简单及化简为繁的特性。对于构造简单的造型,容易接受与认知,而对复杂的造型,则尽量以简单的构造来把握。视错觉图像制造两种以上的意义供观察者判读,改变了原来单纯化的视觉,使视错觉产生成为可能。

  3.3 知觉刺激。人们对某类知觉刺激,会受到时空上与该刺激相近刺激的意义所影响,包括大小、形状、位置、色彩、色泽以及明暗等关系,看的角度或其出现的距离等,例如线条图形其长度、方向、弧度及线条走向等被错误接收,使得肉眼观察结果与仪器所测量的结果不一致,产生肉眼误判的结果。尤其在刺激暧昧不明、模糊不清时,视错觉就产生了。

  3.4 图形与背景反转。假如视视觉刺激包含两个或更多间隔区域,我们会优先选择经验中刺激的那一部份。被明显看到的为图形,其余为背景。错觉图形的形象与背景之间是可逆的,两区域均可被视为形象,从而产生视错觉。

4 总结

可以看出,在招贴设计中将现实中的不合理,以合理的手法展现在一个画面中,有着强烈的视觉张力,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当然,视错觉不仅仅可以应用在招贴中,摄影、绘画甚至是小物件都能看到视错觉的身影。在信息纷繁、创意精彩不断的今天,视错觉凭它独特的姿态展现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提高了观者的审美情趣。

  孟琪(1991-),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设计学硕士,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设计学。

  J524

  A

  1672-5832(2016)07-0173-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