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四个全面”: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针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663
何金轩 肖 伟 羿彦任

  (1.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四个全面”: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针

  何金轩1肖 伟1羿彦任2

  (1.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的同时,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进而又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因此,“四个全面”更好地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面指导我国法治建设,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理论来源和动力保证。

  四个全面;新形势;治国理政

1 “四个全面”的理论与概念

四个全面”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开辟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途径,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内容和框架上进一步完善了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制变革,使得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的调整和重组,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上也出现了诸如腐败严重、道德滑坡等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及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党中央国务院纵观国际国内大势,准确判断出了我们国家目前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四个全面的发展任务。同时,这也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总框架、总抓手、总遵循。像马克思斯主义的很多伟大理论成果一样,“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是一夜之间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尤其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它也经历了最初的探索到飞跃发展的质的提升过程。“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方面都是逐渐丰富和发展完善起来的。

2 “四个全面”的具体特征

明确的目标指向。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不是“初步实现”,也不是“局部实现”,而是全面实现,是“五位一体”的,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清晰的战略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导向,规定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路径。

3 深远的全局思维

“四个全面”深邃的战略思维和高瞻远瞩的全局思维是我们基于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判断而出的。它统筹了国内各方面的发展。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

4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分析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其治国理政活动既要遵循一般政党治国理政的普遍规律,根据中国的体制国情又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特殊规律。这个治国理政的普遍规律是指政党政治的普遍原理,这一特殊规律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因而,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特殊规律,而必须首先研究一般政党治国理政的普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中国国情、社会形势的特点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理论基础,才能系统总结以往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才能科学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才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刻精辟具体,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方针,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彼此支撑相辅相成。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首先必须理清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之间界限区别,避免三者之间的相互混淆,分清局部与统一的联系政党与社会。政党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市民社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国家与社会不断分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权力不断从社会撤离,市民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政治国家的统治权威不断受到市民社会组织的制约,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日益形成。

  政党与国家。政党与国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党与国家的关系。让·布隆代尔指出:“政党与政府(国家)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形成了相互依赖。政党在现有政治体制内活动,依法进行政治参与,以取得国家权力或影响国家权力运行为目标,政党与国家相互依赖,政党控制国家的运作,国家也影响政党的活动。

  社会与国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十分重要,两者不同的关系状态,不仅决定了当时国家的政治形态,还决定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面貌。只有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且互动平衡的状态下,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宪政才能产生。国家来源于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生的,社会成员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授权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家的权力必须是有限的,必须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也必须与国家相独立,实现对国家的控制。

5 “四个全面”开辟了党对治国理政认识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方法。牢牢坚定鲜明的站在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并且用这个目标指引所有的奋斗。全面深化改革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建设的目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 莫纪宏.“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M].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 韩庆祥.全面深入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

  [3] 蒋建新.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和谐[J].甘肃理论学刊刊,2014(6).

  [4] 杨学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几点体会[M].长江论坛,2015(2).

  D60

  A

  1672-5832(2016)07-0163-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