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作文教学三步曲——敢写 能写 会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161
赵方亮

  (四川省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作文教学三步曲
——敢写 能写 会写

  赵方亮

  (四川省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作文——精神产品之独创,其训练有法。如何训练学生得到写作之法,敢写能写会写,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地,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产品呢?由仿写到会写,由模仿到创造。符合写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必将得到较大提高。

  作文教学;敢写;能写;会写

引言

作文——精神产品之独创,其训练有法。如何训练学生得到写作之法,敢写能写会写,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地,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产品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1 习作教学要以课标为纲——让学生敢写

新课标关于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这个总目标更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注重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以及与人交流的愿望。

  但是,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形往往令我们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作文,谈文色变。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呢,每次作文往往采用的是把尖子生的作文先挑出来,详加分析,细加批改,并将其作为范文滔滔不绝地念给其他学生听,而对多数学生作文指导、辅导甚少,搞得多数学生老是自叹弗如,老是觉得怎么努力也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对作文由无兴趣到惧怕,由惧怕到厌恶,最后越来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老师的初衷是想以“点”带“面”,结果是嫩苗地里跑野马,极大地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老师的期望值超越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和需求,主观上用心良苦,客观上却事与愿违。

  须知,对高段学生来说,他们虽然经历了低、中段的写作实践,但其实践范围仍是比较狭窄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还处于相当稚嫩的阶段。拿我们老师成熟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他们的语言仍然贫乏,写作无什么技巧,识辨能力及其脆弱。这样超越学生能力范围的要求,致使大多数学生不但尝不到写作成功的乐趣,反而还对作文望而生畏,陷入苦恼、厌烦的怪圈。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学走路时,妈妈总是把孩子放在迈一小步就能扑到大人怀抱的地方,鼓励孩子向前迈出那可贵的第一小步!其情境多么动人而有趣啊!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像这样,那学生的写作所得便不啻于孩子学走路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写作情绪,对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要尽量找出优点,评语中要多写些带鼓动、表扬,并且指明改进方向的话语。对写作较好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在语言表达等方面尽可能完美些。评讲时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同时不忘表扬有进步的同学。总之,作文教学不要随意拔高写作要求,适当给大多数学生松绑,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集中精力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功夫,使孩子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敢写。

2 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写

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更新观念,改善写作训练环境。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而又敏感,只要教师善于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把爱说爱讲的天性用到写作上,“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大胆地历练。老师在写作数量上要做好安排,如一学期周记多少篇、小练笔多少篇、大作文多少篇,把这些总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有写作兴趣、欲望、需要时多动动笔,变被动为主动,初学自由写作。

  教会学生有内容可写,从身边的人、事、物写起。我在每周布置周记时,均要提供具体内容,如校园里的某棵树开花啦,周记就写这棵树;这周春游啦,周记便是《快乐的春游》;运动会后,那肯定是《精彩的运动会》……让学生知道些什么,有内容可写,防止瞎编乱写,东抄西抄,养成不好的作文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像自行车和游泳教练一样舍得“放”,让学生去自练、自感、自悟、自得、自会。我国传统作文教学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叫“先放后收”,不“放”难以活跃思维,大胆练笔;而“收”是为了规范学生写作,点评指导以利更好发展。

  因此,语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练笔,写他们想说的话,写身边的真人真事真物。要学生自改、互改、互评,相互模仿取长补短。指导学生怎么做到中心明确,怎么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表达上怎么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行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这样改善写作环境,让学生自由写作,实质上是让学生先“玩”起来,“跑”起来,老师再想法指导学生玩得更好,跑得更快。即在跑、玩中加以辅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再上新台阶,大多数学生是能写的,是能达标的。

3 写作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以模仿促创新——让学生会写

写作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技能训练,凡是技能的东西,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这正像前面说到的骑自行车和游泳一样。吕叔湘先生曾说:“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入格,合符条规,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细细体会。

  人类的技能,大多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蜻蜓,飞机上了天;模仿青蛙复眼,造出了雷达。很多科技的发明创造,得益于仿生学的研究。

  人类的语言学习更是如此,婴幼儿放在什么语种环境,长大后便能说什么语言,“狼孩”长大只会像狼一样嗥叫便是例证。写作教学像练书法一样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有它自身的规律,即由仿到创,以仿促创是写作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新课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方面有一个思想,即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而“三多”实质上也是由仿到创的体现。学生缺少必要的模仿练习,就叫学生写作过关,有点强人所难。殊知,欲速则不达!

  其实,语文教学中每天都在让学生模仿,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除了让学生受语言文字和情感的熏陶外,作者的立意、构思、选材,对生活的阐释,谋篇布局,不都在让学生感悟、理解吗?这里的感悟、理解就是在模仿、积累、思索,而模仿、积累、思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创造,会创造。仿写在作文教学中是最容易做好的事,各种修辞格式的仿写,过渡、照应的仿写,立意构思的仿写,还有作文命题的模仿等等,依葫芦画瓢,学生掌握起来并不难。这样的训练比老师苦口婆心千篇一律的讲解要实在得多,学生能寻藤摸瓜,摸着石头过河。由仿写到会写,由模仿到创造。符合写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必将得到较大提高。

  唱好写作教学的三步曲——敢写、能写、会写,师生都能品尝到写作教学的甘甜,头不疼而心意舒。

  [1] 时金芳.作文教学问题归因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6.12

  [2] 刘凤霞.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3.9

  赵方亮(1966.03-),女,四川省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作文教学、经典诵读。

  G633.3

  A

  1672-5832(2016)07-0084-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