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下的唐诗英译中文化缺失的研究
高 云 何 佳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各个民族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本往往不能真切的反应出中国的古典文化,文化传播受到一定阻碍。本文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指导下,对唐诗英译中文化缺失现象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期望更好地向外界传达中国优秀文化。
唐诗英译;文化缺失;归化异化;翻译补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指出:“归化指翻译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用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原文;而异化则指翻译应以原作者为中心,尽量使读者向原作者靠近。”[1]近些年来,唐诗的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唐诗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缺失现象也尤为严重。本文就唐诗翻译中文化的缺失进行研究,在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给出唐诗翻译中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共同学习。
1 唐诗中文化缺失的表现
总的来说,唐诗中文化缺失现象主要表现较为明显。首先,唐诗中用典的翻译不到位。诗人经常在诗中运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许渊冲将这两句译为“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2]原文中运用了“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来表达诗人的伤感。虽然译文中也译出了“cry”来表达伤感之情,但是译文中没有表现出两个典故。
另外,中国历来所形成的特殊词汇也是不容易翻译的。例如:李白《长干行》中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W.A.P.Martin 将其译文:“You rode a bamboo horse,And deemed yourself a knight,With paper helm and shield,And wodden sword bedight.”[3]中国人应该可以在原诗中看出一个中国成语:“青梅竹马”,这是来形容男孩女孩之间纯洁的友谊。但是译文中都省略了这一点。
再者,在唐诗翻译中,文化语境的缺失也是十分普遍的。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诗中,诗人以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月光”、“霜”等营造了一种思乡的氛围。但是多数译本中,虽然也译出了思乡的成分,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为何抬头看到月光,便有了思乡情绪。
2 唐诗翻译策略
本文在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对唐诗翻译提供了一些翻译策略,希望能够结合归化和异化,更好地将中国的唐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音译和直译。对于唐诗中出现的一些确指的意象或者地名,人名等,都可以用音译或者直译的翻译方法。如:杜牧《清明》 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吴钧陶将“杏花村”译为“Apricot Village”[3],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译为“Apricot Village”,既可以表明“杏花村”这个地方,也可以指开满杏花的村子。
增词。唐诗翻译中,可以适当增加词语解释原文中的意象,使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文化背景。高适《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许渊冲将“李将军”译为“General Li sharing their weal and woe?[2]”,补充“sharing their weal and woe”表明了李将军对士兵的关爱和照顾,也通过这个增词向外国读者表明了“至今犹记李将军”的原因。
注解。唐诗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词,无法在译文中直接表达完全的意思,这时候便可以使用注解的方法在译文之后对词语进行进一步解释,让读者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杜甫《春宿左省》中“左省”,吴钧陶译为“the Yamen to the left of Imperial Palace”,并在译文后加了一段注释:“In the original poem,The Left of the Imperial Palace(左省),also called Mengxia Division(门下省),is 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Tang dynasty.It was so called because the office was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palace.”[3]这样一来,外国读者对于“左省”一词便有所了解了。
3 结论
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难以分开的。唐诗的翻译既要达到将唐诗中的文化尽量表现出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世界各地,尽量减少文化缺失的现象,又必须考虑到外国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能力,采用外国读者能够接受的翻译方法进行唐诗的翻译。本文所提出的一些补偿方法,如音译、直译以及注释等都可以用作唐诗的翻译中。[1] Venuti,L(2004).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Xu,Y.C.[许渊冲],1984,唐诗一百五十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3] Wu,J.T.[吴钧陶],1997,唐诗三百首.长沙:湖南出版社。
[4] Yang,X.Y.[杨宪益],2003,唐诗宋词.北京:外文出版社。
H059
A
1672-5832(2016)07-006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