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
第二年,邮电部尚书陈璧又推荐林纾为郎中士,也被林纾拒绝了,说:“疏果朝上,吾夕出都也,此后勿复相见!”态度十分坚决。
送上门来的官儿都不做,这林纾是架子太大呢?还是对官场不感兴趣?其实都不是。林纾一直渴望能进入仕途,所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遗憾的是都没能中举。那林纾为什么两次拒绝别人送上来的官帽呢?是因为他内心坚守着一种行为规则。在他看来,想进入官场,就得通过科举考试、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仕途。如果通过走捷径进入官场,那样就会为人所不齿。林纾是老派学人,拥有着士大夫的那种正直的操守,爱惜自己的羽毛,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值得仰望的人格典范。诚如郑振铎在《林琴南先生》一文中赞誉的那样:“他是一个最劳苦的自食其力的人。他的朋友及后辈,显贵者极多,但他却绝不去做什么不劳而获的事,或去取什么不必做事而可得的金钱。在这一点上,他实在是最可令人佩服的清介之学者。”
选自《闽南日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