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常态下小品艺术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5178
董科伟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工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新常态下小品艺术的发展研究

  董科伟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工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而小品这样一种戏剧样式通过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从戏剧专业的教学单元走向了舞台,它以幽默滑稽的表演形式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欢和认可。通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其艺术之根已经深深扎于群众心中,它虽简单短小,让大家在取悦的同时,从中得到一些感悟。

  新常态;小品艺术;发展研究

1 小品艺术的特征

1.1 反映现实。对于艺术作品来说,那些能将真实生活反映出来的艺术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完美作品。例如《昨天、今天、明天》这一小品,它不仅将当时那个阶段的人物以及热点反映出来,还将东北农民那种小农意识以及淳朴可爱的个性演绎的淋漓尽致,生动形象的贴近了日常生活。

  1.2 雅俗共赏。小品的亲和力很强,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艺术、审美需求,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生活方式观众的观赏需求。不同的人都能从小品中体会出不同的感受,并且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领悟出关于人生的哲理。由此可以看出小品的一大特征就是雅俗共赏性。

  1.3 短小灵活。小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且贴近于生活,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都能演出,并且从人力、成本以及场地来说都能节省很大的资源,由此小品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在广大群众文化活动中受到很大的欢迎,在专业和非专业的戏剧创作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另外,小品的表演对于演出条件的要求也很宽松,它的舞台随处可见,如田间地头、百姓舞台、社区、军营等。其演出形式具有灵活性,并且能够同深刻的表演内容想结合,不仅适于人们休闲娱乐,也为工作环境增添了活力。小品的演出一般有3~4个角色,由于篇幅较小,所以角色一般不会超过4个,甚至以上。

  1.4 风格多样。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变化,小品开始以戏曲、音乐、歌舞等语言艺术形式出现,它不在是话剧的专利。小品的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包括了喜、悲剧、正剧以及这些题材的相互融合。另外,小品这种表演艺术形式也受到了专业创造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喜爱,且都积极的参与创造。

2 当前影响小品艺术发展的因素

2.1 观众认识的偏颇。文中,我们称小品为戏剧小品,因其戏剧特性命名,只要符合这一特性的,都可以归入小品。包括音乐小品、歌舞小品、戏曲小品、哑剧小品、曲艺小品等,当然,也包含以幽默搞笑见长的喜剧小品。但是,由于春晚和央视的影响面大,所以给人们带来一种误解,以为小品就是喜剧小品,而忽视了大量产生在各地舞台上的其它类型小品。小品除了幽默搞笑功能外,还有优美抒情的,有感动鼓舞的,还有探寻人生哲理的。正是由于部分观众对戏剧小品理解的偏颇,加上近年来几位深受群众喜爱的小品明星离开春晚舞台,春晚喜剧小品出现滑坡现象,导致人们对小品整体的怀疑。

  2.2 新兴媒介的影响。科技影响生活,网络和无线传播技术的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更为丰富,尤其是大量的网络笑话和段子,拉高了人们的喜剧欣赏口味,所以,新兴媒介对戏剧小品中的喜剧小品冲击极大。近年喜剧小品的低落,固然有春晚喜剧明星缺席的客观原因,但是,真正的根源是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喜剧表现手法进入更新阶段。网络化生存的中青年观众已经不满足于春晚上由于讨巧而不改变的喜剧手法,接受更加跳跃式的、内涵丰富的、更具时代感的喜剧内容和表现手段。所以,以“麻花剧社”为代表的都市喜剧开始受到欢迎。2012年春晚,“麻花”风格喜剧出现,年青观众捧腹,老年观众看不明白,所以在这年春晚后,小品末路的声音开始喧嚣也就能够理解了。但是,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喜剧小品只要跟上时代节奏,就不可能被其它艺术形式取代,毕竟,小品的短小、便捷的特性,是话剧和贺岁影视等喜剧形式不能取代的。小品的戏剧性,又是相声、脱口秀等形式无法取代的。

3 新常态下小品艺术的发展思路

3.1 要突出艺术包容性。小品由于其新兴艺术形式的特征,没有形成固有规范和权威理论,使其拥有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宽泛的艺术包容性。小品源于戏剧,采纳了许多曲艺表现手法,这是其基本特征。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演出样式上异彩纷呈,有结合音乐、舞蹈、戏曲的;有采用魔术杂技、动漫、视频、激光等手段的;有简单情境完成的,也有跨时空表现的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编剧和导演有丰富的艺术想像力,不偏离戏剧根本特征,小品的表现手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小品的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

  3.2 要突出演出的便捷性。小品时长12分钟,一般二、三角色,道具、服饰、化妆简单,经费投入少,表演门槛较低,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小品的最大需求在基层,所以农村的舞台上有农民朋友编排的小品,公司聚会上有员工编排的小品,企事业年会上有工人、农民工表演的小品。因其便捷,也方便专业艺术团队送戏下基层。如此适合广大群众表演和观赏的艺术形式,不可能消亡。当然,许多高规格的演出活动中,对小品的剧本、导演、表演都有极高要求,需要创作团队反复打磨。但是从数量上衡量,绝大多数的小品还是基层演出中的简易形态,便捷性才是小品的特征。

  3.3 要突出宣传的直观性。在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诸多的主题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常常以文艺演出的方式传播,寓教于乐。在演出中,舞蹈烘托演出气氛,歌曲传递主题概念,而最直接地完成宣传主题要求的是语言类节目。在语言类节目中,由于小品的戏剧特性,可以将主题内容通过人物和事件进行形像表演,引发观众进入情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潜移默化地完成宣传教化功能,因此,戏剧小品是主题宣传活动中非常实用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小品在主题宣传中无法代替的作用,小品这一艺术形式不可能衰落。

  总之,喜剧小品是戏剧小品的一种类型,虽然有不少人对近年的春晚喜剧不满意,但并不能说喜剧已经末路,这一艺术低谷现象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调整阶段,喜剧小品正处于时代适应期和艺术调整期,只要有观众的期待,喜剧小品会有更多的年轻喜剧人才进入,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的优质喜剧小品和喜剧明星出现。而戏剧小品,则以其无法取代的特性,在较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还是舞台上的重要艺术形式。

  [1] 黄平.从戏剧小品的艺术特征谈小品的发展前景[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3-08

  [2] 卢伟敏.小品的发展与创作要素谈[J].作家,2011-01-28

  I253

  A

  1672-5832(2016)06-0163-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