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柏拉图理念论与其美学观的关系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9332
成 双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论柏拉图理念论与其美学观的关系

  成 双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理念论”是其美学与哲学思想的主要核心,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思考和提出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其“理念论”对西方美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美学观

1 柏拉图美学思想核心——“理念论”

柏拉图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理念论”思想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后人看来,他的哲学美学思想被认定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源也便在此处。他把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以被人所认识到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事物称之为”理念”。柏拉图认为除了我们所能知觉到、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外,还存在有一个理念的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是具有第一性的。他将“理念”认定为核心存在,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固定的、不会随世事更替而更迭的。

  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运用实例做出了解释,这便是著名的“三张床”的比喻,他认为,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其次是木匠依照床的理式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三种床之中只有床的理式,即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为一切个别的床所自出,所以只有它才是真实的。而木匠所制造的个别的床,受到时间、空间、材料、用途种种有限事物的限制,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床,画家所画的床是在木匠所制造床的基础上所做,更加的不真实,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并且“和真实隔着三层”。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画家,他提到“我想最好叫他做摹仿者,摹仿神和木匠所制造的。”柏拉图是想借助这个比喻,来说明诗歌就和绘画一样,是“模仿的模仿”,“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最不真实的,不能成为人们摹仿学习的最终对象,在“理想国”中应将其驱逐出去,以期建立他的理想王国。

  柏拉图的理念论深受其老师苏格拉底影响,他的思想理论是以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为基础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为各种条件、因素不同而不同的,因此必须找到其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这就美德(真、善、美、正义等)的概念(定义),而这就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或称美德的本质)。柏拉图在此基础上把苏格拉底所说的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阐释为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并把它们叫做“理念”。

2 柏拉图美学观的建构基础——“理念论”

柏拉图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哲学观美学观均建立在了其“理念论”的大前提下,柏拉图以其“理念论”为基石,对于美的本质、艺术真实性进行了探究并对文艺的功用看法做出了具体阐释,其美学思想也因此对后世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理念(idea)是为探究事物本身,“理念”表示某种事物的最终本质,是决定着事物之为事物的本原,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对于“美本身”的概念问题做出了探索,他提到说,现实世界里的花是美的,漂亮姑娘是美的,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再美的花也会凋谢,再漂亮的姑娘也终究会老去。所以在柏拉图看来“美本身”就是指“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也即源泉;这是一种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绝对美。而“美本身”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则是相对美。明确的说,美的本质或者说艺术的本质在于“美本身”,不在于个别事物的美。他从理念论出发,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是“摹仿”,在现实世界之外有着一个真实、永恒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对理念世界的一种摹仿,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摹仿了它的理念得以存在。

  对于文艺的社会功用,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鄙视艺术,这与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他认为文艺必须对人类有好的功效,“他的基本态度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如果从政治标准看,意见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坏的,那末,无论它的艺术性多么高,对人的引诱力多么大,哪怕他的作者是古今崇敬的荷马,也需毫不留情地把它清洗掉。”柏拉图在其理想国的建构中对模仿艺术家下了逐客令:必须严格禁止一切模仿性诗进入理想国。他认为古希腊文艺摧残理性,滋养情欲,“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而诗人为讨好群众模仿人性中的“感伤癖”、“哀怜癖”,破坏了“正义”,因此应该被驱赶出去。

  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最主要就是受到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苏格拉底开启的道德哲学、主体哲学、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形成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深刻理解苏格拉底哲学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理念”来取代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善”,认为“理念”才是最高范畴,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自己的整个哲学系统。

3 结论

柏拉图作为欧洲美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的开山鼻祖,对后世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美学思想核心“理念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唯心主义的消极色彩,受到了许多来自各方势力的批判,甚至受到了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彻底否定。但是,其理念论的出现成为了哲学、美学史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历史丰碑,他的美学思想基本奠定了欧洲文艺思想的基础,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康德、席勒、黑格尔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引发了我们对当代美学的再度思考。

  [1]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M].2013.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200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 杨雯雯.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念论根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4-19.

  [4] 陶永富.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J].广西师院学报,2000,(01):26-29.

  [5] 许春芳.浅析柏拉图的理念论[J].法制与社会,2008,(29):226.

  成双(199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美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

  B502. 232

  A

  1672-5832(2017)08-0277-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