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芜湖市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刘 田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芜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 本文从该市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入手,着重介绍,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历史文化各个方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芜湖
1 芜湖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状况
1.1 历史沿革——商贸传统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迄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
1.2 历史沿革——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自然地理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芜湖市地貌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漫滩和阶地构成,还有台地和丘陵。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带状,平均海拔6至10米(黄海系统);地表河湖交织,残蚀山丘散布。市区土地面积构成:平原占95.5%,丘陵占4.5%,四褐山最高,海拔132米。
2 芜湖市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2.1 与农业的关系芜湖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地处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主要由河漫滩和阶地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芜湖市地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接地带。土壤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土壤有黄壤、棕壤;耕作土壤有水稻土和潮土等。芜湖市境内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有江南水乡之称。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直到如今,芜湖境内仍然圩田密布,景像巍巍壮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主要林木有松、杉、竹等,珍贵树木有银杏、香果等。珍稀动物有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水产资源更为丰富,盛产鱼、虾、蟹、鳖、鲥鱼、刀鱼和金盾毛蟹等。
2.2 与手工业和商业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芜湖有着丰富的吴楚文化底蕴和商贸传统。据式料记载,芜湖早在春秋时就为吴国的边陲要塞鸠兹邑,誉为“江东首邑”,境内的南陵等地成为当时重要的冶炼中心。芜湖商业鼎盛,经济发达。宋代即被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明清又以“市声如潮、百物翔集”著称。芜湖在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以手工业、商业兴盛著称。宋时冶炼走向鼎盛。到了明代,不仅炼钢全国文明,而且是当时全国的印染中心。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堪称一绝。自它诞生至今300多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古今中外人士所青睐。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鹏,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清代200多年间,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2.3 与工业的关系
芜湖位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安徽沿江和皖南地区的交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工商业的畸形发展。 近年来芜湖开发区濒江近海,面向华东,背靠华中腹地,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是投资者建立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的首选之地。
2.4 与旅游的关系
芜湖是一座半城山半城水的美丽城市。芜湖山水环抱,风光宜人。古往今来皆为滨江旅游胜地,为进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著名风景区的北大门,又是安徽省规划中的新兴旅游城市。历史上曾有赭塔晴岚、玩鞭春色、白马洞天、雄观江声、镜湖细柳、吴波秋月、荆山寒壁、枭矶烟浪等八景。南陵西山,岗峦起伏,溶洞棋布,千姿百态;赭山有千年古刹广济寺,气势宏伟,为香客朝拜九华山的必经之所,有“小九华”之称;城中镜湖倒映赭麓,无风时波平浪静,清可鉴人,风起时水波粼粼,湖光山色相叠,是人们理想的游览胜地。芜湖优美的自然资源不但陶冶了游客的情操,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黄庭坚、张孝祥等都为其优美景色所折服,留下了大量的美好诗章,为青山秀水锦上添花。
[1] 杨维发、贺宿芜等.《芜湖年鉴》.(M)芜湖.芜湖市人民政府
[2] 宣林.吴万富等.《安徽五十年》.(M).合肥.安徽省人民政府
刘田(1984—),女,汉族,安徽亳州市人,助教,旅游管理专业学士,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D33
A
1672-5832(2016)03-0195-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