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黔东苗语谚语的构成与结构
杨瑛羚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苗谚是苗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本文主要分析苗谚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
黔东苗语;谚语;构成成分;结构类型
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和规律组合而成的。探讨语的构成成分和规律,并分析其内部结构,对于深入了解语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苗谚的构成成分
1.1 语素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词则是构成语的要素。“语素,是语的构成成分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如苗谚“n?55hɑ44 xhi33 ɑ55hɑ44.人穷志不穷”,是由“n?55、hɑ44、xhi33、ɑ55、hɑ44”五个词组成。这些组成成语的词,即n?55、hɑ44、xhi33、ɑ55、hɑ44都是语素。可以说,语素等价于词,自然地具有词的性质,如具有语音形式、表示一定意义以及可以独立运用等。另外,我们对谚语进行划分时,根据其构成语素的多少,可分为四字谚,如“ɑ53 shɑ44 tsu53 no13.背伞逃雨”;五字谚,如“ɑ13 pi1131ɑ35 niɑ13.拿到手才算捉到贼”;六字谚,如“ɑ35 s?44 q?44 qɑ35 ki53 n?55.闷着不叫的狗爱咬人”;七字谚,如“qɑ33 qia55 n?ɑ44 q?33ia55 shei35.坏人说坏话”;八字谚,如“i33o55 nɑ55 niɑ33 t?11u33 tɑ44i13.一根草也有露水养”。
1.2 语步
“语步,是由语素和语素组成的‘音步’单位,是根据语的语音节奏划分出来的。音步,原指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苗谚讲究押调,富有节奏感。但由于其口语化强,又不同于诗歌要唱,要求句式整齐、声调一致。因此,谚语相对而言调号、语步及句子长短要显得更加富于弹性、灵活多变。为了便于观察和理解,我们借用图表分别分析一下它们的组合方式:
我们可以运用汉谚划分语步的做法,对苗谚的语音结构进行分析。根据苗谚内部自然语音停顿所形成的音节组合方式,可分为“二二” 式、“二三” 式、“二二二” 式、“二一二” 式,等等。
1.3 语节
“语节是构成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件’”。谚语是由语节与语节构成的,它们之间有隔离性停顿,书面语用逗号或句号表示。从句法结构上看,构成谚语的语节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如苗谚“ni55 tu55 ɑ55hi33 phi35 tu11,n?55 lɑ55 ɑ55hi33hi35 mɑ11.真金不怕火炼,坏人不要脸面”都是由两个语节构成的。为了便于观察和理解,我们借用图表分别分析一下它们的组合方式:
语节1 +语节2=语
当然,谚语的语节不拘于语节1+语节2的组合方式,除了少数由一个语节构成语的方式外,还有少数由三到八个甚至更多语节构成语的组合方式。如语节1 +语节2+语节3=语、语节1 +语节2+语节3+语节4=语、语节1+语节2+语节3+语节4+语节5=语等。
另外,我们根据谚语构成语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项式、双项式、多项式三种。所谓单项式是指由一个语节构成的语;双项式是指由两个语节构成的语;多项式则是指由三个以上语节构成的语。从语节结构上来看,苗谚大部分以双项式为主,单项式和多项式很少,其中多项式主要源自苗族“理辞”或者歌谣中的一小段话。
2 苗谚的结构类型
“语的结构类型,是指语的整体结构类型及其内部结构类型。”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性语言单位,在形式上相当于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从语的整体结构来看,谚语属于“句子型”结构类型,而根据谚语的内部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型、复句型,单句型再分为主谓句型和非主谓句型,复句型再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2.1 单句型
“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各民族谚语中都有大量的单句型谚语,这类谚语直接陈述了语义内容,大部分从字面意义即可得知谚语的语义。单句型谚语又根据内部结构关系再分主谓句型和非主谓句型。例如:
2.1.1 单句型主谓句
人穷志不穷。
闷着不叫的狗爱咬人。
坏人说坏话。
2.1.2 单句型非主谓句
背伞逃雨。
拿到手才算捉到贼。
摔跤乘人裤子掉。
2.2 复句型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而根据谚语的意义关系,复句型再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2.2.1 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是指构成谚语的语节间意义平等,没有辅助之分的复句。苗谚的联合复句主要有并列、选择两小类。如并列复句型“ɑ13 ɑ55 ki35 nɑ31ɑ55 pi11,hɑ44 ɑ55 ki35 nɑ31 qɑ33iɑ33.得势时不要忙于骄傲,失败时不要急于气馁”;选择复句型“hɑ35u35 pi33 l?33 xh33 lɑ11,ɑ55 hɑ35u35 pi33 l?33 tho53 ni55.宁愿要三句好话,不要三罐银子”等。
2.2.2 偏正复句
偏正复句是指构成谚语的语节内部或语节与语节之间的意义有主辅之分的复句。苗谚的偏正复句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三小类。如因果复句型“nɑ31o33 tu13 vi11,nɑ31 kɑ35 tu13i44.急菜锅破,急饭甑垮(急不可耐)”;条件复句型“tu44o13 t31 tɑ55 t?11,?44 tien1331ɑ55 lu11.树直才成材,稳慎成理老”;假设复句型“qɑ33hu33 ɑ55 no55 qɑ55,qɑ33 niu55 ɑ55 hɑ44 po44.如果不吃大蒜,嘴巴就没有蒜味”等。
[1]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校学生科研2014(141)号
杨瑛羚(1988—),女,苗族,贵州雷山人,文学硕士在读,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苗瑶语族语言研究。
H216
A
1672-5832(2016)02-016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