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贺玉凤
(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错误分析是60年代末兴起的,专门研究、分析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中错误的一种理论,本文追溯了错误分析的兴起,以及错误分析的步骤,并对错误分析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做出了评价。
错误分析步骤评价
1 错误分析的兴起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语言错误是是难免的。对外语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有两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这两种方法反映了不同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原则,而错误分析又是在批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错误分析的文章标志着错误分析的兴起。错误分析论认为,外语学习者学习一种新语言时,也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根据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对目的语做出假设并检验其正确性,积极地向目的语靠近。2 错误分析的步骤
错误分析始于错误的收集,然后对错误进行描述和归类,最后探源,达到了解中介语的目的。Coder为将错误分析分为五个步骤:收集错误,辨别错误,对错误分类,解释错误,评价错误2.1 收集错误
根据所收集错误样本的大小,我们可将其分为大样本、小样本以及个案三种类型。收集错误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横向和纵向。前者指采集学习者某一特定阶段所犯的错误;后者指采集学习者长时间以来所犯的错误。
2.2 辨别错误
错误收集后需要对错误进行辨别。Coder(1971)指出首先要将失误和错误区分开来,失误是无规律的,是学习者在语言使用时一时疏忽造成的,而并非缺乏语言知识和能力,被提出以后学习者可自行纠正,也可以被称作疏忽性错误,如口误,笔误都属于这类错误。
2.3 对错误分类
错误辨别后需要对错误进行分类,错误分类能帮助确定错误分析研究的方向,引导错误修正方法的产生,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但对错误的标准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定论。
Richards(1971)将错误分为语内错误,语际错误和发展性错误。语内错误指由目标语语言规则自身特征造成的错误;语际错误指由母语的语言规则特征干扰造成的目标语使用错误;而发展性错误是学习者在有限的目标语语言知识的条件下对学习目标语所建立的各种规则假设。
Coder同Allen合作,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使用错误作了另一视角的分类,把错误分为三类:前系统错误、系统错误和后系统错误。前系统错误就是新语言系统形成前的错误,犯这种错误主要是新语言学习尚处于初期,对语言规则不清楚。系统错误指新系统正在形成期所犯的错误,犯这种错误主要是对已知规则提出假设的错误,导致语言规则运用时的错误。
Coder和Allen这次分类的术语足以表明他们试图为错误分类建立一个理论框架。
2.4 解释错误
错误为什么会产生,只有探求和解释错误的来源,才能综合理解学习者学习的过程,错误的来源主要有三个: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文化迁移。
语际迁移是指在外语学习的早期阶段,由于学习者尚不具备比较全面的目标语知识,当碰到无法用目标语表达的概念时,往往会到母语里寻找替代对象,试图借助母语知识来理解和运用二语。语内迁移指随着学习者在语言使用方面的不断进步,他们的语际迁移错误会越来越少,但学习者会产生另一种错误,它们是由于学习者对目标语整个系统或它的某些方面掌握不全面所引起的。
2.5 评价错误
评价错误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错误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促进二语的学习,因此需要对错误进行评价,判断错误较严重程度。Ellis区别了整体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整体性错误的句子难以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错误的,局部性错误响句子的某个成分,不影响句子的理解。
3 错误分析的评价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错误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错误分析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首先错误分析使人们对对比分析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价,认识到对比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突破了对比分析只强调第一语言干扰的局限;其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错误分析使人们改变了对错误本质的认识,把错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了作为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过程的向导的地位;最后,错误分析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错误分析方法和程序,对错误分析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提高。目前错误分析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错误分析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定义理论上,受主观性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定统一的错误的界定标准;错误的分类也缺少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对error原因的解释。在研究方法上,历时研究缺乏,使其不能为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与规律的研究提供足够的有效信息。
4 结语
错误是二语习得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错误分析是60年代末在批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兴起的,专门研究、分析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错误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也在不断发展。错误分析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对二语学习过程进行规律总结和解释,丰富了二语习得的理论,也为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同时,错误分析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望今后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去,利用错误分析优点,弥补错误分析现存不足,从而在研究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有更大的成就。[1] Allen J,Corder P(eds.)(1974).The Edinburgh Course in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order P.(1971).Describing the Language Learner’s Analysi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49-59.
[3] Ellis,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Richards J.A.(1971).Non-contrastive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5] 蔡龙权,戴炜栋.错误分析的整合[J].外语界,2001,(4)
[6] 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
贺玉凤,女,汉族,教育硕士,单位: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H319
A
1672-5832(2016)01-0250-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