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通关密语(外二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10341
王乾

  遇到困难与瓶颈时,人人都有自己的通关密语,一些人坚信天道酬勤,并不懈努力,也有一些人总是乐观地面对一切挑战,一路冲破艰难险阻。而对我而言,“取静”便是我独有的通关秘诀。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得道高僧与一位修行尚浅的小和尚在夏日骄阳的炙烤下参禅,高僧神色淡然,衣服干燥整齐,可反观小和尚,早已满头大汗,衣衫大敞,僧袍早已被汗浸湿,众人请教高僧他的秘诀,他只说了一个字,静。由此可见,“静”对于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它调控着人的心态,平复着人的焦躁,静是一个人面对挑战时,能量的中枢。

  曾有一段时间,我沉沦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那时,我的内心犹如沙城暴中漫天飞舞的一粒黄沙一般,随着狂风漫天飞舞,不知将来要去何方。我整天沉浸在重金属乐的动感之中,像那些所谓的潮流达人一般,穿着奇特,行事迥异,然而那是的我,心中犹如一团乱麻,遇到来自生活中的挑战也总是焦躁不堪,怨天尤人,未曾享受片刻的沉静,直到有一天,偶然读到台湾诗人林清玄《星月菩提》的一句话:月到天心,让心如同月光一般,不随外界的事物而转动,每天都有抽出时间,让宁静洗涤你的内心。这种自然玄妙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我每天平复自己的内心,在喧闹中取静,在焦灼中取静,在受挫时取静,这样,在宁静的加持下,人往往可以透过眼前的氤氲,看清事物的本质,也可以穿过心魔的阻挡,审视自己的心灵净土,由此,在遇到生活中的烦忧时,我可以“施展密语”成功通关。

  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逐渐将这个“密语”升级,并发现了更深的内蕴,静不止是相对于动而言,它代表一种状态,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状态,静可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也可以是“宁静以致远”的悠闲;还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更可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总之,在静”中坚守自己的本心,就是最大的秘诀。

  对于人生的考验,我愿化作水中的一块磐石,任凭生活中风浪的冲刷!

  人生如戏

  姥爷酷爱听戏,自我记事起,他就离不开录音机和那个蒲扇,每当盛夏时分,晚上的时候,他总爱躺在摇椅上,品着一壶清茗,哼着咿咿呀呀的小曲儿,摇着扇子。我本以为这是一种消遣罢了,但没想到是,这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淡然,洒脱。

  有一天,我回到了姥爷家的乡下小院里,那是,我在中考因生病而发挥失常,心中有所郁积,闷闷不乐的,而姥爷刚好给病人看完病,便拉着我聊天,他依然躺在摇椅上,一边哼着曲调,一边和我聊着家庭小事,我本不耐烦地听着,但是当我观察到他脸上的表情时,却好奇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嘴角微掀,似是听到了戏中的精彩部分,一会儿又眼睛微眯成一条缝,似是为戏中的人物打抱不平,一会儿又恢复自然,便是戏中之时事尘埃落定,一时间不禁觉得好笑。

  姥爷似乎也察觉到了这点,便说:“觉得我的心情随着戏的发展而变化是吗?”我不禁点了点头,他却又意味深长地对我叹道:“人生本就是一场戏啊!”我不禁一愣,似是触到了内心的那一层阻塞,却没有捅破。姥爷哼完这一曲,又自顾自地说道:“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不正是戏中的悲情乐景吗?一曲好曲儿,如果没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峰回路转的情节,又怎能称得上是一部好戏,同样,你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内心中的天空,顿时有一束阳光,穿过厚厚的阴霾,直射了进来,这些天一直使我郁闷的事情只在这一句话中烟消云散,对的正如姥爷所说,人生如戏,如果一个人不经历挫折,不充满着前方道路的未知,不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又怎能称得上是精彩的人生?只有经历风风雨雨,尝尽人世百态,感受到各种情感的交织,才能在最后升华,成为你宝贵的财富,而我们,只要就像听戏那样,享受着,感受着自己的人生就好,在被烦恼纷扰过后,必然会有快乐来安抚你,这,就是人生。

  那一天,我们爷俩共同在树下听了一下午的戏,感受着戏曲的美妙,感受并品味着人生的精彩,淡然并洒脱。

  在小小的戏曲里,我发现了人生的哲理,在今后,我会像听戏一样,享受着人生的精彩与美妙,经历并感悟着生活的百态。

  照片里的那片荷塘

  闲暇之余,在午后的阳光下,翻开了那本厚重的相册,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在荷塘旁边嬉戏的照片,上边的小男孩拉着大人的手,在与孩子们泼水玩闹,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那是......

  童年的时候,我住在奶奶家,那个村子风景秀美,静谧和谐.每到夏天,人们都在那撑开双臂的大槐树下乘凉,唠着数也数不清的琐事,每到这时,我便和年龄相仿的孩子,到村里的荷塘边玩耍。

  那片荷塘,周围环绕着柳树,清风微佛,一根根枝丫像少女的秀发一样,轻轻摇摆。荷叶簇拥在水面上,如同一个个快乐的绿色小精灵。蜻蜓总是淘气的不停拨弄水中的倒影,弄得平静的湖面上泛起圈圈波纹。孩子们可不懂欣赏这闲适自得的美景,纷纷耐不住寂寞,互相在柳树下翻滚,打闹着,周围也传出了阵阵蝉鸣,来应和着孩童们天真,快乐的笑声。虽然只是看照片,但我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快乐气氛。

  我们在嬉戏够了之后,又再寻求新的点子来昭示我们的机智,我们望向了离岸边仅有一臂长的一片荷叶,便叽叽喳喳地讨论怎样摘下它,聪明的我们胆大却不鲁莽。一个伙伴灵机一动,以请教诗词为名,拉来了大人们坐在树荫下,而其他的伙伴们便开始筹备着计划,我们几个人,由年龄大,身体壮的人拉着,后一个人抓着前一个人的双脚,那样从岸边接近荷叶,形成了一个人的“人绳”,身手敏捷的那个,在最前面,趁机摘取荷叶,另外几个寻来石子,不断地从对岸向荷叶打水漂,用水波来移动荷叶,终于,细密的汗珠布满额头的我们摘下了那片荷叶,个个欢呼雀跃的我们仿佛打猎归来的猎手,激动地又唱又跳,岸边的大人也受到我们情绪的感染,扫去了农忙的疲惫,露出了愉悦的笑容,叔叔来拉着我的手,为我讲述陶渊明与荷叶莲花的故事,可我哪听的进去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只便拉着他的手与孩童们泼水嬉戏……

  合上相册,学习上的压力已一扫而空,取代内心阴霾的,是那童年的快乐的阳光。童年已离我远去,可我仍记得那时的欢乐时光,那片荷塘,那群孩童,我会带着那时的纯净快乐,积极面对人生,将这张照片揣进兜里,带着其中的欢乐与美好,快乐地走向远方……

  (作者系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学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