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给南京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时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你考上这所大学以后,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是读研?读博?还是毕业以后当官?挣很多很多的钱?但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你又去干什么呢?
余秋雨向大家讲了美国富人、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先生的故事。
贝林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追求最多,什么都要多,房子要多,车子要多,钱要多,贝林以他的智慧和才能,很快实现了这个目标;实现目标以后他寻找新的目标,追求最好,房子要最好的,车子要最名牌的,结果很快,贝林也实现了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后,贝林又有了一次选择,选择“异”,追求与别人的不同,他的游艇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他的飞机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结果他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这时贝林才六十岁。极度的富裕,使贝林经常看到别人的笑脸,但他分不清,这些笑脸是对他个人的,还是对他的金钱的。随后,他开始思考,自己活着干什么,极度的无聊使贝林想到自杀。
随后的一次经历让贝林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一次在他的飞机里,一个六岁的越南小女孩使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这个小女孩是残疾人,由于坐他的飞机,后面的位置比较空,贝林就为那个女孩顺手推来一把轮椅,当时女孩的脸上出现非常美丽的光彩,贝林突然意识到:“我的无聊有可能摆脱。”
随后到津巴布韦,贝林看到一个青年背着一个残疾妇女,走了两天两夜的旅程,把她送到贝林的面前。贝林问这个青年:“她是你的母亲吗?”回答:“不是。”“是你的亲戚吗?”“也不是。”“是你的邻居?”“也不是。”青年一再的否定令贝林感到很奇怪。这个津巴布韦青年说:“我不认识她,她没有轮椅坐,她要我背她,我就背她到你这里。”
简单的逻辑,简单的动作。青年在将那个残疾妇女背来后,就走了。
贝林说:“我以为,做慈善只有有钱以后才能做,看着男青年的背影,我才知道,我错了,这位青年没有钱,但他轻而易举地做了一件大善事。”
贝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把梯子放错了墙,当我爬到顶,才知道自己把梯子放错了地方。”大富豪贝林,由此热衷慈善事业,并且做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他又重新变得快乐起来了。他找到了人文精神的一条“缆绳”。
选自《今晚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