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见如故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间文学 热度: 13093
张明

  【一见如故】

  读 音:yī jiàn rú gù

  释 义: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 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

  示 例: 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宋·张洎《贾氏谭录》)

  李世民,即唐太宗,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千古一帝”。然而,人们对李世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就知之甚少了。李世民除了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他还是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

  李世民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其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大气磅礴,厚重真诚,感染力强。他曾三次赋诗给房玄龄,一位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房玄龄之倚重。《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寓意,借秋日风光,抒己之胸怀;寄风物之志,传己之友情。歌颂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表达诗人光阴易逝人已老的感叹,也隐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龄贤臣忠贞不渝之意。诗中通过对葵藿草相恋相依的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情谊之深,他将君臣之交赞叹为兄弟手足之情。

  据《旧唐书·房玄龄传》记载: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世民初见房玄龄便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二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齐州临淄人,唐朝时的开国宰相。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得皇位。李世民称赞他“筹谋帷幄”,有“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李世民,掌政务达二十年之久;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调整政府机构,为贞观善政之首;他善于用人,不以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他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旧唐书》赞其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隋统一中国后,消除了南北长期对立的局面,为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隋开皇年间,隋文帝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开皇之治。文帝节俭爱民,重视文教,开科取士,创立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小时候是在寺庙中度过的,生活节俭、素衣素食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他崇尚节俭的品质。虽然后来做了皇帝,但仍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他不仅自己节俭,还提倡官员节俭,他教育太子说,国家奢侈腐化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他还是一个勤劳的皇帝,国事家事兢兢业业,日夜不敢懈怠。然而,作为一个流传千古的皇帝,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他的一些做法成为隋朝祸乱的根源。有史学家曾评论说,隋朝灭亡始于隋文帝。

  隋文帝天性深沉猜疑,性格严苛,不识大体,不肯放过手下的一点瑕疵。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非常严苛,还经常杖责大臣,诛杀、黜免功臣。他信奉乱世用重典,偷一文钱就要判处死刑,甚至“三人共盗一瓜,三人皆斩”。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他曾处死了三个因为口渴偷瓜吃的小伙子。对于百姓以“重典”治乱世,在这种严苛的法令下,整个社会人心惶惶。这时候,有个二十岁的青年对父亲说:“我看国家要亡了。当今皇帝是从孤儿寡母中夺取了江山,本没有什么功德,又动不动杀人。他不为子孙立长久计,嫡庶不分,放纵皇子争逐帝位却不肯早立太子,这样下去必定会互相倾轧。皇上还不肯信任大臣,只肯信任亲戚,虽然在他当政的时候国家还能勉强维持,一旦亡后,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没多远了!”

  这个青年的名字叫房玄龄。

  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是隋朝泾阳县的县令,为官清廉,平时十分好学, 常常手不释卷,成为当时的名士。他听到儿子的话不由一惊,急忙阻止房玄龄说:“千万不要胡说!”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父亲心里却非常赞同儿子的话。此时大隋朝一片太平景象,房玄龄小小年纪便对时事做出如此精辟的评述,一语中的,可见其政治敏锐性有多高了。多年后,房彦谦对自己的朋友抱怨说:“炀帝性格嫉妒刻薄,不听意见,只知道行苛酷之政。别看现在天下尚安,必有危乱。”父子虽然都预见到隋朝要灭亡,但不同的是,房玄龄是从隋文帝身上看到的,房彦谦却是从隋炀帝身上看到的,而许多人是在隋朝灭亡之时才看到的。

  房玄龄小时候就很聪明,他广泛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地方推举为进士,担任羽骑尉。虽是最低级的散官,房玄龄并没有自矜才学而拒绝。他并不贪恋官爵利禄,而是想以此磨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政治阅历。他到吏部应试,当时主管人事的吏部侍郎高孝基素以知人著称,他看到房玄龄的一刹那便大为惊讶,问对之下,对房玄龄的才华很是欣赏,他对大臣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很多,但从未见过如此之人,他将来必成伟器。”

  几年后,隋文帝驾崩,次子杨广发动宫廷政变,赐死皇太子杨勇。这一年房玄龄三十二岁,听说王簿起兵长白山,虽然知道大隋朝已经日暮西山,但房玄龄并没有动,经过观察,他得出结论:王簿不会成大事。这之后,又听说窦建德在高鸡泊起兵,房玄龄仍没有动;李密起兵后,房玄龄仍是袖手旁观。王世充占据洛阳,大将军宇文化及也掌有重兵。这些人物当中,任何一个都有势力有实力,他却没有选择他们。房玄龄在等待,在等待一个值得他竭尽毕生所学辅佐的帝才。

  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房玄龄已经三十九岁了,这年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他还是在远处观望。李渊的势力已经席卷天下,李世民正屯兵渭河以北地区。他得到这个消息后,终于看准了时机,毅然脱离了隋王朝,徒步七八百里,扶杖拜谒李世民于军门。一个武功初立,一个书卷韬晦,刚一见面,彼此便被对方深深吸引了。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史载,他们“一见如故”,李世民当时年仅十九岁,二人既是忘年之交,又是一生之交。

  李世民很快就把房玄龄视为心腹中的心腹,马上授予他记室参军(机要参谋)的职位,赋予了他“草拟檄文书信”的中枢职责,然后又以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方式,把招揽士族人才的重任,也交给了他。房玄龄遇到了知己,从此竭力将自己的才华、抱负、精力和心血倾注于辅佐这位青年英才。房玄龄对自己在秦王府的位置并不在意,他只是一门心思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这位朋友。每攻灭一方,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只有房玄龄为秦王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这一年,李世民攻破长安,房玄龄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好朋友,时年三十二岁的杜如晦推荐给李世民。自此后,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杜如晦一直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每每参与军国机要之事,俱剖断如流。房玄龄担当着为李世民四处招揽人才的重任,从此李世民麾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房玄龄的名声,传到了唐高祖耳中,李渊对房玄龄深加叹赏,他对侍臣道:“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病重,李世民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如病情好转,李世民即喜形于色;如病情加重,便神情凄怆。他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资治通鉴》这样评价他:“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后人评论:“真宰相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