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罗马斗兽场
作为首都,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城市比罗马的历史更悠久了。近两千年来,罗马几乎始终都是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时间的流逝,光阴的飞度,为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物遗存。
漫步在罗马的帝国大道上,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让人感觉回到了过去。两旁是古罗马时代元老院的遗址和宗庙神殿废墟等古老建筑,前方是一座十几层楼高的圆形露天建筑,拱门裸露,墙体斑驳,残缺不全,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不用问,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古罗马斗兽场。
到意大利之前,通过网络,我浏览了相关内容,算是提前做了一些功课,古罗马斗兽场是意大利之旅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此前,国人对罗马的粗浅印象大多来自于美国经典电影《罗马假日》,奥黛丽·赫本和派克演绎的浪漫爱情故事,缠绵悱恻,令人难忘,而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也饱览了罗马美丽的风光及名胜,这其中就有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参观斗兽场的场面。
斗兽场如同一座巨型的露天体育场,宽阔、高大,气势宏伟,如此的庞然大物,即使放在现在的大都市也称得上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谁能想到它已经有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你不能不惊叹,罗马人在那个时代就能创造出如此称绝于世的奇迹。
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只能称它为叹为观止的奇迹,斗兽场的建筑规模、设施功能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相当完善,显示着罗马人出奇的智慧与创造力。
近两千年前,那是罗马人称雄世界的时代,帝国的铁骑驰骋千里,欧洲各国唯罗马帝国的马首是瞻,到了公元72年,罗马皇帝维斯西巴安强迫征服耶路撒冷带回来的数万名犹太俘虏开始修建斗兽场,用以炫耀国力的强盛、宣示王权的伟大,并娱乐傲视群雄强悍勇武的罗马公民。斗兽场选在尼禄国王的后花园,当建到第三层时,维斯西巴安去世,由他的儿子提图皇帝继续修建。
公元80年,浩大的工程历时八年终于完成。落成的斗兽场呈椭圆形,长直径189米,短直径155米,观众席按等级地位身份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皇帝和贵族的包厢坐席,第二层为罗马高层市民坐席,第三层为一般市民席,最上的大阳台是平民的普通站席。
在斗兽场竣工之时,提图皇帝为全国放假,并举行了为期一百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五千头猛兽与三千名奴隶、战俘、罪犯分别上场格斗竞技。兽与兽、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厮杀在斗兽场轮番上演。一百天里,无数条生命——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在看客狂热的呐喊声、欢呼声中死于相互残杀。人类嗜血的残暴本性通过斗兽场展露无遗。
斗兽场开放不到一年后,提图皇帝死了,由他的弟弟图密善继承皇位,图密善像他的父亲和兄长一样,决心在罗马的角斗文化上突出自己的特色,他把斗兽场改造成更加精美完善的娱乐场所。
图密善的建筑队伍在斗兽场下面建了三层通道,并安装了三十二部用人力和平衡锤操作的升降梯,升降梯与斗兽场的舞台直接相连,把野兽、舞台布景和角斗士运送到场地的中央。
为了使斗兽场具有遮阳避雨的功能,图密善还让人在观众席上方安装了一个可以收起来的巨大遮篷。遮篷由复杂的绳索网组成,绳索一头固定在建筑顶层四周的杆子上,另一头固定在底层的绞车上。在架起或落下遮篷时,至少需要一千人靠击鼓指挥,统一起动,使遮篷慢慢张合就位。这种工程杰作使斗兽场的建筑更加完美至极。
古罗马的斗兽场不仅一处,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当属罗马市中心的这座“佛拉维欧圆形剧场”。
我坐在斗兽场高墙下巨大的石阶上,从门口望去,里面的围墙与看台早已变成一片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场地中央当年运送猛兽与角斗士的地下通道和囚室如同废弃的土坑地基,沟壑纵横、裸露荒芜。但是从它高耸直立的墙体与宽阔高大的拱门仍能感受到它昔日的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你难以想象,岩石砌就的墻体高达57米,场内可容纳五万多名观众同时观看演出,而它的底层入口处有80个之多,可确保观众在十五到三十分钟内全部疏散离场,如此精美的设计让后人难以想象。更为惊奇的是,在落成典礼的第三天,斗兽场里注满了水,里面甚至还上演了一场小型的海战。
作为罗马帝国的象征,斗兽场随着帝国的衰落而结束了它血腥的历史,残忍的厮杀号角在这里吹响了四百多年,直到公元523年才偃旗息鼓,宣告结束。四百多年里,这里反复上演着一幕幕相互残杀的惨剧,生命的终结,死亡的表演,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我坐在斗兽场,想象着当年这里厮杀格斗的悲惨场景,在伴随着观众亢奋的呼叫声中,场内弥漫着一股股血腥。
我对斗兽场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著名小说《斯巴达克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最早读的几本外国小说之一。斯巴达克斯——这位奴隶出身的角斗士就是从这里揭开了起义的序幕,点燃了动摇罗马帝国的导火索。这其中,他与情人范莱丽雅的专注爱情深深地感动了我。
血腥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残破的记忆。面对斗兽场,我突发奇想,罗马人的伟大与辉煌,文明与强盛,往往与他们的野蛮与残暴相伴,斗兽场展示的那种以力量、速度、智慧、残忍,置对手于死地的场面,他们尊崇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在那个时代不也同样适用于人生的舞台吗?
在佛罗伦萨感悟但丁
但丁故居本不在旅游景点的安排之列,佛罗伦萨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文学、绘画、雕塑、建筑无不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里名人辈出,名胜繁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彼特拉克、卜伽丘、乔托等大师的名字,如繁星一般照耀在佛罗伦萨,相对而言,但丁似乎被冷落在一边。
为了保护古城建筑,佛罗伦萨禁止汽车入城。从精美绝伦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步行到市政广场,中间要穿行一段狭窄的街巷,街巷铺着古朴陈旧的石桩路,两旁是保存完好的四五层楼高的古老建筑,外墙由水泥砌面,涂有各种颜色,每一栋房子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走到街巷中间的一个拐角处,导游站住脚,随手指着身后的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说:“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所房子与周围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我们停下脚步,比较了一下回答:“它全部是用砖石建成,外墙未加任何装饰。”
导游回答:“没错,它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告诉大家,这是著名诗人但丁的故居。”
有些人并不知道但丁的名字,许多人脚步匆匆地离开,奔向不远处雕像林立的市政广场。
我停住了脚步,站在但丁故居前,朝圣般打量著眼前的这座建筑。
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三层石砌的连体小楼,古朴而有些破旧,墙面裸露着凸凹不平的砖石,两扇拱形的淡黄色棋格木门,上面钉着一块意大利文的标识,侧面的墙上挂有一幅半米见方的旗子,下面是一尺左右高的但丁石刻头像。可怜的但丁,注视着匆匆而过的游客,却很少有人对他回头看上一眼。
这就是但丁故居?写下《神曲》的伟大诗人但丁的故居?七百多年后的今天,他还在这僻静的小巷中独享着冷清与寂寥。
对但丁的粗浅了解应该是从西方文学史上,他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文主义思潮最早的代表,与彼特拉克、卜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说来惭愧,但丁的盛名如雷贯耳,但我至今仍未认真读过《神曲》。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也不可能读懂深奥晦涩的《神曲》。当然这丝毫无碍于但丁成为伟大的诗人。即使是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即使是他同时代的人,《神曲》仍然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一般的史诗。
但丁无疑是佛罗伦萨的骄傲。1265年5月,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其祖父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了战功被封为骑士。但丁幼年丧母,大约在他十八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家境从此没落,生活陷入困境。不过,但丁从小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跟随当时著名的学者拉蒂尼学习修辞,攻读古典文学。其后,他又先后进入几所大学深造,最终成为了一名对文艺、历史、哲学、政治、神学等各个学术领域都有很深造诣的学者。他的早年作品《新生》《宴会》《俗语论》等充分显露出他过人的文学才华,使但丁名声大噪、光彩夺目。人到中年,但丁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开始投身到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中。
1300年,年轻有为的但丁通过努力参加了佛罗伦萨市最高行政会议,当选为六大行政长官之一。当时的佛罗伦萨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的年代,统治阶层分为两大派:代表封建教皇和贵族势力的黑党和代表资产阶级与平民利益的白党。代表白党的但丁为摆脱教会的控制、维护佛罗伦萨的独立、反对贵族阶级把持政权,与黑党势力进行斗争。然而,在政治角逐中,但丁最终败北。1302年黑党再次得势后,他们迫使法庭以贪污和反教皇的罪名判处但丁没收全部家产,终身流放,不得回国,否则将处以火刑。在客居他乡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里,但丁虽然也做过多次努力想重返故里,但都没有成功,最终客死他乡。辛酸艰难的流亡生活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阅历,磨炼了意志。苦闷的但丁在苦难中奋笔著述,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广为流传的名作《神曲》。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内容包罗万象,诗中叙述了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三十三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一百首歌之多,共计一万四千多行。
流放、漂泊、苦闷、惆怅为但丁营造了一块反思人生的创作沃土,他在痛苦中酝酿、在痛苦中宣泄,把他强烈的情感融注到创作之中,为人们留下了一笔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但丁官场得意,继续当他的行政官,虽然也许能造福一方百姓,但世人很可能看不到不朽的史诗《神曲》。
文人的坎坷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使我想起了司马迁说过的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官场蹭磴、人生失意,对文人作家来说,往往是产生传世佳作的催化剂,它也许更能让创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奋图强,潜心著述,最终青史垂名、流芳百世,为人类的精神宝库留下不朽的篇章,而悠闲舒适的生活很可能断送艺术家的前程。
但丁被逐,乃有《神曲》,不知这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这是我在但丁故居前得到的一点感悟。
神奇比萨塔
比萨的名字是因斜塔而闻名于世的,斜塔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数百万计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
四十多年前,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比萨斜塔,学过物理的中学生都知道著名的伽利略实验。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实验,他在塔顶同时将两个重量相差十倍的铁球落下,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此由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也不同的理论。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通过书本的画面,比萨斜塔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遥不可及的胜迹。以至今天走近它,斜塔历历在目,却仍然恍如梦中。
在我的想象中,比萨斜塔应该像风烛残年的柱杖老人,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荒野上,有些破旧,有些残损,岁月的风霜将它蚀刻得遍体鳞伤,疮痍满目,摇摇欲倒。然而眼前的比萨斜塔却雄壮威武,英姿勃发,在明媚的阳光下昂然挺立。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上午,我来到比萨古城,石砌的古城如同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古朴斑驳、坚实厚重,欧洲的建筑与中国的土木建筑不同,石砌的居多。走进城门,出现在视野的是绿茵茵的草地,前方是三座白色大理石建筑:教堂、洗礼堂和斜塔,形成了西方天主教堂建筑的标准配置。
其实,确切地讲,比萨斜塔不是简单的塔,而是一座钟楼,是比萨教堂的附属建筑。只是,在这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造型优美、斜而不倒的斜塔,它喧宾夺主,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为比萨,也为世界平添了一道独异的靓丽风景。
比萨原是意大利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距离大海十公里,现有人口十万。但是在历史上,从公元十一世纪时起,比萨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意大利中部的海上强国,它与威尼斯、热那亚是当年地中海的三大港口。公元1062年,比萨王国打败阿拉伯人,攻占西西里岛上的第一大港口城市巴勒摩,掠获了大批财宝。为了炫耀其辉煌的战绩,并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比萨王国大公决定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修建一座大教堂,这就是现在的比萨主教堂。作为教堂的附属标配建筑,钟塔是必不可少的。
教堂由比萨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主持设计,公元1173年開始兴建。钟楼建到第三层时,因地基沉陷,楼体出现了轻微倾斜。皮萨诺想再继续建造时,将下陷一边的层高加大以资补救,但结果沉陷更甚。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工程曾屡停屡建,最终在1350年完工,耗时177年。
传说皮萨诺是位出色的设计师,不可能在选址上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他之所以造出了一座歪斜的钟楼,是在故意与比萨人开玩笑。因为皮萨诺是个残疾人,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经常受到人们的嘲笑和戏弄。在国王征集教堂设计方案时,皮萨诺的设计被一举选中。但为了报复人们平时对他的羞辱,皮萨诺故意设计了一座斜塔以嘲笑世人,发泄自己的不满。虽然这只是一段无案可稽的传说,但今天的比萨人应该感谢皮萨诺,正是因为斜塔的存在使小城比萨声名远播,赚足了游客的钞票。
斜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为八层圆柱形建筑,高54.5米,直径16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四米,顶部厚二米多,总重达1.42万吨。斜塔从下而上共分八层,底层有15根圆柱,墙壁刻有精美的浮雕图案,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为钟亭,有12根圆柱。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级,可供人盘旋上至塔顶眺望全城景观。
远远望去,比萨斜塔造型奇特、秀美精巧、素洁大方、华贵挺拔,优雅地斜立在地中海东岸明媚灿烂的阳光下。
让我感叹的是,塔身建至第三层时即已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工程一度停工,但比萨人并没有半途而废或拆掉重建,继任的设计师经过精心的测量和计算,证明塔楼虽有微微倾斜,却不会倒塌,终于按照原有的设计方案,坚持将塔体建设完成。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充分自信和顽强执着,最终“化腐朽为神奇”,为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绝笔之作。
比萨斜塔奇在斜,美在斜,如果是直立的塔楼,那它早就淹没在无以计数的教堂钟楼之中而不为人知。
比萨斜塔以其风姿独具的病态美征服了世人,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为了使这种病态不至于危及楼体寿命,意大利政府从上世纪初即开始采取种种措施进行整治,数以千计的专家献计献策,倾尽全力力挽斜塔之即倒。如今,比萨斜塔的倾斜速度已明显减缓,但并未完全停止。以目前每年倾斜一毫米的速度计算,三百年后,比萨斜塔会因重心偏离中心线而不复存在。但是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智慧水平的提高,比萨斜塔的倾斜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愿它能长寿,但愿它能永远倾而不倒!
穿行在威尼斯水巷
提起威尼斯,我首先想到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烟霭雾蒙中的小岛,造型奇异的小桥,密如织网的水巷,斑驳古旧的楼房……威尼斯如同梦幻中的城市,海市蜃楼般漂浮在亚得里亚海上。
我来到威尼斯时,正是初秋季节。海风习习,阳光明媚,游人熙熙攘攘,风光旖旎的水城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由118个岛屿组成,整座城市全部修建在离陆地2.5公里的亚得里亚海中,而这些岛屿又是一千多年前威尼斯人填海造地建成的。所以说,威尼斯是水城,也是岛城——人工的岛城。
威尼斯的建城史与战争有关。公元五世纪,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土崩瓦解,北方的日尔曼人侵入意大利北部,大批的难民流徙到东部海岸。随着异族的侵扰,前有追兵,后有大海,他们已无路可逃,只好躲进荒芜贫瘠的沼泽地中。他们从远处运来轻便耐腐的杨树木桩,三到五棵捆在一起,浸油后打进海边泻湖的泥滩中,几百万根木桩围滩填海,建成了一座座相隔不远的小岛。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终于建成现在这座由118个小岛组成,面积有三平方英里的人间海上乐园。
来到威尼斯,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寸土寸金。靠垫地形成的有限的人造陆地上到处是各种建筑,地基淹没在水里,像是从水中钻出来的。除了住房、商店、旅馆,全城建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大珠小珠落玉盘”,整座城市建筑如同浮在大海上的珍珠。
在威尼斯,没有一座现代建筑,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街道,更不可能有任何车辆,城市岛屿之间有160条河道和380多座造型各异的桥梁相连组成,当然,主要的交通工具便是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只。
我们乘坐的是一种传统的黑色游船,当地人称之为“贡多拉”,这种船长约11米,宽近一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两头上翘,呈月牙形,船头装有马头型雕饰,后面是一条状如钥匙的尾板。舒适整洁的沙发座上可乘坐四至六人。一个意大利中年水手身着传统海军军服,站在船头手持长竿,不紧不慢地将小船划行在水巷。水巷纵横交错、千曲百折,两侧都是造型各异的楼房建筑,古朴陈旧,整洁典雅,让人对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产生遐想。船行水巷,处处可见短小狭窄的拱桥,石桥、木桥、铁桥,百态千姿,万种风情。穿过水巷,“贡多拉”驶入宽阔的大运河,景观顿时一变,两边成排的木桩背后是鳞次栉比的宫殿式建筑。据说,鼎盛时期,小小的威尼斯,这种水上公交“贡多拉”最多时超过了一万艘。
在水巷乘坐“贡多拉”漫游,让我想到了周作人笔下的绍兴乌篷船,两者同是水上交通工具,却因不同的文化而风情各异。
来到闻名遐迩的圣马可广场,我们仿佛置身于神奇的童话王国。广场呈长方形,由古老的教堂和宫殿环抱而成。两侧是三层高的执政官府邸和图书馆,正前方耸立着精美无比、超凡华贵的圣马可教堂,里面埋葬着耶稣的门徒、《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圣马可。教堂算不上高大雄伟,但造型却异常美丽动人,建筑分上中下三层,顶端高耸着五个巨大的穹顶,中间最大的一个为深蓝色,每个穹顶都绘有彩色图画,穹顶上遍布着伸向天空的尖顶建筑和精美的石刻雕像;中层有大门拱和一个回廊,内有四匹金色马的铜像,正面主要图饰是手执圣经的耶稣,代表着威尼斯政府和法律;下层五个圆拱形大门,上方有五个半圆形墙面,为17世纪的马赛克图饰。
广场对面的托卡雷王宫是市政府所在地。广场临海的入口处,竖立着两根巨大的圆石柱,东侧圆柱顶端是一只青铜飞狮,这是威尼斯的城徽,西侧石柱顶端是威尼斯的保护神圣佛多尔。这两根巨大的石柱代表着威尼斯城的海上大门,标志着它向全世界敞开大海般广阔的胸怀。
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客厅。”精美绝伦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数以万计的鸽子在游人如织的广场中央飞翔、觅食,或在人的脚下悠闲踱步,或落在人的身上四处张望,人与鸽和谐共处,亲密无间,为圣马可广场更增添了奇绝的情趣。“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面对海市蜃楼般的威尼斯,我不禁想起了上面这句诗。
穿过圣马可广场,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叹息桥。远远望去,这座建于公元1600年的石灰石廊桥并不特别。桥不长,横跨在10米左右宽水道两侧的三层石楼上,左端是当年威尼斯法院和总督府的所在地,右端是关押死囚的重犯监狱。桥体拱形石质,上有雕饰,建筑属早期巴洛式风格。与别处不同的是,整座桥的上部穹隆覆盖,呈全封闭廊屋状,封闭的桥体上建有两只镂空的大理石窗户,窗棂精致,由八瓣菊花形状构成。因为它连接着威尼斯总督府的审讯室和监狱,为犯人受审收监的必经之路。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便充分发挥想象:死囚从审讯室被带到监狱时,行经此桥稍稍驻足,从镂刻的花窗,最后再看一眼威尼斯的美景,生离死别聚成一声叹息。桥体建成封闭的廊屋,我想,也许是为防止囚犯路过时发生意外吧。从桥上走过,窗外便是自由的天空,繁华的世间,犯人由此望去,心生悔意,暗自叹息,是否能产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感受?伟大的诗人拜伦将此桥誉为Bridge of Sighs(叹息桥),实在是形象生动,出神入化。
当然,对中国人来说,另一个马可也许更为尽人皆知,他就是生活在意大利威尼斯的馬可·波罗。1275年,17岁的马可·波罗离开故乡,经过四年的艰难跋涉来到中国的元大都,受到元世祖的礼遇欢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17年里,游遍中国,回到威尼斯,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了贡献。
穿行在威尼斯的水巷深处,仿佛时光在倒流,仿佛梦幻在飞扬。铅华褪尽,容颜半老,昔日威尼斯的绚丽辉煌凝刻在残旧建筑斑驳的墙壁中、沉淀在古老水巷毁弃的木桩下,仅仅是时光的倒影已让我们如此痴迷沉醉,繁盛奢华的水城过去,如逝水年华只能在人们的梦想中追忆。
责任编辑 维 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