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杨柳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飞天 热度: 23639
孙鸿岐

  柳树何以称为杨柳,据《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遂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的美称。

  ——题记

  一

  我与柳树结缘,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帮父亲放羊,羊群从大柳树底下经过,柳条正在发芽,父亲遂折一柳枝,用小刀将枝条两头的柳皮环形划开,轻轻一拧,抽出柳骨,即成筒状柳笛。父亲将柳笛稍细一端的树皮刮薄,捏成扁平状,轻轻一吹,即刻发出悦耳的“笛”音。这是我第一次的惊奇发现,柳树竟有如此灵性,不免心生欢喜。

  我和小伙伴们一边在山坡牧羊,一边吹着柳笛。柳笛声声,似在河畔,似在山边,又似流淌在如水月光里。惹得正在农田劳作的人们,侧耳细听。那天籁之音在山谷间回响,犹如山泉在耳畔叮咚,令人置身寐境,鲜花遍开心田。喜欢柳笛之音,只因它是春天的心曲。从那时起,我对柳树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

  小时候,记得家里有一把小板斧,每到清明节前夕,父亲便把它打磨锋利,将我家那些长得又高又大的杨柳树精心修剪一番。修剪杨柳树不比修剪果树来得容易,没有一定的攀爬本领是不行的,给大柳树修剪枝丫,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手艺活。父亲爬树功夫好,他只要双臂抱住树身,脚蹬树身,蹭蹭蹭就爬到了大树分杈处,只见父亲手起斧落,直砍得树枝满地。我将那些横七竖八散落在地上的树枝精心整理,把适合栽种的树枝挑拣出来,修剪成“树栽子”,然后将“树栽子”扛到父亲预先挖好的树坑旁。父亲下树后,我双手扶着“树栽子”,父亲一锨一锨往坑里填土,我便双脚用力踏实,就这样,一棵棵新树苗就整齐地挺立在山洼里了。十多天后,新树枝上就鼓出了鹅黄色嫩芽,一个个张着雏鸡似的小嘴,隔几日再看时,小树芽已长成了嫩绿的枝叶,真让人欣喜。

  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在适当时节,在湿润的土地上植入柳枝,它就会生根发芽。去年清明节回家祭祖,看到父亲当年栽的那些柳树,郁郁葱葱,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崾岘处,小的粗如碗口,大的比水桶还粗,它们伸展着茂密枝叶,争相生长,遮天蔽日,仿若一把把硕大伞盖,保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春入林壑草木深。春天,我们从柳林间走过,脚下是蓬松柔软的蒿草,抬头从树叶稀疏处望去,远远近近的山坡上缀满浓绿,这错落有致的绿,绿得那样深沉,绿得那样清新,绿得那样活泼可爱。一阵微雨过后,忽有白云薄雾飘来,山谷更显空灵。我静下心来打量四周,似乎浮在一片云海之上,白云缠绕脚跟。透过薄雾,山脚下的房舍、窑洞,影影绰绰,飘渺在茫茫烟柳之中,一种深居山村的恬静与悠然呈现眼前。我不由得感叹春天这位不露声色的画师,用灵动的彩笔将故乡这块画板尽情涂抹,沁出动人心魄的美好与芬芳。偶听得三两声鸡鸣犬吠之声,恍若置身桃花源畔。倏忽间,远处传来牧童柳笛的清越之音,激荡耳鼓,久违的乡音笛韵穿过温润春天,一种温暖弥漫心底。

  有人说,环江垂柳多婆娑。而大山里的旱柳却苍劲挺拔,无论陇东陇南,无论沃土荒地,柳树都能生根成长,福荫一方。我想,这就是柳树的品行吧!

  二

  如果说大山是故乡的魂,那么,柳树就是大山的根。故乡因有魂而厚重,大山因有根而茁壮。身为大山的儿子,我爱陇东的大山,更爱生长在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我熟悉大山的性格,更懂故乡那些柳树的情怀。

  陇东山多树也多,“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所居住的小区门前,便是环江。环江岸边,垂柳延绵数十里,千万枝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迎风飘舞。“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按说,这里与皇城无缘,也和帝都无份,但故乡的垂柳却是汲着清粼粼的环江水长大的,它“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就是到了冬天,绿意褪尽,但环江柳却未褪去天成的优雅,“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它那倒垂下来的柳枝,宛如少女秀发,为寒冬里的故乡增添了几分怡人、知性与温婉。环江柳更多时候所体现的是坚毅刚强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在盛夏雷雨频发、山洪暴发之际,它巍然屹立在岸边,抱定力挽狂澜的决心,睥睨着环江的滚滚浊浪,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断河水的泛滥……

  曾和同事下乡慰问贫困户,在陇东环县天池乡苏北岔村,偶遇一棵旱柳,生长在靠路边的埂畔,因无法打理,任其自由生长,靠天雨而活。村里一老者说,此树年轮至少百年。年前,春夏秋三季连旱,柳树叶子发黄而落,众人都以为它会干枯而死,谁知来年一场春雨,老柳树又葳蕤如昨。

  三

  我翻阅资料,发现柳树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中国植柳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鱼凫王以鱼凫故都(今成都市温江区)土地上种植地域最广,易成活,易识别,好看且独具风格的柳树作为鱼凫古城的疆界。春天伊始,万树吐绿,柳丝摇易,万柳迎春,煞是好看。在人文方面,柳树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树一直为文人们所爱好,自古留下了许多有关它的诗词和文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是一位守边士兵在归途中赋的诗。末章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借景表情,感时伤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春风中的柳丝,鹅黄嫩绿,令人赏心悦目,柳丝摇摆,仿佛在向人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柳树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最早。唐代贺知章的《咏柳》中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甫也有诗云:“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历代文人都喜欢用杨柳代指春天,不仅是因柳树姿美常见,还因为它在乍暖还寒时节早早返青,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独自滋润着人们盼春的眼睛。

  我曾在平凉的柳湖公园和兰州市南滨河路的读者大道,邂逅了众多体量硕大的旱柳,有的古朴巍峨;有的虬枝盘曲,树干无两三人不能合抱,它们被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对象,当地人都称其为“左公柳”。今天,我们从它身上已经看不到杨柳依依,垂条涛涛,迎风飘荡的柔美。反而,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年轮痕迹斑斑的沧桑之美,更像一位位迟暮而又令人敬仰的老人,阅尽世间万象,胸懷世间万物,成了这块大地唯一不舍昼夜,阅读不止的天然物语。我走近它时,只想拥抱,只想依偎,只想谛听它的心跳。仰望古柳,令人心生敬畏和感动。

  去年,在兰州黄河岸边,遇一童颜鹤发老者,他给我讲述了一段左宗堂植柳的故事:“相传,清同治年间,左宗堂率湘兵西行进疆,经西北兰州时,趁驻军之机,动员军民遍栽柳树。特别是修筑进疆之路时,修路与植柳一并进行。经年不辍,大漠孤烟之地渐披绿装,尤其到了春日,连绵数千里,碧浪翻滚,含煙吐翠。后来,人们把那个时期所植的柳树统称为‘左公柳。”今日拜读《酒泉史话》,更加清晰了这段历史,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期间,十分重视甘肃河西走廊的开发与建设,在经济上屯田垦荒,安辑流亡;修路筑城,加强管理;修渠筑坝,兴办水利;因地制宜,发展畜牧;禁种罂粟,引植棉桑。在文教上遍设义学,普及教育;大办书院,广育人才。他还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倡植树造林,绿化道路、市镇。左宗棠在河西走廊和新疆种的树,总数应该在150万至200万棵之间。他的好友杨昌濬初到西北时,为眼前碧浪翻滚,含煙吐翠的景色所折服,欣然赋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后来成为传世名句。如今,歌吟过这些老柳树的文人墨客早已化为泥土,而左公精神代代相传。

  想来,一个人和他栽的树,历经百年传唱,且经久不衰,其中必有道理。文学意象化的春风,实为左公精神。春风何能度玉门,唯有振臂呼风人。按说,左公在朝政腐败,民穷国危,生态恶化的大气候下,受命赴西北平乱,并无建设之责。但儒家的担当精神和胸中的才学让他觉得应该为整顿、开发西北尽一臂之力。西北严酷的自然条件与一个南国饱学的儒生,砥砺出一串精神的火花,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章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叹为观止。

  四

  和从医的表兄交谈,他说:“柳树是人类原始药典中的重要原药,它包含一种特殊物质——水杨酸,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可以退烧和缓解疼痛。”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关于发明“神药”阿司匹林的故事,17到18世纪,随着无机和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近代药学开始从分子层面研究药物。柳树神奇的疗效引起药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对柳树提取物进行化学分离。1899年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阿司匹林诞生了。直到今天,它的药理活性不断被研究拓展:治疗脑血栓、预防心梗、降低脑卒中复发、抗癌、预防AD症……不管未来阿司匹林的疗效有多么神通广大,我们都不能忘记其历史起点,它是来自于一棵大柳树。表兄说,关于柳树具有医疗功效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乌尔第三王朝的一块碑碣上,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时期的一个城邦国,建国于公元前5000年前后,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肥沃的平原上。这块碑碣上写有魔法、咒语和鬼怪的名字,还刻着处方药含有的天然材料,包括龟壳、蛇皮、牛奶、山稔、百里香和无花果、枣椰、柳树等植物。而中国柳树入药的历史,则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柳树的枝、叶、根、花均可入药。战国时期,传说神医扁鹊曾用柳树叶熬制的蒸膏来治疗疮伤。三国时期,神医华佗曾发明了一种神奇接骨法,竟然是用柳树枝作为医疗材料。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中医理论认为,柳芽微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尿、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疽性肝炎和大骨节病等症, 能凉血、止血、解毒,对淋巴结核、疮疖、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症,有一定疗效。柳树叶、柳树枝、柳树白皮、柳树根等,其性能与柳芽相同。

  在我所居住的陇东环县,民间也有很多单方验方:柳絮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柳叶能利湿消肿,水煮内服消炎,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柳根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柳屑煎水洗浴可治皮炎。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每欲发作时,胸闷、咳嗽、咳痰非常严重,支气管发出的哮鸣音此起彼伏,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痛苦至极。那时候,农村缺医少药,母亲让我折回一些柳树枝条来,洗净切碎,用水煎服,坚持一段时间后,母亲的病奇迹般的痊愈了。

  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上世纪八十年代,柳树被济南市定为市树,同济南的市花——荷花珠联璧合,共同构成济南的独特风景。“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清末小说家刘鹗,对于济南的泉和柳,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霜后残荷雨后萍,几株烟柳尚青青。岁月悠悠,斯人已逝,唯有这植根沃土的柳,却经久不灭,执著地守候着这片土地,回味着曾经的过往。柳树,作为标志性树种,早已遍布神州大地,到处都是它婀娜或挺拔的身姿。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送瘟神》一诗中,开篇就用春风吹拂杨柳新绿来表达新中国春意盎然,六亿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他在给李淑一的诗中,借杨开慧和柳直荀之姓想到了杨柳之花,借此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恋。那直上云霄的杨柳之魂,当听到他们共同坚守的信念和理想实现的时候,想必一定会高兴地痛哭一场,苍天也会为之动情。

  如今,每到春天,我总喜欢倚着村口的老柳树读书,仿佛是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聆听她讲给我的故事。东风掠过,柳絮飞扬,柳花清香。万千杨柳依在大河之畔,一如這亿万劳动人民组成的伟大中华民族,正默默奉献着自己崇高的价值。

  责任编辑 维 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